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加强结构、道路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2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9357.4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加强结构、道路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设计方法,其中,道路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固件、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以及新建路面;加强固件包括横向结构、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横向结构设于路基,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均设于垂直于横向结构,第二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远离边坡的端部,第一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的中间位置;第一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边坡之间;第二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之间,第二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大于第一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新建路面铺设在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和第一竖向结构的上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道路加强结构能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347684.7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包括:现状挡墙,是由拆除原状道路靠江侧的部分原状挡墙而形成的;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形成于现状挡墙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箱式支挡结构,形成于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泡沫轻质土路堤,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内侧的道路上并与之紧密连接;沉降协调层,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顶部并与泡沫轻质土路堤顶面齐平;以及新建路面结构,覆盖于泡沫轻质土路堤和沉降协调层的上方。先施工外侧半幅(靠江侧)箱式支挡结构、后回填内侧半幅(靠山侧)泡沫轻质土路堤,在施工期内可不中断道路交通,保证现状道路半幅通行,尽量降低改建工程对当地社会交通的影响。

    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47684.7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包括:现状挡墙,是由拆除原状道路靠江侧的部分原状挡墙而形成的;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形成于现状挡墙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箱式支挡结构,形成于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泡沫轻质土路堤,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内侧的道路上并与之紧密连接;沉降协调层,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顶部并与泡沫轻质土路堤顶面齐平;以及新建路面结构,覆盖于泡沫轻质土路堤和沉降协调层的上方。先施工外侧半幅(靠江侧)箱式支挡结构、后回填内侧半幅(靠山侧)泡沫轻质土路堤,在施工期内可不中断道路交通,保证现状道路半幅通行,尽量降低改建工程对当地社会交通的影响。

    基于现役管群的路基加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807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370319.1

    申请日:2025-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现役管群的路基加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和设计方法,其中,基于现役管群的路基加高结构包括压密注浆孔、条形墩、管沟填充料、沉降结构、路基填土以及新建路面;相邻管道之间布置有压密注浆孔,压密注浆孔用于对现役管群下方的软弱土层进行注浆,形成桩土复合地基;任意相邻两个管道之间均设有条形墩;管沟填充料填充在相邻的条形墩和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上方;沉降结构铺设在管沟填充料的上方,沉降结构具有一定的压缩模量;路基填土填筑在沉降结构和条形墩的上方;新建路面铺筑在路基填土的上方。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解决现役管群区域的填方路基软土地基处理和现役管群保护问题。

    一种街道交叉口衔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168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13252.1

    申请日:202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街道交叉口衔接系统,包括第二街道、第一街道以及第二街道与第一街道交汇形成的交叉口区;第一街道包括第一道路和设置在第一道路两侧的第二道路;第二街道包括第三道路和设置在第三道路两侧的第四道路;第一街道靠近交叉口区的一端设有连通两侧第二道路的横向道路;第二道路、横向道路、第四道路、第三道路之间无高度差;第一道路与第二道路之间有高度差;横向道路与车行道Ⅰ之间设置降坡段。这种衔接系统利用交叉口减速铺装、竖向抬高等稳静化措施,在减缓车速的同时,实现交叉口区域无障碍通行的连续性,为解决老旧城区共享街道交叉口衔接问题提供新途径。

    一种堤路结合的综合截排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6054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4229.9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堤防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堤路结合的综合截排水系统。包括滨江道路、盖板边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和市政雨水管网,所述滨江道路设置于土堤后的戗台区域,所述滨江道路在堤后二级平台上设置盖板边沟,所述滨江道路远离堤身侧设置市政雨水管网,所述盖板边沟内以预设间隔均匀设置若干集水井,每个集水井均分别通过一横向排水管连接至市政雨水管网。本系统可收集堤坡坡面雨水,实现横向截渗导流,从而保证了堤防结合道路的路基稳定性。

    一种近期公路排水沟结构及近远期结合的排水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8531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78084.8

    申请日:2024-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期公路排水沟结构以及近远期结合的排水沟结构,近期公路排水沟结构包括布置在车行道和碎落台之间的边沟,所述边沟包括盖板和两个侧墙,所述侧墙的顶面内侧开设台阶,所述盖板的两侧放置在侧墙的台阶上,所述盖板上开设多个散水孔,所述侧墙的顶面倾斜布置,所述侧墙的外侧与车行道以及碎落台平齐,所述侧墙的内侧低于车行道和碎落台,使得所述侧墙的顶面以及盖板均低于车行道,为远期市政道路改造预留空间。本发明统筹考虑城镇化改造过程中公路近远期发展需求,在满足公路初期排水的同时,为后期改造预留接口,实现排水设施的延续使用,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节约社会资源。

    一种堤防道路生态化改造的人行道铺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8756824U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22917682.5

    申请日:2022-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堤防道路生态化改造的人行道铺装结构,其设置在防洪路堤的下端,所述人行道铺装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铺设的面层、找平层、上基层、三向土工格栅、下基层和路基。所述找平层为再生细集料层,所述再生细集料层包括水泥和第一建筑垃圾粉碎料;所述上基层包括上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上基层土工格室的再生粗集料层,所述再生粗集料层包括水泥和第二建筑垃圾粉碎料;所述下基层包括与所述上基层土工格室错位铺设的下基层土工格室,及加入至所述下基层土工格室的砂性土。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孔隙率的填筑材料,贯彻了海绵城市的理念;另外利用土工格室对人行道铺装结构填筑料进行加固,可达到较好的整体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