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96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9470.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耐磨专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030%,Si:3.0%~3.5%,Mn:0.5%~1.5%,P:0.005%~0.20%,S≤0.0015%,N≤0.0025%,Als≤0.005%,Ti、Nb、V分别≤0.0020%,余量为Fe和其它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生产方法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退火,本发明生产的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其强度高,抗打击能力强,耐撞击性,耐磨损性好,同时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随着电磁开关、继电器、电磁铁等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发明生产的产品会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21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9495.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钢热轧工序中板坯加热方法,钢坯侧立进入加热炉,钢坯放装在带有凹槽的水梁上,实现板坯立式加热。入炉温度大于400℃,加热段温度1000-1200℃,出炉温1000-1200℃,加热时间100-200min。本发明适用于由加热炉中水梁所造成加热不均敏感的硅钢生产,可消除由于冷却水梁造成的水梁印及由此产生的成品钢带纵向周期性性能波动;可在加热薄板坯及高温取向硅钢板坯中杜绝板坯变形,提高了装炉量,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314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303102.7
申请日:2011-09-2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高效及高牌号产品电磁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冷轧前需进行热轧板常化处理的冷轧电工钢,其特点是在热轧后常化处理前增加一道弯曲矫直工序,所采用的多辊钢带反复弯曲装置的弯曲辊直径D与钢板厚度d之间的关系为:10d≤D≤20d;钢板张力F与钢板横截面S与屈服强度RP0.2的关系为:0.8×S×Rp0.2≤F≤1.6×S×Rp0.2;弯曲辊插入深度不小于弯曲辊半径。本发明简单易行,在不改变前后生产工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反复弯曲工艺参数设计,使各牌号达到最佳临界变形及加工硬化量,促进了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还提高了产品的酸洗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28014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57687.5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9/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碳套炉底辊结瘤的方法,过渡钢卷在高温炉运行速度≥60m/min,表面氧化严重或运行次数达到15次的不再进炉;控制碱洗碱液的油份和铁份,并根据带钢温度对炉辊转速做相应热补偿,使炉辊的线速度与带钢线速度保持一致;采取高、低牌号穿插生产,每次生产高牌号的时间不超过2天,生产高牌号时,降低炉内张力;无氧化炉总的空燃比控制在0.92-0.98,碳套段炉气露点在30-35℃,均热炉内氢气量在16-20%,并将结瘤碳套对应炉段炉温降低30℃,破坏结瘤的生成条件。本发明可实现基本无结瘤,从而使碳套寿命提高2个月,减少机组停机和磨辊次数,提高机组产能和钢板的表面质量,并减少能源、介质等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906529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011962.6
申请日:2009-06-0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套炉底辊结瘤的控制和处理方法,利用控制刷辊的刷洗电流,减少氧化严重过渡卷的使用,按照工艺速度、工艺温度不同控制适当的炉压、露点、氢含量,定期调整炉辊转速,减少炉辊与带钢运行速度差异,控制钢质变换时工艺温度变换的升降温速率等有效的预防手段减少出现结瘤的可能。同时针对不同结瘤状态使用不同处理方法,大幅缩减处理时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处理时间长,处理方法单一,未针对不同的结瘤状态进行区分处理,只要处理就磨削全部炉底辊,损伤未出现结瘤炉底辊,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提高了冷轧退火类产品的板面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23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7164.9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牌号电工钢产品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冷轧-退火工序,其特点是在热轧和常化工序之间增加一道由平整开卷机组实现的冷状态小变形量轧制工序,其变形量控制在1%~5%,平整辊的表面粗糙度指标为1.0~4.5μm。本发明工艺简单、合理,采用本发明工艺能促进常化组织的改进及最终产品电磁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避免表层粗大晶粒和心部粗大形变晶粒在高温热处理后产生表面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157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597159.8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及高牌号电工钢产品的热轧方法,该热轧方法的特点是将热轧终轧机架轧辊粗糙度指标控制在1.5~4.5μm,终轧压下率控制在15%~30%。本发明技术方案工艺简单、合理,采用本发明可促进冷轧前组织改进及最终产品电磁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可避免表层粗大晶粒和心部粗大形变晶粒在高温热处理后产生表面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1738371B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0810228947.2
申请日:2008-11-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硅钢绝缘涂层耐热性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耐热退火、退火后观察试样表面,其特征在于,退火前对试样进行层间电阻和附着性检测,将满足条件的试样放入退火炉内进行退火,退火后观察试样表面,若出炉试样表面出现明显缺陷,则判定为不合格;若出炉试样表面无明显缺陷,则对试样进行层间电阻和附着性的进一步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对绝缘涂层的耐热性进行判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评价方法中存在的反馈不及时和缺乏指导性的问题,有效地评判了绝缘涂层品种耐热性能的优劣,为绝缘涂层品种开发和生产调整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评价标准。
-
公开(公告)号:CN101660035B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0810012976.5
申请日:2008-08-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D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磁性能优异的电工钢制造方法,采取的工艺路线为:冶炼、连铸、热轧、热轧板常化、冷轧和退火,其特征在于热轧板常化处理采用温度低于钢的居里温度,加热温度为700~760℃,并且常化处理是在外加场强为3000~9000Oe与轧向方向的磁场中进行。在磁场作用下,使材料内部由于晶格畸变、析出物、微区缺陷影响所产生的复杂磁畴在微小磁区按照外磁场方向取向,并由于热动力学作用部分微区结构得以修复及改变,同时减少与外磁场方向垂直的磁畴,增加平行于外磁场方向的磁畴,从而感生沿外磁场方向的单轴各向异性,提高了产品纵向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351B
公开(公告)日:2011-09-28
申请号:CN200710012947.4
申请日:2007-09-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高强电机钢,其化学成分为:C≤0.010%、Si:0.2%~3.0%、Mn≤1.5%、P:0.070%~0.250%、S≤0.03%、Als:0.02%~0.12%、B:0.0010%~0.0100%、Cu:0.010%~0.090%,其余为铁和少量夹杂物。该钢的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RH精炼、板坯连铸和轧制等工序,其特点是转炉冶炼的出钢温度控制在1650~1710℃,在转炉或RH加入电解铜1~8公斤/吨钢;RH真空处理后充分脱氧,并进行其它合金化操作,最后加入硼铁0.1~1.5公斤/吨钢,合金化后,再静循环3~10分钟。本发明可降低炼钢成本,防止钢水中铝量高造成浇铸时结瘤,降低成品表面缺陷,改善织构,提高产品电磁性能,提高强度,满足高频高转速电机的设计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