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洞双向交通特长傍山隧道横向逃生通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617570U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22207370.0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洞双向交通特长傍山隧道横向逃生通道结构,涉及山岭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主线隧道和横向逃生通道,横向逃生通道一端与主线隧道连接,另一端有横向逃生通道出口;主线隧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主线隧道初级支护和主线隧道衬砌;横向逃生通道靠近主线隧道一侧有主线隧道侧封堵结构、靠近横向逃生通道出口一侧有逃生通道出口侧封堵结构,横向逃生通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横向逃生通道初级支护和横向逃生通道衬砌。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救援通道的长度,降低工程投资,加快施工进度。

    一种适用于高水压条件下的沉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6108621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2207346.7

    申请日:2021-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水压条件下的沉管结构,沉管结构左管节、右管节,左管节及右管节中间连接有隔墙,所述的左管节及右管节为圆柱体;左管节及右管节下方外表面设置有底板,底板连接在左管节及右管节的下端面之间,左管节及右管节上方外表面设置有顶板,顶板连接在左管节及右管节的上端面之间;所述的左管节及右管节内分别设置有行车道板,所述的行车道板设置在圆柱形管节的内侧面之间;浇筑过程中从沉管底部由下至上分段浇筑;本实用新型圆柱形的管节可减小沉管结构受力变形和内力,在高水压情况下的实际应用中更加安全;并且横向的两个管节外表面间连接有平板,可防止浮运、沉放期间沉管翻转,利于稳定的下放到河床上。

    一种气囊式自动挡水槛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22461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649130.2

    申请日:2019-09-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式自动挡水槛,所以气囊式自动挡水槛包括挡水盖板和钢板,所述钢板与所述挡水盖板通过合页进行铰接;所述出入口底板上设有与挡水盖板相配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支座固定在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凹槽的下方设有工作井,所述工作井内设有供与气囊填充气的储气瓶,所述储气瓶上装有浮力阀,所述浮力阀通过向外伸出的浮力杆控制启闭。本实用新型所述气囊式自动挡水槛可以在洪水来袭时自动开启,无需人员操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6425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694430.6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它包括预设在出入口底板上的凹槽、位于凹槽内的弧形挡水板、设置在出入口底板上并位于凹槽两侧的左钢板和右钢板,左钢板一侧为背水侧,右钢板一侧为迎水侧;左钢板和右钢板均向凹槽侧悬挑布置,左钢板与弧形挡水板的芯轴铰接;弧形挡水板的外边设置有与右钢板匹配的延长板。本实用新型遵循了简易方便的原则,实现了实现洪水期有效阻挡洪水,枯水期可以隐藏在出入口地面,不影响车站的使用和美观。

    一种有限加固范围的地铁盾构到达施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980796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848647.3

    申请日:2020-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限加固范围的地铁盾构到达施工结构。它包括高压旋喷桩加固、U型素地下连续墙和降水;盾构隧道与外包洞门连接;U型素地下连续墙设置在车站地下连续墙上;车站地下连续墙设置在车站侧墙上;车站洞门设置在车站地下连续墙上;二层高压旋喷桩设置在车站地下连续墙上、且位于U型素地下连续墙内;高压旋喷桩和外包洞门分别位于车站洞门两侧;降水井设置在U型素地下连续墙内;砂层填充在U型素地下连续墙内、且位于高压旋喷桩和降水井外周。本实用新型具有在工期紧张、仅完工U型素地下连续墙的条件下,加固二排高压旋喷桩,将区间盾构机安全、快速到达车站的优点。

    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658443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090248.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管廊与防洪墙的共建结构,该结构包括电力管廊本体和防洪墙,所述电力管廊本体包括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第二管廊侧墙、以及管廊顶板,所述第一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防洪墙设置在底板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管廊侧墙设置在底板的中部,所述管廊顶板设置在第一管廊侧墙与第二管廊侧墙之间的顶面,所述底板、第一管廊侧墙、管廊顶板、第二管廊侧墙之间围合形成用于供管线穿过的中空通道。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集约利用了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电力管廊建设安全和标准,缩短了建设工期,减少了工程投资,减少了拆除沿线堤防管理用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