具有调平功能的沉降检测系统及其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42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8067.8

    申请日:2021-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平功能的沉降检测系统及其调平方法,用于检测隧道的沉降量,该沉降检测系统包括:供安装于隧道的底面的架体;间隔安装于架体的顶部且竖直设置的若干加载件,该加载件的长度可调;安装于加载件的顶部的静力水准仪,且若干静力水准仪相互连通,以检测静力水准仪对应位置的沉降量;以及与加载件控制连接且与静力水准仪通讯连接的驱动件,通过驱动件根据静力水准仪的读数调节加载件的长度,使得若干静力水准仪的读数相同,从而若干静力水准仪位于同一水平面。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检测系统难以调至水平的问题,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度,且调平简单,效率高。

    盾构法海底公路隧道的紧急停车带及其建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469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41050.1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法海底公路隧道的紧急停车带及其建造方法,已建海底盾构隧道内铺设有已建路面结构,所述已建海底盾构隧道的侧部开设有条形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已建路面结构,紧急停车带包括:加固罩,所述加固罩的罩口连接于所述出入口的外缘;沿所述已建海底盾构隧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弧形新管片,所述弧形新管片的外弧面贴合于所述加固罩壳的内侧,所述弧形新管片的上侧和下侧连接于所述出入口的内缘;用于紧急停车的新建路面结构,铺设于所述弧形新管片的内弧面且连接于所述已建路面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盾构法超长海底公路隧道的断面预留紧急停车带空间,导致盾构开挖直径变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盾构纠偏中当前环目标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88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910460393.7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纠偏中当前环目标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第一训练数据集和第二训练数据集;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建立所述第一训练数据集和所述第二训练数据集的神经网络纠偏预测模型;盾构施工的过程中,获取对应当前管片环的盾构机相对偏差信息和前一管片环的千斤顶行程差角作为预测输入数据;将所述预测输入数据输入到所述神经网络纠偏预测模型中,并获取所述神经网络纠偏预测模型输出的千斤顶行程差角作为当前环管片的目标预测值。本发明以千斤顶行程差角作为盾构纠偏的主控对象,且神经网络纠偏预测模型的输入层充分考虑了盾构施工的土质条件和隧道的设计轴线的线形变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机器视觉无参照物的盾尾间隙自动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182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461247.6

    申请日:2019-05-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视觉无参照物的盾尾间隙自动检测方法,包括:将CCD相机朝向管片中心并对中,设定CCD相机的摄程范围;利用CCD相机拍摄初始化图片,以初始化图片的中心坐标为原点建立CCD坐标系,获取初始化图片中管片的左边线像素L和右边线像素R;计算初始化管片的盾尾间隙d初:d初=dm‑(2R‑Y)h/Y,其中dm是人工测量获得的初始化标定时的盾尾间隙值,h是管片厚度,Y=L+R是管片宽度像素值;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利用CCD相机实时拍摄管片图像,获取管片图像中的左边线像素L和右边线像素R,并代入公式(1)计算盾尾间隙d:d=d初+(R‑L)h/Y(1)。本发明解决了视场范围盾尾内壁无有效参考边界信息(无稳定相对参考点)运动管片检测盾尾间隙的技术难题。

    洞门钢环安装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278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69951.3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洞门钢环安装装置,包括:用于将洞门钢环埋固于待浇筑成型的墙体中,安装装置包括:对应洞门钢环的端部设置且立设于待浇筑的墙体的支模位置处的钢模板,钢模板与洞门钢环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且钢模板与待浇筑墙体的其余模板对接连接;以支撑高度可调的方式可拆卸地安装于地面的固定架,侧部可拆卸地安装于钢模板远离洞门钢环的一侧,通过固定架顶撑洞门钢环进而固定洞门钢环,使洞门钢环固定于预设位置处,能够将洞门钢环和混凝土的作用力传递给地面,使得整个安装装置的稳固性和受力性较强,从而保证了向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时洞门钢环不会因混凝土的作用力而发生位移的偏移。

    车站基坑工程盖挖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400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29695.5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站基坑工程盖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施作位于车站基坑两侧的地下连续墙以及位于两侧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多个柱体;于所述柱体与两侧所述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土体结构向下开挖所述车站基坑,并安装支撑件以及位于所述支撑件上方的盖板;向下开挖所述车站基坑,并于地下连续墙以及所述主体之间安装位于所述支撑件以及所述盖板正下方的悬吊系统;重复开挖并安装所述支撑件直至开挖至所述车站基坑的底部。在上述过程中,施工时所需的施工构件、拆除的支撑件以及其他连接用的结构构件可通过悬吊系统运输。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盖挖施工方法存在的盖板以下区域施工构件运输困难的问题。

    盾构推进模拟试验平台
    8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2980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20152.4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盾构推进模拟试验平台,包括:反力架,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架体和后架体;多个负载千斤顶,架设于前架体的内侧,负载千斤顶的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负载千斤顶的第一端连接于前架体,负载千斤顶的第二端和所述后架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移动式承台,设置于容置空间中;以及容置于容置空间中的待测中体,包括支承环、负载环板和多个推进千斤顶,移动式承台支撑于支承环,负载环板安装于支承环的前端,负载千斤顶的第二端顶推于负载环板,多个推进千斤顶安装于支承环的内侧,推进千斤顶伸出支承环的后端并对准于后架体。本发明解决了对于盾构机掘进负载动力学研究多为理论研究,而无法模拟地层中土体荷载的问题。

    盾构推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7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20174.0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推进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包括如下步骤:设置盾构推进所需的总推力P、总推力P在X轴方向的力矩Mh和在Y轴方向的力矩Mv;沿Y轴划分N个千斤顶以形成对称的A区和B区,设定盾构推进系统中位于顶部的千斤顶的顶推力均为t1,设定A区和B区中各千斤顶的顶推力随各千斤顶至对应区域中位于顶部的千斤顶的竖向距离呈线性变化,且变化率对应为k1和k2;利用合力与合力矩的公式计算得出每个千斤顶的顶推力。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盾构推进控制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数学和力学的理论基础,精确地对每一个千斤顶进行控制,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57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88101.0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预制地下连续墙包括:多块预制墙体,间隔设置于沟槽内;多个搭扣连接件,相邻二预制墙体的两侧分别通过搭扣连接件连接,搭扣连接件包括沿预制墙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母扣和子扣,母扣和子扣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二预制墙体,母扣开设有竖向的承插通槽,承插通槽的槽口的宽度小于承插通槽的槽内的宽度,子扣穿设于槽口并插设于承插通槽中,子扣一侧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密封料,灌注于承插通槽内且包覆于子扣;以及混凝土,相邻的二预制墙体及其两搭扣连接件之间形成后浇筑空间,混凝土填充于后浇筑空间内。本发明解决了常规现浇地下连续墙存在施工周期较长、工程质量不高、防渗性能不好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