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纳增材的仿生表面微织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53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8974.6

    申请日:2025-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纳增材的仿生表面微织构设计方法,所属领域为仿生微纳陶瓷织构领域,包括:基于仿生原理和常见形状构建最优特征参数的鱼鳞型表面微织构模型;将所述最优特征参数的鱼鳞型表面微织构模型导入至切片软件中,生成指导打印的精确数据后进行打印,获得陶瓷件;基于所述精确数据打印陶瓷件模型,对所述陶瓷件模型进行脱脂烧结处理,获得不同烧结时间下的表面粗糙度,基于所述表面粗糙度确定最佳烧结时间;基于所述最佳烧结时间对所述陶瓷件进行烧结,获得鱼鳞形微织构。本发明采用微纳陶瓷3D打印技术,基于仿生概念和常见几何形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鱼鳞形微织构以增强摩擦副的润滑性能。

    快速去除抛光液中大颗粒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950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1293.X

    申请日:2024-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去除抛光液中大颗粒粉体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取具有一定粒径跨度的抛光粉配置抛光液,并静置;在抛光液静置的时间段内,间隔一定时间于抛光液的悬浮层中取出部分悬浮溶液,并稀释,使被取出的悬浮溶液的浓度满足检测吸光度仪器的测试量程;检测被取出且稀释后的悬浮溶液的吸光度与选取时间的变化关系,并根据其变化关系选择合适的时间点位,对抛光液进行上下分液,保留上层抛光液,并去除下层抛光液。如此,通过去除抛光液中的下层分液以实现抛光液中大颗粒粉体的去除,使得抛光液中的粒径更加集中,提高抛光液的稳定性以及优化抛光效果。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快速、科学、低成本、高效率的优点。

    一种电主轴冷却套拓扑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465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721520.6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主轴冷却套液冷流道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其步骤为:步骤1、二维平面流道拓扑优化设计,考虑冷却工质的重力,控制流体通道体积分数,基于流‑热耦合拓扑优化设计技术,获得二维平面设计域中流道分布形态;步骤2、三维电主轴冷却套构建,提取二维流道轮廓分布曲线,拉伸建模得到平面液冷板,继而将液冷板以中面为基准面弯曲360°获得三维圆柱状电主轴冷却套流道结构。本发明所提出计入冷却工质重力和控制液冷流道体积分数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所设计的电主轴冷却套性能优良,特别是在均温性、最高温度和压降控制上,表现出优越的性能。

    一种程控放大电路和电子设备及增益补偿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80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23795.3

    申请日:2024-12-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程控放大电路和电子设备及增益补偿确定方法,包括:控制模块和放大模块;放大模块包括多个放大级,每个放大级包括至少一个放大器以及为放大器设置的放大档位,通过设置不同放大档位使所述多个放大级组合形成多种级联放大级;通过级联放大级的输出端输出最终增益信号。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程控放大电路增益补偿的确定方法,通过不同的增益模式,获取放大级的实际增益,再根据放大级对应的预设增益,确定放大级的校正因子,最后,根据级联放大级包含的放大级的校正因子,确定级联放大级对应的校正系数。本申请能有效对放大电路的增益进行校正,并且电路复杂度低,所采用器件成本低。

    一种双转子关节电机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8775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6052.8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转子关节电机,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包括:基座组件,含主轴、主轴端座、固定齿座,一端有编码电路板,中间设驱动电路板;输出组件,由输出齿座和带磁环的输出端盖相连,主轴端座在输出齿座内;中间轴组件,含中间齿座及内侧中间齿部;一对核心电机组件套在主轴上,包括有容置槽和插接轴的转子、套在插接轴上的定子、在定子外围且有环形槽的柔轮,柔轮齿部与固定齿座、中间齿座、输出齿座的齿啮合,定子外围有与柔轮环形槽配合的滚子。本发明的关节电机采用双转子与谐波减速器结构,双转子反向等速运行,抵消惯性力矩,减小转子运动对输出运动的影响。

    一种波长复用聚焦调控器件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7211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45599.9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长复用聚焦调控器件及其实现方法,该器件包括电压可调的光学谐振腔、第一介质超表面层和第二介质超表面层;其中,电压可调的光学谐振腔包括依次设置的玻璃基板、金属超表面、液晶层、金属超表面、玻璃基板,通过在光学谐振腔的不同区域施加电压,形成不同的编码模式;超表面层包括硅微米柱结构、介质衬底,采用衍射神经网络模拟多波长入射光衍射过程,并计算双层超表面层的相位分布;整体通过动态调整外加电压改变液晶层的幅值分布,实现光束聚焦点位置的连续扫描。解决了传统的聚焦调控器件在调控精度和响应速度方面存在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器件具有设计灵活、体积小、易集成、易加工等特点,提供了更高效、灵活的波束调控方法。

    一种AVP条件下共享停车供需匹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857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210187624.3

    申请日:2022-02-28

    Inventor: 何胜学 崔允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VP条件下共享停车供需匹配方法,包括:在停车需求时间和泊位供给时间的始末时刻利用AVP移动车辆以减少移车次数,并以上述时刻为断点分割共享停车供需时间;在时段分割的基础上,以最少的AVP移车次数最大化满足共享停车需求为优化目标,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将配对方案视为蚂蚁觅食轨迹,时段配对视为轨迹点,结合随机探索和深度探索两种策略确定蚂蚁觅食路线上各轨迹点对应的具体配对;将配对方案的移车次数视为蚂蚁觅食轨迹的长度,结合改进蚁群算法,求解得到停车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以最少的AVP移车次数最大化满足共享停车需求,同时提高泊位利用率,降低用车成本以及事故发生率。

    一种用于向制冷机内定量充入污染气源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691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62186.9

    申请日:2024-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制冷机内定量充入污染气源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主干管道两侧分别连接三级送气回路和三级进气回路;各级送气回路由气瓶、调压阀和开关阀依次连接组成,三级进气回路中一路包含真空计,一路包含压力传感器,另外一路通向外界环境。本发明中向制冷机内定量充入污染气源的方法中首先将制冷机抽至真空,然后在真空计与开关阀共同控制下,向制冷机内充入一种或多种污染气源,再在压力传感器与开关阀共同控制下,向制冷机内充入氦气;最后经双重开关阀将气体由制冷机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一种或多种污染气体混合定量加注,具有简单高效,适用范围广,精度高的优点。

    一种石墨相氮化碳/金属氮化物复合催化材料的微波熔融盐合成方法及其光催化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2235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0438203.8

    申请日:2023-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相氮化碳/金属氮化物复合催化材料的微波熔融盐合成方法及其光催化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将熔融盐、石墨相氮化碳前驱体、金属氮化物前驱体混合,进行微波熔融盐合成反应,得到复合催化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微波熔融盐合成方法,具有简单、环保、高效等优点。同时,由于采用了微波加热方式,可以实现快速、均匀加热,并且可以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从而得到粒径均一、结晶度高、表面活性位点多的石墨相氮化碳/金属氮化物复合催化材料。在光催化反应中,该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电导率,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产生、跨界面传输和分离,提升了催化反应动力学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