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变速器及车辆
    7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51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88465.0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变速器及车辆。其中,多级变速器包括壳体、用于接收动力源扭矩的输入轴、用于改变扭矩的输出轴、第一行星排组件、第二行星排组件、第三行星排组件、第四行星排组件、制动器、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并且通过改变一个制动器、四个离合器和四个行星排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八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切换。变速器中离合器的扭矩承载能力最弱,因此保证了离合器的扭矩承载能力,就保证了整个变速器的承载能力。本公开通过上述构件的配合,能够降低离合器的承载扭矩,保证变速器可以承载更大的扭矩的动力输入,而且离合器还可以与扭矩较大的动力源连接,适用性更广。

    渐开线齿轮的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989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508743.X

    申请日:2021-05-11

    Inventor: 苑衍灵 高晓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开线齿轮的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渐开线齿轮的设计方法包括对渐开线齿轮进行宏观设计;采用遍历算法根据齿数、模数、压力角和螺旋角获取多组轴向重合度、多组总重合度和多组滑移率;选取轴向重合度和总重合度最大且滑移率最小时对应的齿数、模数、压力角和螺旋角对渐开线齿轮进行宏观参数的设计;对渐开线齿轮进行微观设计;采用多岛遗传算法根据齿廓倾斜修形量、齿向倾斜修形量、齿廓鼓形修形量和齿向鼓形修形量获取多组传动误差;选取传动误差最小时对应的齿廓倾斜修形量、齿向倾斜修形量、齿廓鼓形修形量和齿向鼓形修形量对渐开线齿轮进行微观参数的设计。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渐开线齿轮的振动噪音。

    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031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74526.8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扭力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及减速器。其中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减速齿轮组、行星减速齿轮组和机械油泵,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比大于1,第二齿轮与行星减速齿轮组传动连接,通过采用减速齿轮组和行星减速齿轮组的组合方式进行变速,既能获得相对较大的传动比,又能相应的减少安装空间。机械油泵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齿轮的轴孔内,避免机械油泵安装在外部的空间,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的问题,使整体的复合型行星传动装置结构紧凑。

    混合动力车用自动变速器
    7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9604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91687.3

    申请日:2015-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725 B60K6/5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变速器壳体内并排安装有两个轴系、三个正齿轮组、三行星齿轮组和若干个换挡单元,其中,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入侧,包括第一轴,另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出侧,包括第二轴;第一电机通过一组中间齿轮与所述三个正齿轮组的一组动力连接;第二电机的转子与第一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定子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一个离合器,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离合器外毂与第二电机转子固定连接;一个发动机飞轮,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内毂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双电机方案,结构紧凑,动力强劲,各个电机各司其职,使用寿命长,特别适合在前置前驱的混合动力车上使用。

    混合动力车用自动变速器
    7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761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219295.6

    申请日:2015-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变速器壳体内并排安装有两个轴系、三个正齿轮组、三行星齿轮组和若干个换挡单元,其中,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入侧,包括第一轴,另一个轴系位于动力输出侧,包括第二轴;一个且仅有一个电机,电机转子与第一轴的输入端固定连接,电机定子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一个离合器,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离合器外毂与电机转子固定连接;一个发动机飞轮,安装于变速器壳体内,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内毂固定连接。本发明将电机、离合器和发动机飞轮布置在原先液力变矩器的位置,结构紧凑,对整个变速器的尺寸规格无影响,高度集成,便于整车的装配,采用单电机,控制简单,节省成本,特别适合在前置前驱的混合动力车上使用。

    限位结构、电机总成、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9041560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23242002.0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结构、电机总成、混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该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均套设在转子支撑轴上,所述第一限位环和所述第二限位环对应的与所述电机转子的两个端面抵接。该限位结构,通过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的设置,能够对电机转子在轴向上进行稳定的限定,保证电机转子在高速旋转时也能保证其轴向位置,并且还能够减少其晃动,使电机转子更稳定、可靠的支撑在转子支撑轴上,提高了电机总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出电机的性能。

    离合器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408224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890606.X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自动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结构、变速箱以及车辆。该离合器结构包括:平衡油腔和内毂油腔;所述平衡油腔和所述内毂油腔通过平衡活塞分隔开;所述平衡油腔与主油路联通,所述内毂油腔与摩擦片所在腔室联通;所述平衡活塞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平衡油腔和所述内毂油腔的过油孔。该离合器结构,通过在平衡活塞上开设有过油孔的方式,能够在内毂不旋转的工况下,也能实现平衡油腔内的润滑油穿过过油孔流道内毂油腔中,再流入到摩擦片所在腔室的供油工作;从而保证摩擦片能够在任何工况下都能得到充分的冷却和润滑,继而解决摩擦片高温的问题。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705474U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21357785.4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以及车辆。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包括:动力输出机构和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变速机构输入轴、变速机构输出轴、第三行星排、第四行星排、C1离合器、C2离合器、C3离合器和连接件;所述第四行星排的齿圈与变速器壳体连接,所述第三行星排的太阳轮和所述第四行星排的太阳轮均与所述连接件连接通过所述C1离合器与所述第三行星排的齿圈连接,所述C3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四行星排的太阳轮和所述C1离合器之间。该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通过变速机构的设置,能够车辆提供多个输出挡位,既能提高车辆在低速行驶时的扭矩,又能提高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行驶速度。

    行星架及其应用的变速器输出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7558982U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21326175.8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行星架及其应用的变速器输出组件,行星架至少包括第一行星架分体和第二行星架分体;第一行星架分体包括第一行星轮轴安装盘和安装支撑部,安装支撑部对第一行星架分体支撑;第二行星架分体包括第二行星轮轴安装盘和支撑传动部,第二行星轮轴安装盘与第一行星轮轴安装盘焊接为一体;支撑传动部具有内齿圈,外侧圆周面用于对第二行星架分体支撑。应用上述行星架的变速器输出组件还包括主减小齿轮,主减小齿轮包括输入齿轮部、输出齿轮部、支撑轴颈和支撑轴头;输入齿轮部与内齿圈啮合传动;支撑轴颈和支撑轴头对主减小齿轮进行支撑。行星架焊接成型,加工工艺好;变速器输出组件传动稳定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