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减振腔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33047.8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中导连拱隧道减振腔设计及施工方法,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减振腔为安装于隧道先行洞衬砌与隐中墙初支之间的弧形板结构;弧形板结构的内部形成有空腔,且内部空腔内设有若干矩阵排列的加肋钢筋;该无中导连拱隧道减振腔靠近隧道衬砌侧设有与内部空腔连通的预留注浆孔。本发明通过无中导连拱隧道减振腔替代传统的泡沫减震层,保证在初期支护变形后,减振层仍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在后行洞爆破施工中,根据实测数据,结合萨道夫斯基公式调整无中导连拱隧道下一循环减振腔的参数。相较传统减震结构,本发明可大幅降低后行洞爆破振动对于先行洞衬砌的影响,避免先行洞衬砌出现裂缝。

    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方法及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391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69586.4

    申请日:2024-05-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变形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方法及结构,该支护结构由外到内包括第一层初支、第二层初支、缓冲层和二次砌衬层,第一层初支包括嵌入到隧道内壁内的锚杆,锚杆的内侧喷射混凝土形成一层初支混凝土层,所述一层初支混凝土层内留有钢筋网,一层初支混凝土层内侧方向贴合有不成环的一层初支钢拱架,初支混凝土层由一层初支钢拱架进行支撑,一层初支钢拱架不成环,一层初支钢拱架包括由下到上包括拱腰钢架、拱肩钢架和拱顶钢架,钢架与拱肩钢架之间、所述拱肩钢架和拱顶钢架之间存在空隙间隔并通过氮气弹簧伸缩杆铰接实现弹性连接,在发生应力释放时,存在让压空间,防止支护结构整体变形。

    一种基于公路全路肩宽度的紧凑型隧道内轮廓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53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63160.1

    申请日:2024-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公路全路肩宽度的紧凑型隧道内轮廓设计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收集隧道所在路段基本信息,拟定隧道所在路段的公路限界和含土路肩宽度的附加限界,共同组成隧道建筑限界;从公路限界顶边和顶角边建立顶部定位基点,按5基点+7控制点+3弧段方法拟定隧道内轮廓顶部;从隧道建筑限界底边建立底部定位基点,按5基点+7控制点+3弧段方法拟定隧道内轮廓底部;从隧道建筑限界底边建立底部定位基点,按2基点+6控制点+4直线段方法拟定隧道内轮廓两侧边墙部;将内轮廓顶部,底部和两侧边墙部合并,构成完整的隧道内轮廓。本发明既能真正满足隧道宜与路基同宽规定,又能避免隧道断面空间浪费,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推广应用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