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5213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110236585.3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山东特珐曼药业有限公司
IPC: C07D487/04 , A61K31/519 , A61P15/10 , A61P9/12 , A61P15/00 , A61P15/06 , A61P13/08 , A61P13/10 , A61P13/00 , A61P9/10 , A61P9/04 , A61P13/12 , A61P29/00 , A61P11/00 , A61P11/06 , A61P11/02 , A61P37/08 , A61P27/06 , A61P1/00 , A61P9/00 , A61P2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87/04 , C07B220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下通式(I)所示的新型吡唑并嘧啶酮化合物的盐,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多晶型物、溶剂化物、水合物、脱水物、共结晶、无水物或无定形形式,以及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和药物单元剂型,其中,X表示有机酸或无机酸,优选马来酸、琥珀酸、盐酸、甲磺酸等本发明另外涉及该吡唑并嘧啶酮化合物的共结晶或复合物,以及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制备上述物质的方法,它们的用途、以及包含这些盐和晶型的药物制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61754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110029313.6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山东特珐曼医药原料有限公司
IPC: C07D4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01/04 , C07D4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消旋尼古丁或其盐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从1-甲基-3-烟酰基-2-吡咯烷酮(NGD-1)或其盐一锅法制备消旋尼古丁的方法。具体包括:1)在反应容器中,1-甲基-3-烟酰基-2-吡咯烷酮或其盐在合适的溶剂、强酸存在下加热反应,在反应结束后,冷却,用碱调节至pH 7~8;2)直接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还原剂,反应毕,提纯产物以得到高纯度的消旋尼古丁或其盐。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消旋尼古丁的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并且适用于工业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455790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470736.0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D455/03 , A61K31/4375 , A61P25/18 , A61P25/06 , A61P25/24 , A61P25/20 , A61P25/22 , A61P2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55/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式(I)结构的四氢原小檗碱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比千金藤啶碱的生物利用度大大提高,并因此可应用于多种治疗领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类疾病。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731395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110095788.5
申请日:2011-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特珐曼医药原料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6 , C07D401/12 , C07C255/24 , C07C233/55 , C07C237/16 , C07D215/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来那替尼的中间体化合物或其酸加成盐、其制备方法和用于制备来那替尼的用途。在式I中,A为氢、离去基团或二甲基氨基;所述离去基团为卤素、甲磺酰氧基、三氟甲磺酰氧基或甲基苯磺酰氧基;所述中间体化合物的酸加成盐为:当A为二甲基氨基时,式I所示化合物的无机酸盐或有机酸盐。
-
公开(公告)号:CN104030981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310072220.0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山东特珐曼药业有限公司
IPC: C07D215/56 , C07C237/16 , C07C237/20 , C07C235/80 , C07C23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95/145 , C07C235/78 , C07C237/16 , C07C237/20 , C07D215/56 , C07C235/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Ivacaftor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通过式III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缩合或通过式VI化合物在还原条件下进行还原环合反应形成喹啉环,避免了喹啉环形成的高温条件,该路线具有收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8798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310028069.0
申请日:2013-01-24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山东特珐曼医药原料有限公司
IPC: C07D235/18 , C07C63/72 , C07C51/363 , C07C255/50 , C07C253/30 , C07C69/65 , C07C67/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9/76 , C07C63/06 , C07C63/72 , C07D235/18 , C07C51/363 , C07C67/307 , C07C69/65 , C07C253/30 , C07C255/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替米沙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2-正丙基-4-甲基-6-(1-甲基苯并咪唑-2-基)苯并咪唑(式I化合物)与4'-卤代甲基联苯-2-取代化合物(式II化合物)经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式III化合物,当R为COOH时,式III化合物即为替米沙坦;当R为COOR’或CN时,式III化合物水解得到替米沙坦。
-
公开(公告)号:CN101469008B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0710173863.9
申请日:2007-12-29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H19/06 , C07H19/0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式如下的卡培他滨羟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体,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卡培他滨羟基衍生物经水解可以制得卡培他滨的用途。所述的卡培他滨羟基衍生物提供一种合适的保护基团,可以在较弱的酸性或碱性条件下经水解将其保护基团脱去,得到卡培他滨。该步反应的工艺可控性强,粗品的纯度高,不需要繁琐的纯化处理,所得到的卡培他滨即可以达到美国药典的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1657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0780052717.9
申请日:2007-05-25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H1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H1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卡培他滨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卡培他滨合成路线,以去氧氟脲苷为原料经过三步反应得到了卡培他滨。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合成路线的中间体。该合成路线短,避免了立体异构体的生成,方法的收率高,工艺过程容易控制,产物质量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123981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980128354.1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11/51 , C07D21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9/64 , C07C237/30 , C07C255/30 , C07D215/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6-取代氨基-3-氰基喹啉类化合物(简称化合物A)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更具体而言,涉及结构式如下所示的通式(I)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其中间体及其用于制备化合物A的用途。所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存在条件下发生环合反应,得到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其中W=OH;或者,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在碱存在条件下发生环合反应,而后进行氯代反应,得到通式A所示的化合物,其中W=Cl。在本发明中,采用通式(I)化合物制备化合物A的方法,相对于已有的文献方法,可以避免使用高温条件,避免使用高沸点溶剂,环保而且安全,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产品纯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60268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038964.X
申请日:2008-06-13
Applicant: 上海特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IPC: C07C233/33 , C07C231/12 , C07C255/60 , C07C253/30 , C07D215/56 , C07D29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26 , C07C205/36 , C07C211/46 , C07C211/51 , C07C215/7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式I所示的6-硝基苯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制备3-取代-4-羟基喹啉类化合物和3-取代-4-氯代喹啉类化合物的用途,及式I化合物的中间体。式I中,X为氰基、三氟甲基、硝基、-NHCOR3、-NHCOOR3、-CONR3R3’、-N=CHR3或-CO2R3,其中R3和R3’相同或不同地为氢、C1~C10烷基、C1~C10链烯基、芳基或芳基取代的C1~C10烷基;Z为-NH-或-O-或式Ⅱ;R1及R1’相同或不同地为甲酰基、C1~C10烷基、C1~C10链烯基、芳基、芳基取代的C1~C10烷基、C1~C10烷酰基、芳酰基、芳基取代的C1~C10烷酰基、C1~C10烷氧基羰基或芳基取代的C1~C10烷氧基羰基;R2为C1~C10烷基、C1~C10链烯基或芳基,所述烷基不必须被卤素、烷氧基、芳基或者含1~2个O或N的杂环基取代,其中所述杂环基不必须被C1~C10烷基或C1~C10烷氧基取代;且当Z为-O-、R1为甲基时,R2不为甲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