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0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0809.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田唯 , 杨秀礼 , 游新鹏 , 程茂林 , 肖浩 , 李冬冬 , 吴中正 , 张益鹏 , 严双桥 , 余昌文 , 陈斌 , 刘航 , 涂同珩 , 张晓平 , 夏昊 , 朱明清 , 骆钊 , 程雪斌 , 潘道辉 , 程雪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时质量检测功能的钢筋连接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系统、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和自锁紧式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在连接器安装过程中不断收集行程‑压力数据,上传至钢筋连接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后更新安装工具的标准行程‑压力曲线。在本发明描述的钢筋连接器安装过程中,安装工具通过适时的行程‑压力曲线与预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匹配对比检测出钢筋机械连接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连接器进行标记并发出警报,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钢筋连接质量可控、可视、可追溯。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1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80751.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SAE‑极端随机树的波浪预报方法,首先搜集待预测点的历史有效波高、风速、风向数据,采用季节性差分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预测+22h、+24h风速,然后以‑71h~0h有效波高、风速、风向时间序列和+22h、+24h风速预测值为特征,以+24h有效波高为目标值,建立样本数据集,最后在数据集上训练稀疏自编码器,提取稀疏自编码器(SAE)隐含层和原数据集一起训练极端随机树,这样就得到完整的+24h有效波高预测模型,解决了现有方法进行频繁短期预报过程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2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5491.9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永涛 , 冯先导 , 林红星 , 刘聪聪 , 杨凯旋 , 黄睿奕 , 何聪 , 骆钊 , 沈立龙 , 张磊 , 肖苡辀 , 赵东梁 , 王聪 , 仇正中 , 高宁波 , 韩鹏鹏 , 陈迪郁 , 孙婉静 , 周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岸式桩基海工建筑物上部结构整体式安装方法,码头上部结构底面具有凸出的横梁或纵梁,通过桩顶顶推装置实现顶推安装,桩顶顶推装置中部设置有三向液压千斤顶,两侧均设置有立式液压千斤顶,码头上部结构在桩基之间的具体顶推安装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桩帽顶部安装桩顶顶推装置;步骤二、将中间的三向液压千斤顶的高度降低至凸出的横梁或纵梁底标高以下;步骤三、三向液压千斤顶移动至码头上部结构凸出的横梁或纵梁的后方,再提升码头上部结构安装后方的立式液压千斤顶;步骤四、由中间的三向液压千斤顶将码头上部结构向前进行顶推。本发明采用整体式顶推及牵引安装方法,具有施工风险低,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131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107970.6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3B3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螺旋平衡浆的工程船舶减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计算船舶的耐波性和可能出现的最大倾覆力矩;步骤二、确定螺旋平衡桨的最大功率;步骤三、根据螺旋平衡桨的功率,选择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步骤四、安装螺旋平衡桨;步骤五、在船舶上配置六自由度传感器,以实时获取船舶的运动数据;步骤六、控制中心根据船舶的实时运动数据计算出倾覆力矩和抵抗船舶纵横摇所需要的回复力矩;步骤七、控制中心控制螺旋平衡浆按照计算得到的加速度进行转动。本发明在船舶四周安装垂直于水面的装配式螺旋桨,结合六自由度传感器,转动螺旋桨产生与船舶升沉加速度反方向的推力,提高在涌浪等恶劣海况下工程船舶的施工精度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54481.5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码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高桩码头桩间挖泥和抛石作业平台及作业方法。包括多个桩顶支撑装置,桩顶支撑装置套接于桩基顶部;至少两条桩顶轨道,桩顶轨道沿码头长度方向布置;主支撑结构,主支撑结构下端支撑于桩顶轨道上;桁架结构,桁架结构固定于主支撑结构上;辅助支撑结构,辅助支撑结构是竖向顶升结构,上端与主桁架固定连接,下端在桩顶轨道移跨时支撑于桩基顶部;行走装置,行走装置设置于主支撑结构下端用于驱动主支撑结构与桩顶轨道产生沿码头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作业装置,作业装置设置于桁架结构上用于进行挖泥和抛石作业。本发明的桩顶作业平台操作方便,能够实现桩基施工、桩间作业同步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22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45070.X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冯先导 , 林红星 , 何聪 , 刘聪聪 , 骆钊 , 沈立龙 , 肖浩 , 杨汉彬 , 黄睿奕 , 赵东梁 , 王聪 , 仇正中 , 高宁波 , 陈迪郁 , 韦新强 , 仲军 , 刘阳宁 , 朱映滔 , 刘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合斜桩的高桩码头上部结构部品化施工方法,包括:桩芯桩帽一体式现浇施工,1)绑扎桩芯钢筋和桩帽钢筋形成部品化钢筋笼;2)安装辅助装置,起吊斜桩桩芯钢筋笼和直桩桩芯钢筋笼并下放至钢管桩内,再装配桩帽钢筋笼形成部品化钢筋笼结构;3)通过辅助装置吊装模板进行支模;4)对桩芯桩帽进行整体浇筑,完成桩芯桩帽的整体现浇施工。还包括5)通过辅助装置,完成节点现浇、预制横纵梁、预制面板的吊装。本发明通过辅助装置,辅助施工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现浇桩芯、桩帽、节点和预制横纵梁、面板等构件,将现场作业的混凝土现浇施工和预制构件安装一体化作业,实现整个码头上部结构安全、高效、高质量的部品化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106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10098.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杨秀礼 , 张永涛 , 崔洪谱 , 程茂林 , 冯先导 , 肖浩 , 范晨阳 , 夏昊 , 李冬冬 , 张晓平 , 华晓涛 , 黄剑 , 张益鹏 , 刘修成 , 吴中正 , 朱明清 , 吴堃 , 林红星 , 骆钊 , 邓安华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靠挂轮驱动前行的预制装配化构件架设装备及施工方法,包括:吊装装备,包括:一对带悬臂的支撑梁、鞍座、起升机构、全回转驱动机构、行走机构、液压支撑机构和带驱动的挂行机构;一对鞍座与支撑梁连接,且位于支撑梁的上部,所述支撑梁通过立柱支撑,起升机构设置在一对支撑梁上且可行走,起升机构下方设置有全回转驱动机构;所述立柱的下方设置有行走机构、液压支撑机构和带驱动的挂行机构;可旋转支撑的运行轨道。本发明可以从悬臂端或者底部取构件,悬臂端取构件时,可以依靠全回转驱动机构使构件沿着尺寸短的方向通过门架支腿,节约门架空间,并且可以调整构件的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642465.9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预制墩台的水下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设置在钢管桩和预制墩台之间,所述预制墩台设置在钢管桩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止水结构包括,第一止水结构,其为筒状,且贴合套设在所述钢管桩的外侧;第二止水结构,其为环板状,且套设在所述第一止水结构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预制承台的底部,所述第二止水结构的环板状上壁与所述预制承台的底部贴合;多个第三止水结构,其填充于所述第一止水结构与所述钢板桩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止水结构与所述预制承台的底部之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快速、有效止水,且止水系统简单、施工方法方便快捷的技术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预制墩台的止水结构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6538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693630.5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自升式的桩顶可移动打桩平台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自升式水上平台,其具有月池;至少两个导梁,其分别可拆卸的设置于作业平台的边侧和月池下方;至少四个顶推设备,任一顶推设备包括:大滑板;小滑板,其设置于所述大滑板上;支撑结构;竖向千斤顶,其固定于所述小滑板上;横向千斤顶,其固定于所述小滑板上,所述横向千斤顶伸缩端的托头与所述竖向千斤顶的缸身固定;纵向千斤顶,其固定于所述大滑板上,所述纵向千斤顶伸缩端的托头与所述小滑块固定。本发明解决了在水深、流急、浪大等恶劣的水文条件下,打桩船沉桩困难、施工精度差,自升式水上平台频繁移位定位等问题,并满足定位精准、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等工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7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79498.5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19/00 , E01D19/12 , E02D29/063 , E02D23/02 , E02D23/08 , G01G19/03 , G08G1/065 , G08G1/04 , G08G1/056 , G08G1/01 , H04N7/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车流监控的智能化桥隧结合处结构,桥梁和沉管隧道上靠近沉井结构处设有道路监控区域,道路监控区域沿线设有监控摄像头和布置在路面的道路称重装置,沉井与桥梁对接过渡段和沉井与沉管对接过渡段设有道路称重装置,沉井结构设有中央下沉部,中央下沉部内设有并排布置的独立的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还设有第一提升缆链,中央下沉部上端口处设有驱动轮,第一提升缆链中部绕过连杆,第一提升缆链一端连接第一升降台上端,第一提升缆链另一端连接第二升降台上端,第一升降台和第二升降台可升降以与桥梁或沉管隧道对接,解决了桥隧过渡区域道路衔接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