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15248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70827.0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变速器冷却控制系统、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系统包括:第一电动泵、第二电动泵、离合器驱动油路、离合器冷却油路、动力电机、发电机、轴齿串、离合器控制电磁阀、离合器冷却控制阀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能检测离合器控制电磁阀入口处的压力,离合器冷却控制阀与离合器驱动油路连接,离合器驱动油路的压力达到离合器冷却控制阀的开阀压力时将离合器冷却控制阀顶开,离合器冷却油路导通,离合器驱动油路的压力低于离合器冷却控制阀的开阀压力时离合器冷却控制阀关闭,离合器冷却油路断开。本发明能降低离合器的拖曳扭矩,且结构简单。

    一种变速器热管理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5966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10900447.X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领域,公开一种变速器热管理控制方法。获取变速器的油温Tn,计算预设时间段内变速器的产热量Sn,设定TL和TH为变速器的两个油温阈值,设定n1为变速器的油温安全系数,设定Sa、Sb、Sc和Sd依次为数值从小到大的四个产热量阈值;当Tn≤TL时,冷却液回路的开关阀关闭;当TL<Tn≤n1*TH,且Sn≤Sa时,冷却液回路的开关阀关闭。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热管理控制方法,根据整车行驶状态计算变速器的发热量,基于发热量计算结果与变速器油温度确定变速器的冷却策略,散热效果好,对变速器发热量测量的延迟低。

    自动变速器电动液压冷却润滑系统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19971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910396763.5

    申请日:2019-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动液压冷却润滑系统,该系统所述的吸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与储油箱连接,吸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电动液压泵的吸油口连接,电动液压泵的出油口并联连接电动液压泵出口滤清器和卸荷阀的一端油口,电动液压泵出口滤清器的另一端与冷却器的进口端相连,冷却器的出口端并联连接多个离合器比例流量控制阀以及轴齿流量调节装置的进口端;卸荷阀的另一端油口与储油箱相连,单向阀并联于电动液压泵的出口与冷却器的出口端;各离合器比例流量控制阀另一端连接离合器;轴齿滑流量调节装置另一端通向轴齿冷却润滑喷油管。本发明不包含压力及流量传感器,控制过程不需要获得实时的系统压力及流量信号即可完成,可节约系统占用空间和成本。

    前滑柱总成与转向节总成装配角度控制调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8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73331.2

    申请日:2021-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滑柱总成与转向节总成装配角度控制及快速调整装置,由转向节总成定位结构、前滑柱总成定位结构和角度调整结构构成,转向节总成定位结构主要由2个V型定位块、拧紧螺栓和底板组成,前滑柱总成定位结构,主要由前定位支撑、调整销和后定位支撑组成,角度调整结构,包括调整板、高度调整座、调整底座和旋转轴。调整装置充分考虑平台化和通用化,两者之间角度设计成可以调节的结构,以方便角度调整和优化;调整方法通过选取前滑柱总成上的特征要素定位,采用旋转斜面角度和调整销的方式完成角度控制和调整,可以精确的控制前滑柱总成和转向节总成的安装角度,快速满足产品试制阶段悬架调校、同平台多产品的需要。

    一种离合器执行活塞卡滞检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880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02246.5

    申请日:2020-0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执行活塞卡滞检测方法及装置,其属于车辆技术领域,离合器执行活塞卡滞检测方法包括S1、将自动变速器中的油泵的转速设定为预设转速;S2、将自动变速器置于空挡;S3、控制离合器的执行油压按照预设规律变化,并以预设频率检测所述离合器的实际执行油压;S4、根据多个所述实际执行油压确定实际执行油压变化率;S5、根据所述实际执行油压变化率和所述自动变速器的标准执行油压变化率确定变化率偏差;S6、当所述变化率偏差大于预设变化率偏差时,确定所述离合器执行活塞发生卡滞。本发明能有效检测出离合器执行活塞是否卡滞失效,避免执行活塞失效的误判,节省了检测成本,缩短了检测执行活塞卡滞的周期,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3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1049483.4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装置,用于为负载提供需求的动力和流量,所述装置包括:储液箱、电动泵、吸油滤清器、卸压阀、高压滤清器、旁通单向阀、止回阀、蓄能器,所述吸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吸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电动泵的吸油口连接,所述电动泵的出油口并联连接所述卸压阀和所述高压滤清器的一端,所述高压滤清器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旁通单向阀,所述高压滤清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止回阀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卸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负载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压动力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液压执行系统的控制效率。

    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6319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49483.4

    申请日:2017-10-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61/0025 F16H2061/0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动力装置,用于为负载提供需求的动力和流量,所述装置包括:储液箱、电动泵、吸油滤清器、卸压阀、高压滤清器、旁通单向阀、止回阀、蓄能器,所述吸油滤清器的进油口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吸油滤清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电动泵的吸油口连接,所述电动泵的出油口并联连接所述卸压阀和所述高压滤清器的一端,所述高压滤清器的两端并联连接所述旁通单向阀,所述高压滤清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止回阀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卸压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箱连接,所述蓄能器与所述负载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压动力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够提高液压执行系统的控制效率。

    一种自动换挡手柄拟人操纵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43948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572181.5

    申请日:2014-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9/02 F16H59/027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自动换挡手柄拟人操纵机构,包括变速手柄、固定机构、手柄抓握机构、手球按动机构、万向轴承组、滑动机构,滑动机构活动连接在固定机构的轴向通孔内,其可在固定机构的轴向通孔内上下滑动,滑动机构固定在万向轴承组上,万向轴承组与手柄抓握机构固定连接,手柄抓握机构与变速手柄固定连接,手球按动机构用于控制倒挡按钮。本发明用特殊的机械系统,模拟驾驶员人手操纵汽车手柄动作,完成手柄各个挡位的变换,包括倒挡时按动手球按钮的同时操纵手柄换挡,具有使用简单、适应力强、结构合理、成本低廉的优点。

    一种执行电机控制器的功率级硬件在环HIL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10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21312.5

    申请日:2024-09-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执行电机控制器的功率级硬件在环HIL测试系统及测试装置,通过集成上位机、控制模块和电子负载模块,实现对执行电机控制器的工况测试。测试过程中,上位机发送预设的第一测试工况指令给待测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据此生成电压信号。电子负载模块采集到这些电压信号并模拟出相应的电机电流行为,将模拟的电流信号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包含了模拟电流信号的运行参数发送给上位机。最终,上位机根据运行参数生成电机控制器在特定测试工况下的功率级HIL测试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级硬件在环HIL测试系统适配各种执行电机控制器的功率级硬件在环HIL测试。

    电控离合器半结合点位置自学习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196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8132.6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控离合器半结合点位置自学习方法及装置,涉及离合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控制电机进行零位自学习,记录机械零位位置;确定车辆满足第一车辆状态条件,进行离合器半结合点自学习;将自学习获得的半结合点位置存入存储器中,记录当前里程表数据;确定离合器是否磨合完全;通过自学习修正离合器经过长时间工作以后引起的离合器半结合点的改变及离合器制造装配差异导致的半结合点偏差,并防止离合器初始生命周期未磨合完全时因半结合点变化较快导致的传扭能力下降,从而保证离合器传扭的精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