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步行机器人的手足结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780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029978.6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步行机器人的手足结合装置,该装置作为机械手抓取物体时,在电机对主动推杆的驱动下,三个指节能够依次和物体的上部、中部和下部贴合,实现对物体的夹持和包裹,欠驱动结构的手指抓持组件能够自适应的抓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升降盘通过轴向运动改变交接点位置,能够改变三个手指抓持组件之间包络空间的大小,使该机器人在抓取物体时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作为支腿支撑到地面时,腕关节驱动机构作为腿的上部支撑并能驱动手指机构转动调整作业时的姿态,丝杠的下端能和地面接触作为支腿的脚,通过向下调节升降调节盘并向外驱动展开手指抓持组件,使第三指关节和地面接触完成辅助支撑,提升了机器人的作业能力。

    一种基于水平拉簧的恒值准零刚度隔振结构及调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509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75179.7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拉簧的恒值准零刚度隔振结构及调试方法,包括垂直弹簧,垂直弹簧设置在竖直弹簧导向杆上,所述竖直弹簧导向杆上活动设有竖直导向机构,竖直导向机构上设有载重机构;所述竖直导向机构的两侧对称设有负刚度结构,负刚度结构包括斜杆和水平拉伸弹簧,斜杆的一端与竖直导向机构相铰接,斜杆的另一端与水平导向机构相铰接,水平导向机构与支架活动连接,两个水平导向机构通过水平拉伸弹簧相连接。本发明可以获得恒值准零刚度的低频隔振特性,解决传统准零刚度隔振器存在三次非线性刚度在大幅值激励下低频隔振失效且无法承受变质量载荷隔振的问题,采用拉伸弹簧可以降低摩擦阻力获得更低实际应用的起始隔振频率。

    基于知识驱动的功能变更传播路径和工作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670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911366085.4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功能变更传播路径和工作量预测方法,其步骤为:首先,从功能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建立功能变更传播预测信息模型,并确定变更传播潜在路径,找出所有潜在的受影响功能,逐条比较变更功能的变更知识和受影响功能的知识的相似性;其次,分别建立来自功能分解模型的变更传播树和来自功能接口模型的变更传播树,并计算变更传播可能性和变更传播带来的额外复杂性和工作量;最后,根据额外复杂性和工作量制定具体的设计计划,对产品研发进度进行有效管理。本发明结合BZT复杂性评价方法,帮助工程师改善现有的研发计划,保证研发进度,改善基于产品组件的工程变更传播预测方法工作量巨大、输入主观性强和通用性低的问题。

    基于数字孪生的立磨机多场耦合系统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15649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1052276.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立磨机多场耦合系统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利用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立磨机的数字孪生模型,并利用颗粒‑流体‑温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计算数字孪生模型的性能参数,与实验测定的立磨机的实际性能参数进行对比并修改数字孪生模型;其次,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工艺参数化设计,确定工艺优化参数与目标函数,采用实验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内选取初始样本点,并利用颗粒‑流体‑温度多物理场耦合仿真方法计算样本点的响应值;最后,利用样本点和响应值构建代理模型,采用遗传算法GA对代理模型进行更新与寻优,得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高效的优化设计方法,节约设计成本、降低排放,提高大型立磨机的生成效率。

    轴向调整摆动支点改变包络空间的欠驱动手指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002340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029827.0

    申请日:202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向调整摆动支点改变包络空间的欠驱动手指机构,手指抓持组件由三个活动的指接和主动推杆连接形成的欠驱动结构,抓取时,在电机对主动推杆的驱动下,三个指节能够依次和物体的上部、中部、下部贴合,实现对物体的夹持和包裹,该欠驱动结构的手指抓持组件能够自适应的抓取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体,灵活性高并且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成本低;本发明包络空间调节组件的丝杠能够驱动升降调节盘上下移动,因此升降推杆外端的长铰耳作为铰接点能够轴向的改变位置,来改变第一指节径向的支点位置,从而改变三个手指抓持组件之间包络空间的大小,使该欠驱动手指机构在抓取物体时的自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强。

    一种智能产线可试验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65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1406959.4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产线可试验数字孪生体建模方法,首先,利用数字化建模软件建立智能产线中设备的三维模型,并导入数字化产线仿真软件中得到智能虚拟产线;其次,规划设备的运动路径,对智能虚拟产线进行仿真,得到仿真节拍,直至遍历所有的运动路径,导出仿真节拍最小的运动路径以构建与智能虚拟产线相同的智能物理产线;最后,根据智能虚拟产线的仿真过程设置PLC控制逻辑方案,以驱动智能虚拟产线的设备进行生产动作仿真;使智能物理产线与智能虚拟产线的生产动作保持一致,完成智能产线可试验数字孪生体的构建。本发明通过运行智能虚拟产线能够实时反映智能物理产线的关键信息和运行数据,减少了产线搭建及调试时间,节约项目周期和成本。

    基于知识驱动的功能变更传播路径和工作量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267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66085.4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知识驱动的功能变更传播路径和工作量预测方法,其步骤为:首先,从功能和知识的角度出发,建立功能变更传播预测信息模型,并确定变更传播潜在路径,找出所有潜在的受影响功能,逐条比较变更功能的变更知识和受影响功能的知识的相似性;其次,分别建立来自功能分解模型的变更传播树和来自功能接口模型的变更传播树,并计算变更传播可能性和变更传播带来的额外复杂性和工作量;最后,根据额外复杂性和工作量制定具体的设计计划,对产品研发进度进行有效管理。本发明结合BZT复杂性评价方法,帮助工程师改善现有的研发计划,保证研发进度,改善基于产品组件的工程变更传播预测方法工作量巨大、输入主观性强和通用性低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