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因素和互匹配分析的隧道排水管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070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13426.5

    申请日:2024-06-04

    Inventor: 白国权 孙朝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因素和互匹配分析的隧道排水管沟设计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计算实际涌水折减系数Z1、水质结晶排水折减系数Z2、施工堵塞排水折减系数Z3、放样偏差排水折减系数Z4,然后根据预施工的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沟的参数,利用管沟水力计算公式计算各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沟的排水能力;分别对隧道管沟整体排水能力匹配性、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沟间的排水能力匹配性进行验证分析;若匹配性验证结果为满足,则根据预施工的横向排水管和纵向排水沟的参数进行施工。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度、保障耐久性,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推广应用意义。

    一种近距隧洞整合式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8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087172.0

    申请日:2024-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距隧洞整合式加固方法,包括:辨识近距隧洞邻近洞间净距大小,对隧洞的裂损病害情况进行调查,确定需要采取整合加固处治方法的位置及段落长度;根据邻近洞间净距大小选择相应的整合加固措施,在待加固的位置区域隧洞结构表面标示钻孔的点位,并确定钻孔深度;从结构表面钻孔,按相应整合加固措施安设加固拉杆并施加对拉力和/或安设注浆钢管并对围岩注浆改良;在安设加固拉杆和安设注浆钢管时同步安装监测系统,对加固拉的杆应力及注浆钢管的注浆效果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进一步施加补充措施。本发明方法能较好解决近距隧洞开裂等病害,保障隧洞结构的耐久性和以及运营安全,并可节约工程投资30%以上。

    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69586.4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变形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方法及结构,该支护结构由外到内包括第一层初支、第二层初支、缓冲层和二次砌衬层,第一层初支包括嵌入到隧道内壁内的锚杆,锚杆的内侧喷射混凝土形成一层初支混凝土层,所述一层初支混凝土层内留有钢筋网,一层初支混凝土层内侧方向贴合有不成环的一层初支钢拱架,初支混凝土层由一层初支钢拱架进行支撑,一层初支钢拱架不成环,一层初支钢拱架包括由下到上包括拱腰钢架、拱肩钢架和拱顶钢架,钢架与拱肩钢架之间、所述拱肩钢架和拱顶钢架之间存在空隙间隔并通过氮气弹簧伸缩杆铰接实现弹性连接,在发生应力释放时,存在让压空间,防止支护结构整体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