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灯杆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924463U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22583945.8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灯杆,其包括设于甲板上方的灯杆,其还包括安全栏杆和固设于甲板的第一支座,安全栏杆底部铰接于第一支座,甲板和安全栏杆之间设有能够使安全栏杆绕着第一支座旋转的第一油缸;安全栏杆上固设有第二支座,灯杆的底部铰接于第二支座,灯杆和安全栏杆之间设有能够使灯杆绕着第二支座旋转的第二油缸。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船员工作量小,操作方便;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量小。

    一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396437U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20176282.5

    申请日:2016-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小型LNG船的船艉的两舷部位各设有一个三卷筒系泊绞车,三卷筒系泊绞车倾斜设置,其两侧分别对应舷侧的三个导轮组与船艉的三个导轮组;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的三根缆绳分别连接舷侧的三个导轮组,自前向后前两个导轮组与近端系缆墩连接系固,完成船艉的两根倒缆的系固;第三个导轮组的缆绳与远端系缆墩连接,完成船艉其中一根横缆的系固;非靠岸舷侧的三卷筒系泊绞车分别连接船艉的三个导轮组,三个导轮组自内向外的第一根缆绳连接相应远端系缆墩,完成船艉另一根横缆的系固;第二与第三根缆绳连接另一远端系缆墩,完成艉缆的连接。

    AUV收放装置及船舶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709575U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23113046.9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AUV收放装置及船舶,涉及水下机器人布放回收的技术领域AUV收放装置包括:驱动模块和支撑模块;支撑模块包括第一支撑框和支撑架,支撑架设于第一支撑框上,AUV置于支撑架上;驱动模块与起重设备连接,驱动模块与第一支撑框连接,并驱动第一支撑框上升或下降;当驱动模块驱动第一支撑框下降时,第一支撑框能够沉入海面以下。通过借用船舶上的起重设备,将AUV收放装置起吊至海面上,然后在通过驱动模块驱动载有AUV的支撑模块沉入海面以下,无需占用船舶甲板的空间,同时,其中设备和AUV全程采用遥控操作,节省人力物力。

    落管抛石船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3330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705625.1

    申请日:2018-05-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抛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海抛石的落管抛石船,包括设有主甲板的船体、贯穿船体的月池、设于船体上的石料舱和送料装置、设于月池上方的抛石塔、设于抛石塔内的抛石管输送装置和抛石管组装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落管抛石船上的抛石管组装装置设于抛石塔内,结构紧凑,节约空间,同时,抛石管组装装置可以在抛石塔内进行抛石管线的立体化组装,使得抛石管线的组装更加高效,落管抛石船使用抛石管线进行深海水域的抛石作业,抛石管线深入深海海底,抛石效率高,可对抛石位置进行精确的控制,实现精确抛石,避免石料散失,节省石料,送料装置将石料舱内的石料输送入抛石管线,可以实现持续的、快速高效的抛石作业。(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甲板舷墙排水孔结构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216927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711187.X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板舷墙排水孔结构,包括甲板舷墙,所述甲板舷墙的底部并排开设有数个排水孔,每个排水孔内各安装一形状与排水孔吻合的挡板,所述挡板通过两端沿水平方向安装的转轴铰接在甲板舷墙上,所述排水孔的底部内侧固设有防止挡板向舷内翻转的挡块。所述排水孔的高度为500mm。所述转轴铰接在甲板舷墙的内侧。所述挡板两端的两个转轴之间通过加强筋板连接。所述挡块的数量为两块,对称分布在排水孔底部的两端。所述排水孔的位置位于相临的船体强框之间。所述甲板舷墙排水孔结构适用于三用工作船。本实用新型在满足舷墙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保证排水量、提高排水效率,并解决了海水倒灌阻碍甲板积水排除的问题。

    靠球存放架以及船舶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14525U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20491665.6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或海工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靠球存放架以及船舶。靠球存放架用于存放靠球,靠球存放架包括托架和基座,托架的内壁能够与靠球的部分外表面相贴合,托架内部设置有存放空间,靠球存放于存放空间中,存放空间的容积至少为靠球的体积的一半,基座设置于托架远离存放空间的一侧,基座能够固定托架。本实用新型的靠球存放架的有益效果在于:减少存放靠球与释放靠球过程中的绑扎操作,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简单安全,并能够保证靠球在存放时的稳定性,防止靠球滚落或脱落,对其他设备产生影响,且托架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制作。

    一种艉滑道式小艇自动收放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90527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987296.8

    申请日:2023-1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艉滑道式小艇自动收放系统。本实用新型的艉滑道式小艇自动收放系统,包括:回收组件、导向组件、锁定组件和牵引组件;所述回收组件用于将小艇固定后,拖回至所述导向组件内;所述导向组件用于对小艇进行导向;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向组件上,用于对小艇和所述牵引组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牵引组件用于将所述小艇回收至母船。本实用新型的艉滑道式小艇自动收放系统,相比现有的吊放式以及现有艉滑道式回收方式,既可以避免小艇无法正确导向而产生的回收困难,也可以通过导向避免对艉滑道造成冲击损害,具有提高回收效率和操作安全性的有益效果。

    用于船尾的栏杆门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705710U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22786385.2

    申请日:2020-11-26

    Inventor: 陈斌 李鹏 田彧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尾的栏杆门,其包括设于船尾的门套件;所述门套件包括金属框架、第一安装架、摆动油缸和第二安装架,金属框架内嵌设有金属板状部;第一安装架固接于金属框架,第一安装架具有两个支架端,摆动油缸设于两个支架端之间,两个支架端分别固接于摆动油缸的转轴的两端;摆动油缸的外壳固接于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固接于船体舷墙;摆动油缸连接有液压泵站,液压泵站设于船尾舱室内;其还包括限位部件;限位部件固设于船体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船员的工作强度,并保证作业安全性,提高船员作业的安全性;提高了船舶总体布置的灵活性;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2267778U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21694497.9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双工位的深浅海精确抛石作业石料输送系统,其设于抛石船上;抛石船上设有月池和石料舱;月池的一侧设有固定式纵向输送带和第一可移动输料斗;第一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一动力部件;月池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和可移动伸缩输送带;第二可移动输料斗具有第二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具有第三动力部件;可移动伸缩输送带还具有伸缩段。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月池工位抛石作业及舷侧工位抛石作业,可以实现不同水深及作业类型的兼顾与覆盖,实现抛石作业能力的提升。本实用新型节省了配置成本及维护成本,提高了输送带的利用率;还大大降低了甲板占用面积,对总布置十分有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卷刚性直梯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838231U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23056870.4

    申请日:2023-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卷刚性直梯。本实用新型的可卷刚性直梯,包括:固定机构和多个延展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将直梯挂在固定的位置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挂钩、主连接杆和主悬臂;所述延展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机构或前一所述延展机构相连接,另一端与后一的所述延展机构相连接,以形成直梯;所述延展机构包括:脚踏杆和两个延展臂;所述脚踏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主悬臂或者前一所述延展机构的两个所述延展臂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可卷刚性直梯,其固定机构用于将直梯进行固定,延展机构用于形成可卷动的直梯基本单元,实现绳梯和直梯优点的结合,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