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充气囊预留注浆孔的结构及其注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6519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53743.5

    申请日:2017-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6 E02D225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充气囊预留注浆孔的结构。它的气囊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施工缝处围护结构的凹槽上;防粘结剂涂覆于靠近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外表面,强粘结剂涂覆于远离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外表面,远离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通过强粘结剂固定于围护结构或围护结构的防水材料层上;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于气囊周围;待主体结构混凝土凝固,当气囊中气体被抽出、且气囊与主体结构混凝土之间的缝隙有水注入时,涂覆防粘结剂的气囊与主体结构混凝土分离、且收缩聚拢于涂覆强粘结剂的气囊一侧,空腔位于主体结构混凝土和气囊之间;气囊直径与注浆管直径相等。具有注浆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充气囊预留注浆孔的结构的注浆方法。

    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072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07464.7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它包括预设在出入口底板上的凹槽、位于凹槽内的弧形挡水板、设置在出入口底板上并位于凹槽两侧的左钢板和右钢板,左钢板一侧为背水侧,右钢板一侧为迎水侧;左钢板和右钢板均向凹槽侧悬挑布置,左钢板与弧形挡水板的芯轴铰接;弧形挡水板的外边设置有与右钢板匹配的延长板。本发明遵循了简易方便的原则,实现了实现洪水期有效阻挡洪水,枯水期可以隐藏在出入口地面,不影响车站的使用和美观。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的施工方法。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作用的限高架

    公开(公告)号:CN109914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80752.0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具有碰撞缓冲作用的限高架,它包括左右两个互相对称的两个混凝土基座(1),每个所述的混凝土基座(1)上方设置有立柱(2),每个所述的立柱(2)通过柱脚(2.1)固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基座(1)上,所述的立柱(2)上设置有立柱凸起(2.2),套环(3)套在所述的立柱(2)上,所述的套环(3)通过所述的立柱凸起(2.2)固定在所述的立柱(2)上,所述的套环(3)通过一侧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1)与横杆(4)固定;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行驶中的车辆与门式刚架碰撞后的瞬时冲量过大,导致车身发生严重挤压变形的缺点,具有通过成对设置的限位块设置的限位块角度控制可转动横杆的开启空间,避免发生恶意通行的优点。

    一种具有碰撞缓冲作用的限高架

    公开(公告)号:CN210031600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470198.8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具有碰撞缓冲作用的限高架,它包括左右两个互相对称的两个混凝土基座(1),每个所述的混凝土基座(1)上方设置有立柱(2),每个所述的立柱(2)通过柱脚(2.1)固接在所述的混凝土基座(1)上,所述的立柱(2)上设置有立柱凸起(2.2),套环(3)套在的立柱(2)上,所述的套环(3)通过立柱凸起(2.2)固定在所述的立柱(2)上,套环(3)通过一侧设置的第二连接件(3.1)与横杆(4)固定;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行驶中的车辆与门式刚架碰撞后的瞬时冲量过大,导致车身发生严重挤压变形的缺点,具有通过成对设置的限位块设置的限位块角度控制可转动横杆的开启空间,避免发生恶意通行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采用充气囊预留注浆孔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941656U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20821659.2

    申请日:2017-07-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充气囊预留注浆孔的结构,涉及市政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它的充气气囊固定于主体结构的施工缝处围护结构的凹槽上;防粘结剂层涂覆于靠近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外表面,强粘结剂层涂覆于远离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外表面,远离主体结构一侧的气囊通过强粘结剂层固定于围护结构或围护结构的防水材料层上;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于气囊周围;空腔位于主体结构混凝土和气囊之间;气囊直径与注浆管直径相等;气囊为高强度气囊。克服了现有技术预留注浆管上的注浆孔在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易被混凝土浆液堵塞,无法达到堵漏效果的缺点;具有注浆效果较好、成本较低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地铁车站中主体与附属结构间施工缝的防水节点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706845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404133.4

    申请日:2017-04-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中主体与附属结构间施工缝的防水节点结构,包括车站主体结构侧墙和与所述车站主体结构侧墙连接的附属结构,所述附属结构包括位于两端的附属侧墙、附属顶板和附属底板,所述车站主体结构侧墙与所述附属结构的施工缝间设有防水渗漏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为连续、沿施工缝外侧四周封闭布置,所述止水带包括伸入车站主体结构侧墙的主体部分水平段、平行于施工缝的施工缝竖直段和伸入附属结构的附属部分水平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站主体结构侧墙与附属结构的施工缝间设置止水带,这样可以改变地下水的渗透路径,保证施工缝的防水效果。本结构设置施工简单,防水效果好,能够有效节省工程费用和提高车站运营质量。

    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

    公开(公告)号:CN210564251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0694430.6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出入口弧形挡水槛,它包括预设在出入口底板上的凹槽、位于凹槽内的弧形挡水板、设置在出入口底板上并位于凹槽两侧的左钢板和右钢板,左钢板一侧为背水侧,右钢板一侧为迎水侧;左钢板和右钢板均向凹槽侧悬挑布置,左钢板与弧形挡水板的芯轴铰接;弧形挡水板的外边设置有与右钢板匹配的延长板。本实用新型遵循了简易方便的原则,实现了实现洪水期有效阻挡洪水,枯水期可以隐藏在出入口地面,不影响车站的使用和美观。

    地铁主体结构中板兼作临时支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873811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22270591.0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将地铁主体结构中板兼作临时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中板、连续墙、侧墙、格构柱,所述的中板两端通过连续墙预留钢筋和中板斜向拉筋与连续墙联接;所述的中板中部通过格构柱上焊接的水平托盘和支撑托盘缀板支撑;一小段所述侧墙在中板与连续墙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在侧墙靠连续墙侧预留有横向注浆管;有预留竖向注浆管与横向注浆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一面可以减少一到两道混凝土支撑,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节省投资,另一方面,中板结构刚度大,对基坑围护结构安全有利,可有效提高基坑整体稳定性,降低基坑施工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