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车的汽、柴油两用进、排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015279B

    公开(公告)日:1992-01-01

    申请号:CN87105066

    申请日:1987-08-19

    Applicant: 白尚玉

    Inventor: 白尚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汽车即能使用汽油又能使用柴油的进、排气歧管。它是利用排气歧管在排气时的热量来加热被输送的柴油及吸气歧管,并在排气歧管上增设了空气加热室和可改变废气流通路线的导流机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性能好,节省汽油等优点,并可方便地改装到现有的各种汽油车上。

    醇裂解反应器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248A

    公开(公告)日:1989-07-26

    申请号:CN88108905

    申请日:1988-12-19

    Inventor: 董银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Y02T10/126

    Abstract: 这种用于向汽油发动机供给醇类—汽油混合燃料的醇裂解反应器,其蒸发过热室和催化裂解反应管被设计于一个小型壳体中。所需热量全由发动机排气余热提供。产生的富氢燃烧气体与雾化汽油混合后供给发动机。供裂解的醇能用粗甲醇、粗甲醇掺水、乙醇、乙醇掺水和杂醇。该反应器空间尺寸小,整体结构紧凑、升温快,成本低、便于实用。

    汽油车的汽、柴油两用进、排气歧管

    公开(公告)号:CN1031407A

    公开(公告)日:1989-03-01

    申请号:CN87105066

    申请日:1987-08-19

    Applicant: 白尚玉

    Inventor: 白尚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使汽车即能使用汽油又能使用柴油的进、排气歧管。它是利用排气歧管在排气时的热量来加热被输送的柴油及吸气歧管,并在排气歧管上增设了空气加热室和可改变废气流通路线的导流机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性能好,节省汽油等优点,并可方便地改装到现有的各种汽油车上。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进气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2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510007049.8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辅助保护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进气加热装置及加热方法,包括进气管、套管、刮板和凸起。本发明的高温废气通过废气管进入外罩内腔中,而外罩的内腔与进气管侧壁相互连通,进而高温的废气对进气管侧壁加热,从而对流经进气管中的进气进行加热,此时既可以达到了进气加热的目的,又能对废气中的热能进行回收在利用,接着驱动阻隔块旋转,当阻隔块阻隔位于对角线的出气口时,此时与出气口对应的腔室处于一个初步密封的状态,从而提高热交换时间,并且对应的腔室是处于对角线位置,能对进气管的气体均匀加热,而没被阻隔的出气口所对应的腔室是一个相互流通的状态,便于废气的正常排放,使得整体加热的更加均匀。

    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78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565390.7

    申请日:2021-0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内燃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气组件、内燃机气缸和排气组件,并且排气组件和进气组件之间设置有换热组件。其中,内燃机气缸具有进气道和缸盖。换热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换热器和废气换热器并形成液冷回路,换热器设置在进气组件上,废气换热器设置在排气组件上。排气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排气管和具有催化剂层和隔热层的催化器,废气换热器分别与催化剂层、隔热层和排气管连接,内燃机气缸与催化剂层连接。本发明可以根据工况需要对进入内燃机气缸前的气体及进气经过的通道或催化器进行加热,提升催化剂起燃速度和附壁油膜的挥发速率,减少碳氢化合物排放。

    内燃机型能源携同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498400.5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李华玉

    Inventor: 李华玉 李鸿瑞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内燃机型能源携同联合循环动力装置,属于能源与动力技术领域。外部有空气通道经空气压缩机、热源热交换器和第二空气压缩机连通内燃机,外部有燃料通道连通内燃机,内燃机有燃气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连通外部;冷凝器经循环泵和内燃机连通蒸发器之后蒸发器再有蒸汽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蒸汽压缩机有蒸汽通道与高温热交换器连通,高温热交换器还有蒸汽通道经膨胀机和蒸发器之后分别连通蒸汽压缩机和冷凝器;冷凝器有冷却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热源热交换器有热源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内燃机连接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并传输动力,膨胀机连接蒸汽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内燃机型能源携同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