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89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296284.7
申请日:2024-03-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控制装置、氨发动机系统及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废气氧浓度;若第一废气氧浓度与当前第一工况对应的第一标准氧浓度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预设浓度差,调节前置氨喷射器喷入第一进气管道的喷射量。本发明中,在增压空气冷却器前设置喷射器,有利于加长氨燃料的流动路径,通过预先混合可以提升进气歧管内混合气体均匀性,使氨在进入气缸前可以得到充分混合,有利于满足发动机的实际工况需求,提高发动机可靠性和工况变动响应性;另外,基于当前的第一工况,根据废气管道内的氧浓度调节前置氨喷射器的喷射量,可以提高氨的燃烧效率,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1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56882.8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活塞参数标记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遍历设计参数集合中的各项设计参数组合,并对发动机仿真模型修正同时进行仿真试验,得到目标仿真参数集合,遍历完成后,对目标仿真参数集合中各项元素进行排序,基于各个名次对应的权重值以及该元素本身对应的权重值,计算得到目标仿真参数集合的整体评分,选择整体评分最高的X个发动机仿真模型作为候选发动机仿真模型,在对候选发动机仿真模型再次进行修正后,进行活塞CAE热负荷计算,得到候选发动机仿真模型的热负荷评分,将总评分最高的修正后的候选发动机仿真模型的活塞以及缸盖的标定参数作为数据进行输出。使得活塞和缸盖的标定过程配合滚流进气形式,组织缸内流动,进一步降低发动机气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54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27401.0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燃烧装置及活塞的设计方法,包括缸盖、与缸盖配合的缸体以及位于缸体内的活塞;缸盖包括进气门设置区和排气门设置区;活塞靠近缸盖的一面包括第一凹面和与第一凹面相邻的挤流面,挤流面包括与进气门设置区对应的第一挤流面和与排气门设置区对应的第二挤流面;第一凹面与缸盖之间形成燃烧室;第二挤流面包括导流凹槽,导流凹槽包括两个第一槽口,两个第一槽口朝向燃烧室设置,且导流凹槽的两个第一槽口关于活塞的第一中心线呈对称设置,第一中心线与进气门设置区和排气门设置区的分界线垂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以混合气流动“失稳”得到改善,燃烧更加稳定,循环变动降低,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1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1711417314.1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混合装置,包括连通进气管和燃烧室的EGR混合管,EGR混合管的进气管入口段设置EGR混合腔,EGR混合管的侧壁开设连通EGR混合腔的废气进口;EGR混合腔内架撑有混合腔支架,混合腔支架上架撑有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的进气阀片;进气阀片包括由进气管中进气推动闭合的第一闭合侧,和由废气进口的进气推动张开的第二张开侧。新鲜空气和废气在EGR混合腔内进行混合,由混合腔支架上的进气阀片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或开启,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时,避免进气管中气压大于废气进口的气压造成的回流,简化了EGR管路的进气结构,利用新鲜空气和废气的压差进行废气进口的封堵,EGR管路的压阻较小,提高了EGR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57445.3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气发动机点火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属于车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发动机的实时进气压力值和目标进气压力值,据此判断发动机是否处于瞬态工况;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工况的瞬态降负荷状态时,进行失火检测;若存在气缸失火现象,则在各个气缸中,确定失火气缸和非失火气缸;基于第一点火控制策略,确定失火气缸对应的目标点火能量;基于第二点火控制策略,确定非失火气缸对应的目标点火能量;基于气缸对应的目标点火能量,对气缸进行点火能量提升,并减小废气再循环阀的开度。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当发动机处于瞬态工况时,可对气缸进行针对性的点火控制,促使燃料燃烧稳定,以提高发动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18153.1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氨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气供应装置,氢气供应装置利用氨发动机的废气热量将液氨制备成氢气并提供至氨发动机;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氢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的标定喷射量;获取氨发动机的水温值,并根据水温值对标定喷射量进行修正得到基准喷射量;获取氢气供应装置中氢气的储存容量,并根据储存容量和基准喷射量,调整氢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的目标喷射量;控制氢气供应装置按照目标喷射量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氨发动机缸内的燃烧速率,改善氨发动机缸内燃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柴油的油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418153.1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氨发动机系统包括氢气供应装置,氢气供应装置利用氨发动机的废气热量将液氨制备成氢气并提供至氨发动机;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氢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的标定喷射量;获取氨发动机的水温值,并根据水温值对标定喷射量进行修正得到基准喷射量;获取氢气供应装置中氢气的储存容量,并根据储存容量和基准喷射量,调整氢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的目标喷射量;控制氢气供应装置按照目标喷射量向氨发动机喷射氢气。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升氨发动机缸内的燃烧速率,改善氨发动机缸内燃烧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可以减少柴油的油耗,进而减少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36500.9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门的配气结构、设计方法及发动机。配气结构包括凸轮、气门限位槽和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凸轮与气门限位槽连接,限位槽连接结构用于将气门限位槽与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固定连接;其中气门限位槽用于当凸轮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时,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气门用于当气门限位槽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时,处于上下运动状态。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凸轮上设计气门限位槽,并在气门上设计限位槽连接结构,使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可以直接与气门限位槽连接。如此,凸轮在运动时带动气门限位槽及气门运动,来实现气门的开启与关闭,并且在气门与气门限位槽连接的情况下,不再会存在由于凸轮的运动加速度过快,导致气门飞脱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236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64835.6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确定活塞设计参数的方法和装置,在本申请构建气体发动机的燃烧室仿真模型并进行气体燃烧仿真后,获得仿真过程中活塞顶部的各测试点的压力变化曲线;基于测试点的压力变化曲线,确定气体发动机的爆震评价值;如果存在超过设定阈值范围的爆震评价值,调整燃烧室仿真模型的点火提前角,并重新进行气体燃烧仿真;如果不存在超过设定阈值范围的爆震评价值,获得气体燃烧仿真中的平均湍动能比值,火花塞模型设定范围内的气体平均流动速度以及目标温度等值面的变化图;基于平均湍动能比值、气体平均流动速度以及目标温度等值面的变化图,确定气体发动机中活塞的目标设计参数。本申请的方案能够较为合理地确定出活塞适合的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0906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29880.2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排气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发动机,其中,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路、EGR管路和涡前管路。第一排气管路沿第一方向设置,EGR管路沿第二方向设置,且EGR管路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气管路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θ1小于60°。涡前管路与EGR管路和第一排气管路位于第一平面,涡前管路沿第三方向设置,涡前管路与EGR管路相连通,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θ2小于或等于90°,涡前管路的截面直径D为第一排气管路直径H的0.2~1倍。本发明所述的排气管,可保障排气管具有较高的EGR率,也可使得排气脉冲利用的更充分,涡前流量与EGR率分配更合理,从而满足不同用途发动机对涡前流量和EGR率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