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3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81938.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喷顶推施工结构。它包括顶推管节、预埋钢板、旋喷头、旋喷头固定架和旋喷管;顶推管节包括顶推首节管段及连接在顶推首节管段后方的普通管节;预埋钢板位于顶推首节管段前端;旋喷头固定架焊接在预埋钢板内侧;旋喷头安装在旋喷头固定架上、且位于预埋钢板内侧;旋喷头与旋喷管连接。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场地要求高、且不适用于管涵、隧道直径较小的施工场地,施工成本较高的缺点;具有结构精巧,适用性强,适用于各种城市管涵、隧道的施工,施工成本低廉的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旋喷顶推施工结构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169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229746.8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D9/14 ,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4 , E21D11/36 , E21D20/00 , E02D17/20 , E02D15/02 , E01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临河陡崖的环保型连拱暗挖隧道结构,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左洞复合式衬砌、中间半整体式中墙和右洞通透式暗挖复合式衬砌;左洞复合式衬砌由内到外包括左洞二次衬砌和左洞初期支护;右洞通透式暗挖复合式衬砌包括右洞二次衬砌、右洞初期支护、底板、顶托梁、底纵梁和斜柱。本发明针对垂直临河地形,首次提出的全暗挖的通透式连拱隧道方案,借助围岩的自稳性抵抗偏压,挖方小,对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本发明还涉及这种适用于临河陡崖的环保型连拱暗挖隧道结构的施工工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7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34460.3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松滋市水利和湖泊局 , 松滋富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软弱土体边坡的组合生态护坡结构,包括自坡脚至坡顶依次设置的混凝土护坡层、生态框巢以及生态绿化植物;所述混凝土护坡层铺设在河道消落区域以下的边坡坡面上,所述混凝土护坡层的两端分别连接镇脚和压顶,所述镇脚沿边坡长度方向铺设在坡脚,所述镇脚的底部通过桩支撑,所述压顶沿边坡长度方向铺设在混凝土护坡层靠近坡顶的一端;所述生态框巢布置在河道消落区域范围内,所述生态框巢的底部通过桩支撑;所述生态绿化植物布置在河道消落区域以上。本发明根据河道消落区域布置护坡结构,保证了河道岸坡的抗冲刷性和生态效果,能够防止边坡土体流失导致混凝土护坡层沉降不均匀发生破坏以及生态框巢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685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44557.4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线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其结构,其特征在于:先设置一个明挖竖井结构,并结合竖井内部结构布置,将上下行盾构隧道拟穿越范围周边分别形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空间;在竖井内、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空间外,回填水和砂,盾构隧道掘进至竖井前后,下行、上行盾构隧道依次掘进穿过竖井的回填体;待上行隧道穿过竖井后,抽排竖井内的回填水、砂,在竖井的回填体内分别暗挖施做横通道,最后在竖井内完成其余附属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在大高差上下行区间隧道之间,通过在竖井内回填实现盾构隧道暗接收和暗始发,在回填体内暗挖修建联络通道,缩短工期,减少工程投资,降低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68570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1911044557.4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叠线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方法及其结构,其特征在于:先设置一个明挖竖井结构,并结合竖井内部结构布置,将上下行盾构隧道拟穿越范围周边分别形成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空间;在竖井内、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闭空间外,回填水和砂,盾构隧道掘进至竖井前后,下行、上行盾构隧道依次掘进穿过竖井的回填体;待上行隧道穿过竖井后,抽排竖井内的回填水、砂,在竖井的回填体内分别暗挖施做横通道,最后在竖井内完成其余附属结构。本发明适用于在大高差上下行区间隧道之间,通过在竖井内回填实现盾构隧道暗接收和暗始发,在回填体内暗挖修建联络通道,缩短工期,减少工程投资,降低施工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212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7515.5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新疆国泰新华五彩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过滤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煤矿废水管道过滤装置及其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在除杂时,不易对过滤通孔套中的过滤网内部进行清洁,易造成过滤网内部堵塞的问题,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端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法兰,机体的内部安装有进液过滤组件,进液过滤组件包括安装于机体远离出水管一侧的端部管,端部管靠近机体的一端安装有内部管,端部管与内部管内部相连通,内部管位于机体的内部,内部管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一过滤孔,本发明,通过需要除杂时,过滤网朝着端部盖移动,使第一除杂管与内部管连通,第二除杂管与过滤网连通,方便杂物从第一除杂管和第二除杂管处排出,提高设备防堵塞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72073.8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近距离下穿新建地下结构的盾构施工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将车站支护结构中对应于地下隧道洞门区域的普通钢筋替换为玻璃纤维筋;对新建地下结构进行承载桩施工、地下结构支护施工和土方明挖施工,整个基坑底部依次进行绑扎钢筋、预埋注浆管,浇筑钢筋混凝土垫层,所述新建地下结构基坑底部与隧道顶端之间距离为0.4~0.6m;在车站接收端内安装钢套筒;盾构机在新建地下结构地下进行掘进并根据土体变形情况适时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补偿;盾构机削切玻璃纤维筋,进入钢套筒;拆除钢套筒,将盾构机从车站接收端吊出。本发明能够在软土或砂层地质条件下,当盾构隧道周边土体的加固范围仅为0.5m左右时,确保新建地下结构安全及盾构顺利接收。
-
公开(公告)号:CN119932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9357.4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加强结构、道路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设计方法,其中,道路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固件、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以及新建路面;加强固件包括横向结构、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横向结构设于路基,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均设于垂直于横向结构,第二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远离边坡的端部,第一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的中间位置;第一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边坡之间;第二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之间,第二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大于第一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新建路面铺设在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和第一竖向结构的上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道路加强结构能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492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4461.8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松滋市水利和湖泊局 , 松滋富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湖体干式清淤及岸线填筑施工方法,包括:S1、沿湖体岸线施工临时围堰,湖体岸线和临时围堰之间形成湖体上游汇水口至湖体下游出水口之间的导流明渠;S2、抽出临时围堰内的湖水;S3、晾晒湖体淤泥;S4、沿湖体岸线连续打设桩体;S5、待湖体淤泥达到干式清淤条件后,挖除湖体淤泥并填筑在桩体远离湖体一侧;S6、待湖体淤泥清淤完成后,拆除临时围堰,恢复湖体蓄水。本发明通过沿湖岸临时沿线筑堤,构筑临时的导流明渠,兼顾了施工期导流和湖体周边农业、生活用排水需求,解决了较大水域面积湖体干式清淤需保留导流和周边用水通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09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74101.7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间距盾构隧道矿山法联络通道接驳方法。它包括步骤一:盾构隧道施工阶段预先在联络通道位置设置盾构管片,在联络通道施工前对周围地层采取超前注浆、人工地层冻结、降水加固,将盾构管片开口,进行联络通道矿山法开挖并进行初期支护;步骤二:待联络通道洞通并施作完初期支护后,对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驳区段进行扩挖,挖出外置端墙及其初期支护所占空间,扩挖区域重新进行施作初期支护;步骤三:在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驳区段利用扩挖空间对盾构管片进行壁外及环向植筋等。本发明实现对联络通道纵向净空的零占用,解决现有内置端墙接驳方式下联络通道防火门布置空间不足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