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1248.7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安境迩(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形轨枕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及无损检测系统,该方法中,通过理论计算获得梯形轨枕在无载工况下的理论固有频率,再通过现场锤击实验来实时获得待检测梯形轨枕在无载工况下的实测固有频率,比较二者的差值即可获知施工质量,从而能够快速方便地对存在施工质量的待检测梯形轨枕采取进一步的施工治理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44220.5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32B25/18 , B32B25/08 , B32B27/40 , B32B3/08 , B32B3/24 , B32B3/06 , B32B3/30 , E01B19/00 , E01B1/00 , B29D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阻尼结构的聚氨酯减振垫,包括微孔弹性层、高阻尼弹性层以及超材料结构;所述微孔弹性层和所述高阻尼弹性层沿厚度方向复合为一体;并且,所述超材料结构嵌设于所述高阻尼弹性层的孔隙中并与之硫化形成一体结构;或者,所述超材料结构设于高阻尼弹性层一侧并与之硫化形成一体结构,同时所述超材料结构嵌设于所述微孔弹性层中。本发明还公开了对应的聚氨酯减振垫的成型方法,以及减振垫和预制板道床的复合方法。本发明通过阻尼材料与微弹性材料互嵌,从而达到结构耗能,超材料结构进一步提升高性能阻尼弹性层的耗能能力,从而高频激励中提供优异的传递衰减,在低频激励中提供较高的阻尼。
-
公开(公告)号:CN117888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166942.0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超导磁浮轨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超导磁浮轨道技术领域。所述装配式超导磁浮轨道结构包括两个倒T型轨道和连接架,各倒T型轨道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调节孔,各调节孔均与第一线槽或者第二线槽连通,各调节孔中插装有第一锚固螺栓,悬浮导向线圈或者牵引线圈固定在相对应第一锚固螺栓的一端。连接架顶部形成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车轮行走面,连接架位于两个倒T型轨道之间,且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倒T型轨道之间均通过后浇带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超导磁浮轨道结构,不仅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还能快速完成对悬浮导向线圈或者牵引线圈的精准固定,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8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92766.6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61L23/04 , E01D19/12 , E01B11/42 , H04N23/50 , G01B11/02 , G01B11/14 , G01B11/16 , G01J5/00 , G01B2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钢轨伸缩调节器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多个反光标识,分别设置于基准点和多个位移测点处;图像识别和测温装置,包括集成为一体的位移识别设备和红外测温设备,位移识别设备包括光学摄影测量单元、红外激光补光单元及算力计算平台;采集钢轨表面温度;根据反光标识采集测量图像,并基于几何成像位置关系获得反光标识的位置偏移量,确定尖轨位移、基本轨位移、钢枕间距及伸缩纵梁纵向位移。本发明通过反光标识及图像识别和测温装置实现图像识别和红外测温,实现对钢轨伸缩调节器位移、变形和温度非接触式精确测量,实时获取健康状况,减小人工巡检压力,还可以避免传感器脱落的安全隐患,提升运行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34215.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B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枕式无砟轨道轨排拼装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在轨枕单元的两侧标记安装孔位,在轨枕单元的钢管上标记抓取点位;在地面标记轨枕单元放置位置;抓取轨枕单元的钢管,将轨枕单元抓取至轨枕单元的放置位置;沿纵向放置连接杆,连接杆将相邻轨枕单元连接;在轨枕单元两侧安装侧面轨排连杆,侧面轨排连杆插入轨枕单元两侧的安装孔位内,轨排侧面连杆将各轨枕单元连接形成轨排。本申请将轨排拼装过程中轨枕单元的放置、轨枕单元的抓取以及轨枕单元两侧的侧面轨排连杆的连接等均设置为可识别形式,以便于后续采用机械臂等实现轨排拼装的全自动化,可大幅提高轨排的组装质量和组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637518.2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底座限位凹槽监测功能的无砟轨道及其健康监测方法,该无砟轨道包括层叠设置的底座板、中间层板和轨道板,底座板上设有多个限位凹槽,中间层板的底部具有多个限位凸台并且各限位凸台一一对应地嵌入至各限位凹槽内,至少部分限位凹槽内设有槽内应力监测光缆,槽内应力监测光缆为集成有多个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的光纤光栅阵列应力缆线,槽内应力监测光缆沿对应限位凹槽的内壁周向全长连续布置并且被对应限位凸台的混凝土固结。本发明可对限位凹槽的应力大小、应力方向及变化趋势等应力状况进行实时连续监测,监测数据具有全面性、丰富性和实时有效性,便于及时地掌握底座板限位凹槽的受力状况以及发生裂纹等相关病害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377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37909.5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组合式轨排安装方法,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沿轨道线路初步放置轨排;S2、依据轨道施工线路在轨排两侧设置基桩,根据基桩位置获取轨排预设铺设点位;S3、根据基桩位置与轨排放置位置获取轨排铺设点位安装差值,该轨排铺设点位安装差值包括轨排横向位移差和轨排高程位移差;S4、根据轨排横向位移差和轨排高程位移差调整轨排位置。本申请中的无砟轨道组合式轨排安装方法整体工序简单,利用基桩作为标准位置判定轨排所需放置的位置,最后根据预设位置将轨排调整到位,其将轨道实际线路需求和场地状况等纳入调整范围,使得安装铺设后的轨排满足实际的运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3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3281.6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Q50/30 , G06T11/20 , G06T17/0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方法,包括:在轨道交通建设之前,初拟轨道交通线路;针对初拟的轨道交通线路,为其构建振动地图;将所获得的振动地图与城市地图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轨道交通沿线的振动环境适宜性分析,用以指导轨道交通沿线的土地规划。本发明中,通过对初拟的轨道交通线路构建振动地图,实现对轨道交通线路全线的振动数据的预测,得到的振动数据量大、全面,能提高轨道交通沿线振动污染预测的准确性;构建的振动地图能方便地进行振动数据的直观展示,便于进行振动环境适宜性分析,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规划的可行性,降低轨道交通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303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3365.X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 G06F16/26 , G06F16/23 , G06F30/20 , G06T11/20 , G06T17/05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地图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振动预测系统、校验系统、数据计算系统和显示管理系统;所述振动预测系统用于仿真计算轨道交通沿线区域列车运行所致的振动数据;所述校验系统用于获取外部监测数据,并根据外部监测数据对振动预测系统仿真计算得到的振动数据进行校核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振动数据发送给数据计算系统;所述数据计算系统用于接收振动数据,对振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用于绘制振动地图所需的振动地图数据,并存储在数据库中;所述显示管理系统用于对振动地图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本发明便于进行城市振动监测,生成振动地图,可方便直观观察城市振动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2893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1659.X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振器、浮置板轨道及浮置板轨道的控制方法。隔振器包括定子、动子、弹簧和励磁线圈,定子呈筒状,定子的内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磁槽;动子安装于定子内,且动子上形成有多个与第一磁槽配合的第二磁槽;弹簧设置于动子的两端;励磁线圈套设在动子上,以在通电时对动子施加荷载。浮置板轨道包括上述的隔振器。由于在动子上套设了励磁线圈,在应用时,若动子移动,导致第二磁槽与第一磁槽的位置发生错位,励磁线圈就会给动子施加与错位方向相反的荷载,以减缓动子的移动。因此通过改变励磁线圈的电流强度实现了对隔振器刚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浮置板轨道弹簧‑质量系统固有特性的灵活调节,提升浮置板轨道减振性能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