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731206.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径厚比铝合金内筋筒段高性能成形方法;包括退火态可热处理铝合金筒坯‑局部加热旋压‑固溶处理‑内撑胀形人工时效。本发明实现大直径带筋铝合金筒段整体化高性能成形,对比传统的等温旋压成形工艺,可以实现大径厚比铝合金筒段内筋高填充率成形;通过旋压细化筒坯晶粒,使筒坯时效后析出强化相更细小更弥散,力学性能提高明显;通过内撑预胀形不仅消除淬火筒坯内应力,而且使筒坯内外表面处于单一拉应力状态,时效筒坯回弹量小,保证了筒体直径。
-
公开(公告)号:CN114082825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1264921.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D2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网格筋筒形件反向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前盖、芯模块、芯棒、旋轮以及固定控制环;芯棒周侧安装多个芯模块;芯棒和芯模块一端安装前盖,芯棒和芯模块另一端安装固定控制环;芯模块背向芯棒一侧套装筒坯,筒坯外侧安置旋轮;旋轮旋压在筒坯上并沿轴向从前盖所在端向固定控制环所在端移动;固定控制环推动芯模块沿轴向从固定控制环所在端向前盖所在端移动;前盖背向固定控制环一侧设置尾顶,尾顶对前盖施加朝向固定控制环方向的尾顶力。本发明通过反旋流动的内筋填充方式,使已成型筋体不再受轴向拉力作用,摆脱了因正旋轴向拉应力过大带来的开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723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110573216.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金属芯模、筒坯、旋轮、螺栓、夹紧环和基座;所述金属芯模紧固于旋压机上;所述筒坯套装在金属芯模上;所述旋轮安装在筒坯外表面上,对应金属芯模的筋槽位置;所述夹紧环通过螺栓与筒坯预紧固定;所述基座通过螺栓与旋压机的机床主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金属芯模模具上设计关于圆心对称的不同内筋截面宽度的多条筋槽,在旋压过程中,工艺压下量不断递增至筒坯壁板断裂,从而可以在单道次旋压中获得带内筋薄壁筒形件多个内筋截面宽度的填充能力的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517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73216.7
申请日:2021-05-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筒形件的内筋填充装置、填充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金属芯模、筒坯、旋轮、螺栓、夹紧环和基座;所述金属芯模紧固于旋压机上;所述筒坯套装在金属芯模上;所述旋轮安装在筒坯外表面上,对应金属芯模的筋槽位置;所述夹紧环通过螺栓与筒坯预紧固定;所述基座通过螺栓与旋压机的机床主轴连接。本发明通过对金属芯模模具上设计关于圆心对称的不同内筋截面宽度的多条筋槽,在旋压过程中,工艺压下量不断递增至筒坯壁板断裂,从而可以在单道次旋压中获得带内筋薄壁筒形件多个内筋截面宽度的填充能力的实验数据,减少了实验次数,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4696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28491.6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D22/16 , G06F30/23 , G06F30/17 , G06T17/20 , G06F119/18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内筋筒体的旋压筋体折叠和缺肉缺陷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采用多旋轮协同旋压;步骤S2:基于实际芯模、坯料和旋轮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步骤S3:按照降幂方式调整旋轮组内旋轮圆角分配、径向错距分配,减轻有限元仿真中折叠和缺肉缺陷;步骤S4:若折叠和缺肉缺陷未消除,通过增加旋轮组旋轮攻角,进一步消除折叠和缺肉缺陷;步骤S5:以仿真所使用的旋压参数为基础,进行工艺试验。本发明提供的旋压筋体缺陷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筒体旋压内筋折叠和缺肉缺陷产生,同时提高筒体的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0828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264921.5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1D2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网格筋筒形件反向流动旋压成形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前盖、芯模块、芯棒、旋轮以及固定控制环;芯棒周侧安装多个芯模块;芯棒和芯模块一端安装前盖,芯棒和芯模块另一端安装固定控制环;芯模块背向芯棒一侧套装筒坯,筒坯外侧安置旋轮;旋轮旋压在筒坯上并沿轴向从前盖所在端向固定控制环所在端移动;固定控制环推动芯模块沿轴向从固定控制环所在端向前盖所在端移动;前盖背向固定控制环一侧设置尾顶,尾顶对前盖施加朝向固定控制环方向的尾顶力。本发明通过反旋流动的内筋填充方式,使已成型筋体不再受轴向拉力作用,摆脱了因正旋轴向拉应力过大带来的开裂风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