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6544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74935.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推压机构和空气采集机构,所述空气采集机构包括湿度传感器、抽气扇和吹流扇,所述推压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抽气扇和所述吹流扇,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同时驱动所述抽气扇和所述吹流扇转动,所述抽气扇用于抽入空气,所述吹流扇用于将抽入的空气吹向所述湿度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装置,仅通过一个电机传动能够同时驱动所述抽气扇和所述吹流扇转动,使得所述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出抽入的空气的湿度,该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数据采集装置结构巧妙,操作灵活,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9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34452.1
申请日:2022-08-0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勘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深埋长大隧道岩爆评估可视化方法。通过建立具有隧址区三维地质模型和隧道模型的BIM模型,对BIM模型进行地应力反演,得到隧址区的三维地应力分布,输入到所述BIM模型,划分高地应力区,按照预设长度分段对BIM模型进行潜在岩爆区段划分和岩爆等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更改该分段内BIM模型的图元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最后对所述BIM模型开展隧道开挖数值模拟,结合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开挖方式提出建议。本发明实现了对隧道数据和岩爆评估信息的存储,还实现了岩爆评估结果的可视化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51674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24850.0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的无人机飞行轨迹规划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无人机飞行,同步获取地表高程信息;S2、确定无人机航点,将位移分段;S3、飞行过程中,保持无人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率最小化;S4、飞行完成后,通过采集数据求解并获得无人机飞行轨迹;S5、调整飞行轨迹的高程为h;S6、启动无人机并以高程h飞行,同步获取瞬变电磁信号;该方法能够减少因地表起伏引起的瞬变电磁信号衰减问题,确保无人机以平滑稳定的姿态进行数据采集,提高探测精度和勘探深度,提高了数据采集质量,确保物探资料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10377891.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对岩石试样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采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瞬时冻融损伤变量;采用单轴蠕变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根据胡克体、卡尔文体,非线性粘塑性体、摩尔库伦体、瞬时冻融损伤变量和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构建引入冻融的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采用Laplace及Laplace逆变换对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求特解,得到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2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0825.8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尹小康 , 曹云勇 , 魏栋华 , 赵思为 , 张广泽 , 冯涛 , 刘康 , 甄大勇 , 徐正宣 , 王哲威 , 林之恒 , 欧阳吉 , 伊小娟 , 李朝辉 , 谢荣强 , 张羽军 , 王朋 , 刘建国 , 丁浩江 , 宋章 , 王彦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航空电磁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航空瞬变电磁电导率‑深度成像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根据实际情况预先模拟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电磁响应查询数据库,再将探测到的电磁响应数据在“库”中进行搜索,无需像反演一样进行多次迭代计算,使得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可以进行快速成像,并快速获得初步成像结果及反演初始模型,为无地质资料区域提供初步地质推断资料且可为反演流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模型,弥补了当今无人机半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数据电导率‑深度快速成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4711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619455.4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徐正宣 , 张广泽 , 林之恒 , 冯涛 , 宋章 , 王哲威 , 欧阳吉 , 伊小娟 , 曹云勇 , 尹小康 , 刘建国 , 王彦东 , 周学军 , 孟少伟 , 刘志军 , 谢荣强 , 袁东
IPC: G01V3/165
Abstract: 基于航空电磁法铁路隧道三维选线方法,以有效对铁路隧道位置进行优化,使隧道整体在相对完整的岩体里穿越。包括如下步骤:按照预设隧洞的标高提取预设隧道电阻率平面图;在航空电磁法电阻率三维数据宽度范围内,整体将调整前隧道平面线位调入电阻率值相对高值段,形成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按照调整前隧道平面线位提取调整前隧道纵向线位形成调整前预设隧道电阻率纵向断面图,按照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提取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形成调整后预设隧道电阻率纵向断面图;统计调整前隧道纵向线位穿越电阻率值高值段长度L1和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穿越电阻率值高值段长度L2,若L2>L1,则将该调整后隧道平面线位、调整后隧道纵向线位确定为预设隧道的优化选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401484.6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8/2411 , G06F18/213 , G06F18/24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岩大变形快速判识方法及设备,能够通过训练好的SVM模型进行定性判识,应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和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判据的准确性和效率;再通过获取的变形数据初判和详判待判识岩体的变形可能性及变形等级,节约了大量人工工作量,提高了现场地质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74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1053964.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15/00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C11/00 , G01C11/04 , G01S17/88 , G01S17/89 , G01S17/90 ,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地质调绘领域,特别是一种复杂艰险山区不良地质数字调绘方法、平台及设备。本发明通过遥感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复杂山区不良地质数字调绘技术体系,解决了复杂艰险山区常规勘察手段困难、调绘盲区多、人工作业难度大、效率低下、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可视化等问题,确保了复杂艰险山区不良地质调绘安全、高效、全面的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5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94838.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谢毅 , 冯涛 , 袁东 , 林之恒 , 张广泽 , 李杨 , 徐正宣 , 杨科 , 朱瑞扩 , 韩宝华 , 王哲威 , 伊小娟 , 赵思为 , 尹小康 , 张营旭 , 贺建军 , 张小林 , 柴春阳 , 孟少伟 , 于振江
IPC: G06F18/2415 , G06F17/16 , G06F17/10 , G06Q50/08 ,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高地应力岩爆或大变形易发等级确定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S1.选择评估因子;S2.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因子的权重;S3.确定评估因子不同类别的分值范围;S4.将各评估因子的不同类别进行组合,将每次组合的类别对应的分值范围进行加和,得到不同组合下易发性预测值范围;S5.统计不同组合下形易发性预测值范围与易发性等级之间的关系,确定二者之间最优的对应关系,并计算不同的易发性等级在易发性预测值范围内的概率;S6.将计算的概率,按照概率等级标准,确定易发等级。解决了在隧道选线、勘察、设计和施工建设过程中未考虑岩爆或者大变形的影响,导致隧道的安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46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053964.8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C15/00 ,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1C11/00 , G01C11/04 , G01S17/88 , G01S17/89 , G01S17/90 , G01S13/9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工程地质调绘领域,特别是一种复杂艰险山区不良地质数字调绘方法、平台及设备。本发明通过遥感技术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复杂山区不良地质数字调绘技术体系,解决了复杂艰险山区常规勘察手段困难、调绘盲区多、人工作业难度大、效率低下、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可视化等问题,确保了复杂艰险山区不良地质调绘安全、高效、全面的完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