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4383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12761.5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带预热装置及降低冷轧取向硅钢钢带断带率的方法,在冷轧机前设置钢带预热装置,通过上部热辐射及下部热传导的方式对钢带进行轧前预热;钢带的预热温度为50~120℃;钢带预热装置由加热罩、加热辊、螺旋形电阻和环形排列电阻组成,加热辊外表面开设螺旋形凹槽,螺旋形凹槽内设有螺旋形电阻,螺旋形凹槽外侧通过导热绝缘外壳封闭;加热辊的上方设加热罩,多个电阻横贯在加热罩内组成环形排列电阻;加热罩能够通过升降装置升降,方便钢带穿带;本发明在环境温度-15~20℃的条件下,能够将钢带预热至50~120℃,有效避免冷轧取向电工钢发生冷轧断带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338223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29334.8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硅钢产品表面质量及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1)产品碳含量要求≤0.0030%,硅+铝含量要求≤2.0%;2)有害元素含量控制:硫含量要求≤0.0100%,氮含量要求≤0.0050%,铌+钒+钛易形成碳氮化物元素整体含量≤0.0100%;3)在连铸铸坯凝固过程中,在单侧坯壳厚度达到坯厚10%~30%的液芯冶金长度部位,采用感应加热,加热温度控制为Ts-15℃~Ts-100℃;在不改变企业无取向电工钢整体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减轻钢质洁净度控制难度,通过连铸冷却工艺的改变及控制,抑制铸坯柱状晶异常发展,即保留原始有利的晶体结构{100},又改善铸坯内在质量,为生产电磁性能优异表面质量良好的高效产品奠定技术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480400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510519712.9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硅电工钢带的制造方法,基板硅含量2.0~4.5%,渗剂:硅铁粉末占比为70~94wt%,硅铁粉末中硅含量≥15%,渗剂粒度大于60目;填料为铁粉,占比2~12wt%;粘合剂为石腊和氯化氨,占比均为2~10wt%,50~200℃烘干;导电极板为铜板,喷涂厚度在2N/mm2压力下为3~8mm;热处理炉入炉温度100~250℃,升温速度50~150℃/h,保温时接通电源,电源电压≥10V,电源电流≥1A,热处理保温温度≥650℃,保温时间1.5~3h。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工艺易于控制,作业效率高,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硅含量在3.3~6.5%的高硅钢带,适用于各种高效精密电机及电器、仪表等的电磁铁芯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4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0006627.1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硅电工钢的生产方法。冶炼两种硅含量分别为2.0%~3.5%、4.5%~7.0%的钢水,钢水过热度10~30℃;连铸结晶器内设引流装置,引流装置开口向下,悬置在钢液中,引流装置与结晶器间隙为10~40mm,引流装置内加入高硅钢水,低硅钢水流入引流装置与结晶器之间,拉速0.4~0.9m/min,铸坯的低硅坯壳与高硅坯芯厚度比为1﹕2~1﹕5,引流装置内充入惰性气体,使其内部液面较外部液面低10~20mm;热轧卷厚0.8~1.8mm。冷轧前预热至200~450℃,退火温度600~1000℃,保温时间10~200min。成品具有良好的电磁性能和铁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630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10562806.9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特性优良的高牌号电工钢产品的生产方法,包括:1)在第一段均热炉中渗氮温度为750~1000℃;在原有气氛状态下,通入5%~50%纯净氨气,渗氮时间控制在5~200s;2)根据成品厚度规格,以炉内氮含量检测数据为指导,控制高牌号电工钢表面氮含量为30~1000ppm;3)转入第二段均热炉进行后续生产。本发明通过增加表面渗氮工序,并调整成品热处理工艺,实现产品组织的梯度分布,使其既能适应低频磁化区间的组织需求,又能适应高频磁化的表层细小组织需求;避免为了实现成品性能而采用更高合金含量和更薄规格方法致使生产难度增加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727B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410808484.2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无取向电工钢电磁性能的热轧生产方法,精轧在热连轧机上进行,粗轧后板坯厚度为35~40mm,经精轧至2.0~2.3mm,精轧总压下率为93~96%,对称轧制的总压下率为60~87%,后三架轧机采用不对称轧制,最后一架压下率要求大于15%,上、下工作辊的直径比为1:1.10~1:1.50,轧制时角速度相同,在不对称轧制后增加导板。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764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723318.8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取向电工钢生产方法,在热轧机组后加高频感应或辐射管设备加热工艺,将化学成分为wt%:C≤0.0050%,Si:0.20~1.70%,Mn:0.10~0.5%,P:0.005~0.25%,S≤0.015%,N≤0.0040%,Als:0.10~0.8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的原料通过冶炼、连铸成厚度30~300mm板坯,板坯加热温度950~1150℃,粗轧终温度900~1000℃,中间坯厚度10~45mm,粗轧后直接进入精轧,精轧采用连轧机组轧制,在精轧与卷取工序之间加设高频感应或辐射管设备,钢板温度提高到900℃以上,钢卷卷取后堆垛缓冷6小时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由于有效地利用了热轧余热,大大节省能源,提高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7553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20403.3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高硅电工钢热轧烧损的方法,对于Si含量1.5~3.5wt%的高硅电工钢铸坯,在铸辊与钢液之间及两窄面之间各设置四条电工钢薄带,钢水从中间包经长水口流入电工钢薄带之间,凝固形成铸坯;铸辊内部通水冷却;在四条电工钢薄带外侧设有带有水冷的水冷套,连铸速度0.5~3m/min,过热度5~30℃,钢液采用保护气氛隔绝空气。本发明连铸机取消了结晶器,可降低设备和备件费用,节约保护渣,减少保护渣对钢质的污染,提高钢的纯净度,并能防止钢液与铸辊的粘连,改善铸坯表面质量。粘附在铸坯表面的电工钢薄带,既不会对钢坯基体成分造成影响,又能够极大减轻铸坯在后续加热过程中的氧化,减少热轧烧损和表面缺陷,提高轧制成材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7987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410808560.X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工艺无取向电工钢的高效生产方法,包括铁水脱硫-转炉冶炼-RH精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炉退火-累积平整-涂层-性能检验-包装,采用连铸方式将钢水铸成坯,热轧至1.0~3.0mm;酸洗后冷轧至0.3~0.7mm;冷轧后连续炉退火,采用N2+H2保护,N2:10~100%;其余为H2;均热段温度500~900℃,保温30~100s;累积平整在现有的平整工序的入口、出口增设开卷机和卷取机,选择相同规格、成分的两卷产品以临界变形1~10%的变形量累积平整,张力控制在1~10KN。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