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7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02210.6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IPC: B01D33/333 , B01D33/37 , B01D33/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动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用多片式取水过滤器。包括叶片链条导轨、叶片滤网组件、叶片驱动链、叶片导轨、链条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安装在渠岸上,驱动机构与叶片驱动链通过链条和链轮配合并驱动叶片驱动链,叶片滤网组件的外围设置叶片链条导轨,叶片滤网组件的内侧设置叶片导轨,叶片滤网组件、叶片链条导轨和叶片导轨整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下部连接有前置粉碎吸纳装置,支撑架的上部连接有反冲洗喷淋器,支撑架的上部设置有排污渠。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本发明所述多片式过滤器结构形式,可实现滤网的自动清洁和异物自动排出,从而提高运行可靠性,降低滤网堵塞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518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24075.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动调节阀检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调节阀连续在线智能数据采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与HART数据采集卡件连接;步骤2:在DCS控制机柜中,找到需要进行在线数据采集的气动调节阀控制信号接线端子;步骤3:将HART数据采集卡件与DCS控制机柜中的气动调节阀接线端子连接;步骤4:配置智能数据采集装置中的B号、C号命令组,以及对应的定时器B、C;步骤5:配置定时器;步骤6:配置智能计算分析模块。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在不新增传感器、不影响既有DCS气动调节阀控制信号、不影响气动调节阀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气动调节阀运行参数进行在线、连续、智能数据采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972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428377.1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阀门工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用介质自驱动式主蒸汽安全阀。包括主阀、先导阀组和先导阀,所述的主阀分别与先导阀组和先导阀连接。所述的主阀包括阀盖,阀盖与阀体用紧固件连接,并采用密封垫实现密封,阀芯安装在阀体内,阀芯具有杆状部,中间凸起部和头部,阀芯内设有流道,活塞缸套装在阀芯中间凸起部外并为阀芯的运动提供导向。其有益效果在于:先导阀动作与主阀的动作存在时间差,可防止主阀在介质发生相变、系统压力瞬变等瞬态下频繁动作,回避了水击不回座的故障模式,有效提高安全阀在复杂介质工况下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038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27637.5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 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 ,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军 , 马红星 , 唐雪峰 , 蔡涵颖 , 谢庆 , 李东 , 房静 , 孙洪铭 , 詹阳烈 , 金锋 , 张福海 , 汪路 , 陈炫 , 张剑泉 , 曾观涛 , 秦亮亮 , 昌正科 , 马文博 , 任俊波 , 张新民 , 曹晓晖 , 马再超 , 陈永斌
IPC: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9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94 , H02K1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电力、发电厂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发电机不抽转子检修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计算机视觉处理端和客户服务端;所述的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发电机内部定转子表面图像数据,并将发电机内部原始数据实时传输至中央处理器;计算机视觉处理端用于实时视频流的接收和诊断,识别、定位故障缺陷;客户服务端用于实现检测结果查询、实时数据监测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识别和定位时间短:系统采用轻量化算法模型,有利于移动设备的部署,模型具有更少量级的参数规模,大幅缩减了数据处理所需时间,能够实现对采集数据的实时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221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46650.6
申请日:2023-02-21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F16L55/32 , B62D57/02 , F16L55/40 , F16L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适应变径内腔的阀门容器内部检测柔体机器人,其解决了现有软体机器人不能实现穿越阀门并进入容器爬壁的动作,不能实现管道‑阀门‑容器的全链路移动、检测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躯干、前肢和后肢,躯干包括弹簧、第一驱动丝、第二驱动丝和第三驱动丝,前肢包括外板、内板、头部螺旋桨转向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和前支撑吸附定位装置,后肢包括尾板、尾部螺旋桨转向电机、后螺旋桨、尾部螺旋桨转向架、后支撑吸附定位装置,本发明能够实现管道‑阀门‑容器的全链路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097300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29618.9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型汽轮发电机免抽转子气隙内状态检测的机器人及方法。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模块和传感器升降模块,所述的机器人本体两侧各设有一个驱动模块,机器人本体上搭载传感器升降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实现了大型发电机组大修时,无需抽转子操作即可对定子、转子进行全面检测,避免了频繁抽穿转子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事故风险。使用一种机器人即能够覆盖现有主流发电机类型,即定子带隔风环和不带隔风环两种类型。驱动模块具有旋转自适应结构,与机器人本体的平面夹角范围可为0~20°,使得机器人能够爬行在不同外径尺寸的转子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45863.2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1 , G01M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RS处理及主成分分析的齿轮退化指标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齿轮运行产生的振动信号x(n),将采集的振动信号在信号长度对应的第kT时刻添加长度为N的窗函数wN(n),构造加窗时域信号xk(n),满足xk(n)=x(n+kT)wN(n);步骤2:通过窄带滤波的方法从降噪信号中分别提取齿轮1‑4倍啮合频率对应边频信息,对提取结果进行希尔伯特解调,获取1‑4倍啮合频率边频包络谱信息;步骤3:计算1‑4倍啮合频率边频包络信息的RMS值,并对所求的RMS数据构造相应矩阵,基于各数据的均值及方差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设备的齿轮振动信号,获取该信号的时域图及频谱图。
-
公开(公告)号:CN1188171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59378.3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 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薄膜压力测量传感器。包括由上自下设置的输出座、连接罩、芯体总成、芯体安装座及引压底座,输出座和连接罩连接,连接罩内部为空腔结构,连接罩内部的空腔结构设有芯体总成,连接罩的下部和芯体安装座连接,芯体安装座及引压底座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应用于高精度变送器的设计与制造,有效规避了法兰夹持式取压结构对传感器芯体的外部应力和损伤影响,提高了传感器芯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10947148.1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罐打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自动爬升打磨涂装一体机,在打磨罐体外表面时,角磨机通过夹具安装在纵向滑块上,电磁铁A和电磁铁B均通电吸附在罐壁上,角磨机通过纵向滑块带动,沿罐体加工面向下移动打磨。采用本发明装置在罐体或者管道尺寸受限的情况下可以更便捷、省力地完成其内表面的处理及涂装。
-
公开(公告)号:CN117330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383758.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 松诺盟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静压纳米薄膜电阻应变式差压传感器,连接环的一侧安装有高压腔体,连接环的另一侧安装有低压腔体,高压腔体位于连接环内侧的一端端面上设有弹性膜片,弹性膜片位于连接环内侧的一侧面上安装有桥臂,桥臂靠近低压腔体的一侧设有镀膜平面,镀膜平面上设有多层纳米薄膜,高压腔体内靠近弹性膜片的一侧设有高压侧保护块,低压腔体内靠近桥臂的一侧设有低压侧保护块,低压腔体的外周开设有传感器安装位,通过多层纳米薄膜感应桥臂的变形而产生电信号,多层纳米薄膜快速地将电信号输出,根据电信号并计算得出压差,极大地提高测量量程范围,实现从5kPa到250MPa全域覆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