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8818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6227.5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当存在这样的电流相位时,控制装置设定具有位于第一与第二电流相位(Θ1、Θ2)之间的中间相位(Θm)的中间电流向量(Im):在该相位上,磁阻转矩在第一电流向量(I1)的第一电流相位(Θ1)与第二电流向量(I2)的第二电流相位(Θ2)之间最大,在第一电流向量上尚未叠加电流脉冲,第二电流向量是通过增加d轴电流以及减小q轴电流来获取的。中间电流向量(Im)被设定为大于在向量轨迹沿直线从所述第一电流向量(I1)变化到第二电流向量(I2)的情况下位于中间相位(Θm)上的假想电流向量(Ima)。通过按照I1、Im和I2的顺序更改电流向量和按照Im和I1的顺序返回电流向量来产生电流脉冲。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618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180075140.X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田英治
IPC: H02K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044 , H02K9/19 , H02K11/042 , H02K19/12 , H02K1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用转子,卷装有线圈并且具备经由引线而与线圈连接的二极管等电子设备,该旋转电机用转子抑制由离心力的作用而产生线圈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不良等这一情况。旋转电机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固定于轴并卷绕有线圈的转子芯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主体和端子部,该主体以与转子芯一起旋转的方式且以不与轴平行的姿势设置并具有整流功能,所述端子部与该主体电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出的引线与所述端子部连接。电子设备的端子部与引线的连接部在转子芯的径向上设于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内径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376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80025330.9
申请日:2008-07-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2766 , H02K1/32 , H02K9/19
Abstract: 旋转电机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轴(58);转子(10),其包括可容纳永磁铁(31)的容纳孔(24A)和容纳在容纳孔(24A)内的永磁铁(31),并固定设置在轴(58)上;定子,其与转子(10)相对并具有线圈;端板(29),其设置在转子(10)的轴向端部上;冷却介质通道(43),其形成在端板(29)上,并经由永磁铁(31)的轴向端部,冷却介质能够在该冷却介质通道(43)中流通;排出孔(44),其相对于冷却对象部R位于转子(10)的径向内侧,并且与冷却介质通道(43)连通并能够排出冷却介质,其中冷却对象部(R)相对于永磁铁(31)的内径方向端部(P1)位于转子(10)的外周侧,并包含永磁铁(31)。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52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780004175.8
申请日:2007-01-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83 , H01M2/1094 , H01M10/02 , H01M10/0418 , H01M10/0481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2300/0065
Abstract: 一种电极叠层体,包括:层叠的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设置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之间的电解质层(27)。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负极活性材料层(28)和电解质层(27)中形成有在正极活性材料层(26)和负极活性材料层(28)的层叠方向上贯穿的通孔(32)。该电极叠层体还包括:插入孔(32)中的用于整体性保持正极活性材料层(26)、负极活性材料层(28)和电解质层(27)的螺栓(35)。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提供能够有效地防止正极、负极与电解质间界面移位的电极叠层体和双极性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21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880008507.4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03 , B60L2210/14 , H02K1/2746 , H02K21/046 , H02K21/16 , H02P2201/09 , Y02T10/641 , Y02T10/642 , Y02T10/7005 , Y02T10/7225
Abstract: 电动机(10)具有通过在励磁绕组(50)中流过励磁电流而形成的励磁极。升压变换器(120)对蓄电池(B)的输出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将其输出到电源线(107)和接地线(105)之间。励磁绕组(50)电连接在蓄电池(B)和电源线(107)之间的电流路径上,构成使得两端施加有通过开关元件(Q1)进行开关的电压。控制装置(100)对开关元件(Q1)和与励磁绕组(50)并联连接的开关元件(Q3)进行开关控制,由此控制励磁电流来调整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通密度,并将蓄电池(B)的输出电压变换为基于电压指令值的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785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290.4
申请日:2009-03-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旋转电机中,在使定子绕组为集中绕组的情况下,能够不减少定子产生的基波磁通而减少磁动势谐波,从而谋求提高性能。旋转电机(10)包括转子(18)、和在转子(18)的轴向两侧或径向两侧隔着转子(18)相对的两个定子(14、16)。在各定子(14、16)的周向上的多处设置的定子绕组(22)为集中绕组。在轴向或径向上,两定子(14、16)彼此相同相的定子绕组(22)产生的磁通的方向为相互反向。两定子(14、16)彼此相同相的定子绕组(22)在周向上相互错开180度的电角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219152A
公开(公告)日:1999-06-09
申请号:CN97194207.2
申请日:1997-04-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宫谷孝夫 , 多贺善明 , 川端康己 , 永松茂隆 , 山田英治 , 三浦彻也 , 金森彰彦 , 松桥繁 , 多贺丰 , 藤隆地 , 小出训 , 浦野広晓 , 赤尾宪彦 , 小暮喜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W20/40 , B60K1/02 , B60K6/22 , B60K6/448 , B60K6/543 , B60K2006/262 , B60L11/123 , B60L11/14 , B60L15/20 , B60L2210/40 , B60L2220/14 , B60L2220/52 , B60L2240/421 , B60L2240/423 , B60L2240/429 , B60L2240/441 , B60L2240/443 , B60L2240/445 , B60W10/02 , B60W10/06 , B60W10/08 , B60W10/10 , B60W10/26 , B60W20/00 , B60W2510/244 , B60W2710/0616 , B60W2710/065 , B60W2710/0666 , Y02T10/56 , Y02T10/6217 , Y02T10/6243 , Y02T10/6286 , Y02T10/641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77 , Y02T10/7241 , Y02T10/7275 , Y10S903/903 , Y10S903/905 , Y10S903/906 , Y10S903/909 , Y10S903/914 , Y10S903/918 , Y10S903/945 , Y10S903/946 , Y10S903/951
Abstract: 一种动力输出设备(20)包括一台发动机(50);一台离合器电动机(30),其具有转子(31和33),分别与一个曲轴(56)和一个驱动轴(22)连接;一台辅助电动机(40),附于一个转子旋转轴(38);第一离合器(45),以使转子旋转轴(38)与曲轴(56)连接和脱开;第二离合器(46),以使转子旋转轴(38)与驱动轴(22)连接和脱开;以及一个控制器(80),以控制电动机(30和40)。控制器(80)按照发动机(50)和驱动轴(22)的状态来操作离合器(45和46),并且改变转子旋转轴(38)的连接,以便使发动机(50)输出的动力能够由电动机(30和40)有效地转换,并且输出到驱动轴(22)。
-
公开(公告)号:CN1154680A
公开(公告)日:1997-07-16
申请号:CN96190530.1
申请日:1996-05-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将具有两者都能相对旋转的外转子及内转子并进行驱动运行或再生运行的离合式电动机30设置在原动机50的输出轴上,通过驱动轴22A将离合式电动机30的输出传送到前轮26、28。另一方面,将助力电动机40直接联结于将动力传送到后轮27、29的驱动轴22B。离合式电动机30能通过滑动旋转将原动机50的一部分能量再生。在利用再生后能量的至少一部分或电池94蓄存的能量使助力电动机40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将转矩输出到2个轴上,构成所谓的四轮驱动。也可以利用助力电动机40进行再生,使离合式电动机30增速驱动运行.在代替采用离合式电动机分配原动机动力的结构而采用行星齿轮机构120及电动机MG1、MG2的结构中,由行星齿轮机构120分配动力,并将动力从行星齿轮机构120的输出传送到1个轴,而由电动机MG2传送到另1个轴,进行四轮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91028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11353155.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将搭载于车辆的马达和驱动该马达的逆变器高效地冷却。冷却装置将搭载于车辆的马达和驱动该马达的逆变器冷却。更详细而言,冷却装置包括共用流路、第1流路、第2流路以及分配构造,所述共用流路供冷却液流动。第1流路配置为自共用流路分支,将逆变器和马达的定子冷却。第2流路配置为自共用流路分支,相对于第1流路独立,将马达的转子冷却。分配构造构成为将冷却液分配到第1流路和第2流路,并且使冷却液中的被分配到第1流路的第1冷却液和冷却液中的被分配到第2流路的第2冷却液的分配比率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3491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80016975.2
申请日:2012-04-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定子(12)具有定子芯(26)和缠绕在定子芯(26)或者定子(12)的齿(30)上的定子绕组(28u、28v、28w)。转子(14)具有:转子芯(16);缠绕在转子芯(16)或者转子(14)的齿(19)上的绕组(42n、42s);和布置于在周向方向上相邻的两个转子齿(19)之间的磁性辅极(48)。转子(14)进一步具有二极管(21n、21s),该二极管(21n、21s)是磁特性调整部,该磁特性调整部使得由于在转子绕组(42n、42s)中产生的电动势而出现在齿(19)中的磁特性在转子芯(16)的周向方向上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