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磷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0652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096224.2

    申请日:201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连铸精炼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磷无间隙原子钢的RH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RH钢水镇静前先加入低碳磷铁,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在真空室抽空2-3分钟后,根据氩站样磷含量加入低碳磷铁,磷成分按成品上限减0.003%进行控制;2)根据过程样进行合金化,如磷成分未达到钢种要求的下限,则按照磷成分下限加0.002%补加低碳磷铁;3)合金化结束后,保证净循环时间不小于5min;停止真空处理,在插入管区域渣面上加入200-250kg转炉熔渣还原剂对顶渣进行改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消除在钢水镇静后加入低碳磷铁带来的不利影响,冷轧夹杂缺陷率由1.53%降低为0.43%。

    一种铁水罐回收连铸注余钢渣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04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59119.0

    申请日:2014-06-12

    Abstract: 一种铁水罐回收连铸注余钢渣操作方法,采用铁水罐作为接收容器,并选择铁水作为混合介质,折铁前加入钢渣抑制剂,确定接收重量及接收容器周转时间,来完成铁水罐回收连铸注余钢渣的过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浇注剩余钢渣的连续回收,避免资源浪费,回收后装有以铁水为主、带有钢渣的铁水罐返回给转炉当做主原料和造渣材料使用;为生产RH钢种连铸“剩钢”操作提供先决条件,使得RH钢种质量明显提升。

    一种减少低硅无间隙原子钢中夹杂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689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357696.4

    申请日:2012-09-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低硅无间隙原子钢中夹杂物的方法,吹氩站处理后碳含量≤0.05wt%,转炉出钢氧值>500ppm。转炉出钢后按照每吨钢2.3-2.6kg的比例加入白灰小粒,吹氩30-60s。钢水进入RH炉,抽真空,脱碳处理后,加入铝线段,循环3-5min后,按照每吨钢0.6-0.8kg的比例加入含硅量为4-5wt%的低钛钛铁,不足的钛成分使用高钛钛铁补至钛成分目标值;再循环5-8min后,破空,出站上机浇注。由于本发明对钢水进行硅-铝复合脱氧,可减少钢水中的Al2O3夹杂,改善钢水的可浇性,减少中薄板坯连铸机生产低硅IF钢时出现的絮流现象,从而降低钢板的夹杂率,提高钢板的内在质量。

    一种转炉留渣化炉底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6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087437.4

    申请日:2012-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留渣化炉底的方法,转炉出钢结束后,留下少量炉渣,利用氧枪向炉内吹入高压氧气,根据氧枪喷头距炉底的距离控制吹氧时间,加热炉内的炉渣温度,并通过氧气流股对高温炉渣进行弱搅拌,对炉底进行冲刷,达到降低炉底高度的目的。本发明可将顶底复吹转炉炉底高度稳定控制在设定的理想范围内,实现炉底的动态平衡,保证顶底复吹的冶炼效果,有利于冶炼操作和对炉体的维护;可缩短冶炼时间,使转炉冶炼时间缩短1-2min,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安全可靠,对球缺、耳轴、渣线等炉衬终点部位几乎无侵蚀。

    一种转炉吹炼终点渣面高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9595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087434.0

    申请日:201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吹炼终点渣面高的处理方法,当转炉吹炼终点出现渣面高后,将氧枪喷头停留在转炉炉口水平位置到转炉炉口水平位置以下-300mm区间内,吹氧2-3s后手动关闭氧气;将氧枪抬至等候点位置后正常出钢。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氧气射流可有效破坏炉渣的泡沫化现象,使渣中气体得以排出,渣面自然下降,从而快速达到渣面平稳的状态,保证快速出钢,并可减少钢水温降,缩短冶炼时间,减轻高温钢水对转炉炉衬的侵蚀,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转炉产量。

    一种转炉一炉同时冶炼两罐不同钢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179147.2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一炉同时冶炼两罐不同钢种的方法,1.转炉装炉;2.第一罐出钢前冶炼,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高的进行终点碳含量控制;磷、硫含量按照两个钢种中最低要求进行控制;3.第一罐出钢,合金元素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高的成分要求在第一罐钢水罐中补充加入合金;第一罐出钢后采用滑板挡渣进行截断钢流;4.第一罐出钢结束后,将转炉旋转至吹氧位置,二次吹氧冶炼,采取低枪位的方式吹氧,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低的进行终点碳含量控制;5.第二罐出钢,合金元素按照两个钢种中碳含量低的成分要求在第二罐钢水罐中补充加入合金,出钢采用下渣检测和滑板挡渣的方法。本发明使转炉容积大于钢水罐容积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生产。

    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50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310388375.5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冷轧汽车板夹杂缺陷率的方法,钢水进入RH炉涮管,转炉中加入钢水250‑270t,废钢0‑20t;加入挡渣镖,当挡渣镖挡上后抬炉;出钢结束后,加入改质剂,钢水进RH炉后,测温定氧;RH炉处理 [O]初始、氩站[C]满足初始[O] (ppm) ≥氩站[C](ppm) + 200,进行自然脱碳;浇钢时,将连铸机塞棒吹氩流量设定为2‑6L/min,上水口吹氩流量设定为3‑7L/min;钢水罐剩钢7~10吨时停浇。利用本发明方法,实验10个浇次,共60罐钢,每个浇次冷轧夹杂缺陷率控制在0.35%以下,平均0.29%,汽车板的质量及成材率得到极大提高。

    一种LF工序折罐钢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88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310386061.1

    申请日:2013-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F工序折罐钢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折罐钢水折罐前温度控制要求大于钢种液相线90‑120℃;折罐前向折罐钢水表面加入碳化稻壳;在折罐前将接收罐底吹氩打开,向接收罐内加入碳化稻壳;折罐过程中,钢水注流要远离接收罐水口500‑900mm;折罐钢水罐距接收罐高度控制在1000mm以内;折罐进入LF炉处理,钢水处理前期造渣材料以预熔精炼渣为主,渣料加入以少量、多批次为原则;在LF炉升温前5‑8min采用415V及以下低电压操作。优点是:折罐钢水吹开情况正常,钢水温度保持在液相线50℃以上,适宜LF处理,成分均能满足要求,避免了尤其以N成分为标志的成分超标现象。

    一种利用RH精炼炉脱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66400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61471.0

    申请日:2014-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RH精炼炉脱磷的方法,针对氩站磷含量大于0.010%小于等于0.015%的罐次,利用RH精炼炉进行脱磷处理,处理后磷含量小于等于0.010%,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把钢水搬到RH精炼炉,钢水顶升到位后,测温定氧,启泵抽真空;2)根据氩站磷含量加入石灰及助熔渣;3)循环3~6min后,根据进站定氧值确定吹氧量;4)吹氧结束,钢水循环2~4min后,测温定氧取脱碳初始样,随后进行常规的深脱碳、合金化的精炼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技术方案,实现了脱磷,保证了产品质量,避免改变工艺路线或改钢的发生。

    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52920B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110240515.5

    申请日:2011-0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内衬工作面浸蚀厚度的测量方法,制作一由拐尺、前臂、后臂及支撑杆组成的“F”形测量杆,用确定的拐尺长度H、前臂长度R及后臂长度r的测量杆先测出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h,并建立模型;再通过转炉内衬工作面实际浸蚀情况测量,得到测量杆后臂末端距炉前平台地面的垂直距离y;将R、r、H、h、y值代入计算公式,即可得到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浸蚀厚度值。本发明测量杆可在高温状态下快速检测出转炉内衬工作层实际厚度,掌握内衬工作层实际蚀损情况,检测速度快,测量结果准确,无需添置设备,可完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有利于提高转炉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