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537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2076.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YOLO模型的粮仓通风特征信息检测方法及系统。所述特征信息为粮食品种、粮面是否平整、粮面是否有压盖物、仓窗密封状态及风机转动状态,这些特征信息会对粮仓的通风效果造成影响。该检测方法首先采集待测粮仓内的多个采集点的图像并预处理得到原始数据集。然后将原始数据集分类并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再构建YOLO模型并改进,从而对其训练、评估和调整优化。最后实时监测待测粮仓内的多个采集点图像并分别输入至改进后的YOLO模型中,识别出待测粮仓的多个特征信息。该检测方法及系统可以用来自动化实时监测粮仓通风的特征信息,节约人力成本,同时可以根据特征信息及时调整粮仓通风状态,提升通风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992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67658.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H04L25/02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2PPJ迭代的信号检测方法及其系统。该信号检测方法先获取接收信号矢量,计算出发射信号矢量的接收估计值,然后利用2PPJ迭代方法对接收估计值进行迭代计算,以解出发射信号矢量的近似序列。最后对发射信号矢量的近似序列进行解调,以恢复发射信号矢量的比特序列。该信号检测方法能使得算法的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上参数一方面保持了适用于并行计算的特点,而且又扩大了方法的应用范围,使得收敛速度显著增加。该信号检测方法还可以经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就可以达到接近理想的最小均方误差矩阵求逆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19872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503532.7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B19/042 , G06F8/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自动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时感知的冷藏车的监测系统的远程升级方法。该远程升级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初始化,建立任务函数,获取系统升级指令,比对系统版本号,下载系统升级文件,系统升级文件的拆包、校验和写入,系统版本号的建立等过程。该冷藏车的监测系统包括:主控模块,以及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的多路温湿度传感器、GPS定位模块、门开关状态传感器、NB‑IoT通信模块,外部存储器和供电模组。监控系统中还包括温控系统,车厢门状态控制系统,冷藏车湿度控制系统,以及照明系统中的各功能模块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冷藏车不具备远程升级功能,后期扩展和维护困难的问题,使得冷藏车可以适应不同货物对运输环境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67535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23738.0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粮管理场景温度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及其诊断装置。该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储粮管理场景中的温度传感器预测诊断分为两个等级,并确定温度传感器数据集;建立温度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模型;将采集到的样本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训练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进行建模,对极端梯度提升算法模型训练获得故障检测模型;先对测试集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再进行故障检测,最后根据检测结果,判断出温度传感器是否为故障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发现故障传感器并对其进行修理,有利于节省人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该方法有利于消除储粮安全隐患,减少因传感器故障带来的粮食损失,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294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82870.3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的优化方法及其优化装置。该优化方法包括:建立传输系统模型;分配每组用户节点的功率,分配方法包括:初始化用户节点数量和最大代数,随机生成用户节点并作为初始种群;计算每个用户节点的适应度;选择、交叉、变异运算得到下一代群体;比较用户节点的代数与最大代数;以及将最优解作为功率分配因子;进行用户分组,分组方法包括:建立用户分组模型;检测统计信道并排序;对所有用户节点进行划分;确定总用户数的奇偶性;寻增广路径并交换查找到的增广路径中的匹配边和非匹配边。本发明在实际信噪比范围内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总吞吐量,确保每个用户最小速率需求的同时最大化可达速率,提高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9675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00860.0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复杂通信环境中的节点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及产品。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第q个未知节点与第i个锚节点之间的距离ri,q,遍历第q个未知节点与Q个锚节点的距离得到距离集合;S2、基于距离集合和启发式算法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本发明通过引入结合均匀点集、Levy飞行策略和自适应策略的三维定位算法来优化传统定位算法得到的估计坐标,具体体现在计算未知节点的坐标过程中,首先通过产生均匀的点集初始化种群,Levy策略中使用步长搜索扩大全局寻优能力,并在后代生成过程对交叉概率和缩放因子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引入这三种策略,使得本发明能够在动态、障碍物多、信号传播受干扰等条件下,依旧维持较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56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1599785.X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链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基于信息融合补偿的冷链储运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装置。本发明对采集的温湿度数据使用卡尔曼滤波进行噪声消除,使数据更加准确;通过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将车门状态数据与温湿度传感器数据融合,使在突然开门这种环境突变发生时,动态地对卡尔曼增益系数进行补偿,可在不影响正常滤波的前提下,减小滤波后数据的滞后性,提高整个温控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4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1267.1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离电式柔性压力传感器、压力检测设备和方法,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依次层叠分布的第一电极层、离子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靠近离子层的一侧为弹性的半球凸起阵列结构,半球凸起阵列结构包括对称分布的N×N个半球凸起,在N×N个半球凸起的对称方向上,各个半球凸起的半径从半球凸起阵列结构的中部向两侧依次增大;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分别连接有导线;其中,在柔性压力传感器的非受力状态下,第一电极层与离子层全面接触,离子层和半球凸起阵列结构中半径最大的半球凸起接触。离子层与第二电极层的接触面积具有明显变化,从而使得传感器具有较高的压力检测灵敏度,解决了目前的离子柔性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72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2060.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停车位状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融合滤波的停车位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对目标停车位处地磁传感器的地磁原始信号进行了基于小波去噪与卡尔曼滤波相结合的融合滤波处理,比传统的仅使用小波去噪处理效果更好,能够滤除的大部分外界干扰,信号曲线更加平滑,具有更好的连续性。本发明处理得到的融合滤波信号在车位状态发生变化时数据会快速增大或减小,并且基于融合滤波信号计算出的滑动标准差序列变化幅度还可以增大一个数量级,更加能够反映磁场强度变化情况,因此基于滑动标准差序列进行阈值判断可以有效降低阈值选取造成的误判、漏判。本发明解决现有方法中信号滤波处理效果不佳、检测准确率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26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24631.0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G01R31/392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55 , H01M10/613 , H01M10/42 , H01M10/633 , H01M10/48 , H01M10/625 , G01R31/396 , G01R31/367 , G01R31/3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工况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时空融合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失控预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基于目标动力电池的历史状态数据进行处理,分别从时间特征角度、空间特征角度由历史状态数据中提取出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进而从时间角度、空间角度预测未来的时间、空间两类状态数据;最后基于预测模型的方差,计算出两类预测状态数据的最佳加权系数,并将两类状态数据进行加权,实现时空融合得到最终的预测值;经过仿真对比,本发明的预测效果比只考虑时间角度的预测方法更贴近真实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