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工作台的柔性翻边成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09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60464.9

    申请日:2019-04-02

    Abstract: 一种可转工作台的柔性翻边成形装置,包括:机器人滚压机构以及相对设置的活动胎模机构,其中:待成形薄板固定设置于活动胎模机构上,通过机器人滚压机构以预设路径进行滚压翻边。本装置通过机器人操纵滚轮对板料局部进行多道次滚压,逐步变形获得最终翻边零件,能够提供足够的力改善翻边件贴模的问题,本发明噪音小,零件成形质量稳定。

    法兰约束旋压成型装置及工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7914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39060.4

    申请日:2017-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法兰约束旋压成型装置,包含旋轮、约束装置、尾顶以及芯模;其中旋轮与约束装置构成法兰约束机构,旋轮位于约束装置上端;约束装置包含直母线或者曲线轴对称辊轮结构;尾顶与芯模构成夹持单元。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法兰约束旋压成型装置进行法兰约束旋压成型的工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1:将板料夹持在夹持单元上;步骤S2:将约束装置设置在板料的下侧;步骤S3:所述旋轮沿所述板料上的预设路径运动,完成所述板料的旋压成型。本发明提出了面向复杂结构件的薄板双面法兰约束的多道次旋压成型方案,解决了传统旋压中容易出现严重起皱的问题。

    三维曲面构件加工的多点柔性滚压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11499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509219.5

    申请日:2012-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曲面构件加工的多点柔性滚压成形方法,将要求加工的构件形状展开成平板,确定板料的形状大小;根据构件加工形状要求确定成形道次数以及各道次的成形量以及相应的进行回弹补偿后的成形量;计算成形辊的理论位置,并对前3个道次的成形辊的位姿进行调整;将板料送入成形装置,成形辊旋转,驱动板料沿着滚压方向前进,板料走出成形装置完成前3个道次的加工,再进行辊位调节,使成形辊反转,实现板料的反向运动,完成后3个道次的成形,如此,以来回滚的方式,直到达到要求的成形道次数为止,完成加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柔性成形工艺的缺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完成质量高的优点。

    新型张臂式拉弯机拉弯加载轨迹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6770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303703.8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型张臂式拉弯机拉弯加载轨迹的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将型材的弯曲轨迹曲线离散成用弦代替的各个分段,将成形中的弯曲过程离散成各个弯曲步,建立每个弯曲步中型材的伸长量和型材长度,弯曲半径之间的公式关系,得到每个弯曲步中型材零件的伸长量;模拟弯曲过程,建立每个弯曲步中弯曲控制点的坐标的几何关系,得到控制点在各个弯曲步中的坐标;将控制点在各个弯曲步中的坐标导入仿真软件,进行计算。本发明通过把圆弧离散用弦代替,在控制点沿着弦运动时型材弯曲,在弯曲的过程中施加拉伸量,可以很好的均匀大型型材内部的应变,减小起皱和畸变,提高尺寸精度,同时由于在弯曲的过程中拉伸,补拉的工艺可以去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现多种变形状态的薄板冲压表面损伤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23167B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34426.X

    申请日:2011-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薄板冲压成形技术领域的实现多种变形状态的薄板冲压表面损伤试验装置,包括:拉伸夹头、上模座、上模镶块、上模辅助块、下模座、下模镶块、下模辅助块,其中:上模镶块与上模辅助块通过销钉连接,上模辅助块用螺钉固定于上模座,下模镶块与下模辅助块通过销钉连接,下模辅助块用螺钉固定于下模座,上下模通过螺钉连接合模;上模镶块表面有凹槽结构,通过凹槽结构形式实现多种变形状态,即包含多种拉伸-弯曲变形状态和压缩变形状态。本发明既能模拟先进高强钢薄板冲压件直边部分的拉伸-弯曲条件下的表面损伤,又能模拟出其发生在模具转角处压缩条件下的表面损伤情形。

    模拟汽车板料表面拉毛缺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18606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023240.9

    申请日:2006-01-12

    Abstract: 一种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的模拟汽车板表面拉毛缺陷的方法。本发明在制备好冲压胚料,设定模具工况和成形条件后,对压力机作出调整,包括:试验用压力机为单动倒装式压力机,冲压凸模为浅底锥台盒形状,压边板、凹模型腔应该同加工、以保证同心性,型腔尺寸也相同,压边板、凹模形状与凸模的外轮廓相同,且压边板与凸模、凹模与凸模之间的模具间隙都为1.5mm、中心与凸模相同,凹模工作面的长、短拉延筋凸筋与压边板上的长、短拉延筋凹筋的对称中心相同,拉延筋凸筋和凹筋分别镶嵌压边板和凹模的工作面,保证镶嵌结合部绝对平滑,然后进行拉毛实验。本发明能更准确地模拟汽车覆盖件冲压过程中板料的应力应变状态。

    一种面向旋压-增材复合制造的带筋筒体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42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24766.X

    申请日:2024-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旋压‑增材复合制造的带筋筒体拓扑优化方法,涉及结构设计领域,包括:定义设计区域和非设计区域,设置材料的物性参数;初始化设计变量;引入尺寸约束方法,计算筋条的背景物理密度,以满足旋压制造尺寸要求;将设计变量映射为筋条的旋压和增材设计变量;进行静力学分析和线性屈曲分析,获得各阶线性屈曲因子和屈曲模态;计算筒体结构的各个设计响应,并分析灵敏度;求解拓扑优化模型,得到设计变量和蒙皮厚度;对优化结果进行后处理,建立优化后的筒体结构。本发明可用于旋压‑增材复合制造的高内筋筒体设计,充分发挥设计自由度,合理分配筋条布局、筋条旋压和增材成形部分,获得轻量化、高承载性能的薄壁带筋筒体结构。

    外交叉筋薄壁筒体热展成旋挤设备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991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6184.3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一种外交叉筋薄壁筒体热展成旋挤设备及制造方法,包括:依次设置于旋压机机体上的运动模块和成形模块,以及与运动模块相连的加热模块,其中:运动模块控制加热模块对筒坯的加热位置的调整,旋压机机体驱动成形模块进行热展成旋挤工艺。本发明通过弧形红外加热方式,在不干涉辊轮加工的前提下,实现对筒坯的加热及温度控制,改善材料的塑性流动性,同时通过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运动装置,实现对不同尺寸构件的灵活加热,并且利用小进给量多道次的加工特点,实现高硬度材料外交叉筋薄壁筒体的制造,提升带外筋薄壁筒体的筋条高宽比。

    提高曲母线薄壁构件的变攻角旋压成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1682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4877.0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曲母线薄壁构件的变攻角旋压成形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集并处理旋轮的相关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旋轮圆角圆心的运动轨迹数据和旋轮攻角的变化规律数据;步骤S2:基于处理好的数据对旋轮进行运动控制。本发明通过控制旋轮攻角连续变化,实现了在曲母线件旋压过程中旋轮与芯模对应点法向夹角保持恒定,进而提高了曲母线构件壁厚的均匀性;在原有旋压成形工艺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提高曲母线薄壁构件壁厚均匀性的变攻角旋压成形方法;该方法简单便捷,易于实施,能够广泛地应用于金属塑性加工技术领域中。

    交叉内筋筒体的旋压筋体折叠和缺肉缺陷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46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8491.6

    申请日:2023-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内筋筒体的旋压筋体折叠和缺肉缺陷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用多旋轮协同旋压;步骤S2:基于实际芯模、坯料和旋轮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S3:按照降幂方式调整旋轮组内旋轮圆角分配、径向错距分配,减轻有限元仿真中折叠和缺肉缺陷;步骤S4:若折叠和缺肉缺陷未消除,通过增加旋轮组旋轮攻角,进一步消除折叠和缺肉缺陷;步骤S5:以仿真所使用的旋压参数为基础,进行工艺试验。本发明提供的旋压筋体缺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筒体旋压内筋折叠和缺肉缺陷产生,同时提高筒体的尺寸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