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气缸盖和发动机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909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5831.2

    申请日:2020-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门,包括涡流发生气门,涡流发生气门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杆部和第一头部;第一头部上开有多个分别可关闭的涡流发生孔,各涡流发生孔沿第一头部的周向布置;涡流发生孔具有预设的旋转角度。上述气门通过涡流发生气门上的涡流发生孔使气流旋转形成涡流,能配合螺旋气道产生强度更大、涡流比更高的螺旋气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螺旋气道产生涡流的方式,能降低对螺旋气道的形状限制,减小螺旋气道的涡流比,提高螺旋气道的流量系数,能减少进气过程中气体的流动损失,利于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气门的气缸盖和应用该气缸盖的发动机。

    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16081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72312.5

    申请日:2020-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的控制方法、发动机及设备,油气分离器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分离器本体和离心式转盘;所述分离器本体具有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内腔体设置在所述外腔体的内部;所述排气管设在所述外腔体的外壁顶部且与所述外腔体连通;所述离心式转盘位于所述内腔体内,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外腔体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内腔体内且与所述离心式转盘的入口连通,所述离心式转盘的出口与所述内腔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油气分离器有利于提高对混合油气的分离。

    一种发电装置以及发动机的飞轮测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33620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1422261.2

    申请日:2017-12-25

    Inventor: 汤海威 黄继轩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电装置及发动机的飞轮测温系统,发电装置包括永磁体和线圈绕组,永磁体设置于发动机的飞轮壳上,线圈绕组设置于发动机的飞轮上,线圈绕组在飞轮壳与飞轮产生相对运动时切割永磁体的磁力线产生电流,以为飞轮测温装置供电。本申请提供的发电装置中,由于线圈绕组在飞轮上均匀分布且重量较轻,因此,不会影响飞轮的运动平衡和运动惯量,并且由于线圈绕组只有在飞轮与飞轮壳产生相对运动时才会切割永磁体的磁力线而产生电流,即发电装置只有在发动机运转的时候才会发电,发动机停止时不发电,因此,能够有效节约能源并延长飞轮测温装置的寿命,且试验准备时间充裕,不会因为贮备时间过长而导致电池电量耗尽而试验失败。

    用于对发动机活塞的动态温度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255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40056.7

    申请日:2017-07-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发动机活塞的动态温度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及方法,该测量装置包括:布置在待测活塞上的测温元件;与测温元件电联接的测温设备;自测温元件引出至测温设备的引线;固定连接至发动机连杆的动支架;设置于油底壳中的靠近油尺管的位置处的静支架;引线两连杆机构,引线两连杆机构包括引线上连杆和引线下连杆,引线上连杆的上端枢转连接至动支架,引线上连杆的下端与引线下连杆的上端枢转连接,引线下连杆的下端枢转连接至静支架。其中,待测活塞形成有用于使引线穿过的引线孔,引线从待测活塞的引线孔中穿出,并依次附接至待测活塞的内腔壁面、发动机连杆、动支架、引线两连杆机构和静支架,并通过油尺管穿出并连接至测温设备。

    一种节温器冷热冲击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4193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68987.7

    申请日:201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节温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温器冷热冲击试验系统,包括:冷热冲击腔室、悬置于其内的节温器、位移传感器和喷水管;热水箱、第一管道、喷水管、冷热冲击腔室以及第二管道构成的热冲击回路,第一管道上串联有热水泵和第一电磁阀,并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冷水箱、第三管道、喷水管、冷热冲击腔室以及第四管道构成的冷冲击回路,第三管道上串联有冷水泵和第二电磁阀,并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交替开启或关闭,以使热冲击回路和冷冲击回路其中的一个开启且另一个关闭。实现了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之间的快速切换,能够精确测量节温器的启闭速率及变化情况。

    喷油器衬套修磨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52545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527144.7

    申请日:2022-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喷油器衬套修磨装置,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定位套、修磨棒和定位销;定位套套设于修磨棒的外壁,定位套用于与喷油器衬套的内孔贴合、且与内孔同轴设置;驱动机构与修磨棒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修磨棒的第二端用于与喷油器安装面接触;定位销安装于修磨棒、且凸出于第二端,定位销用于插入喷油器的喷嘴孔、且与修磨棒同轴设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修磨棒旋转。使用时,将定位套与喷油器衬套的内孔贴合,并将定位销插入喷油器喷嘴孔,保证修磨棒的第二端与喷油器的安装面接触,只需启动驱动机构带动修磨棒旋转,即可对喷油器安装面进行修磨,操作省时省力,提升了修磨的效率。

    一种气体含水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155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01336.0

    申请日:2022-05-09

    Abstract: 本申请共开了一种气体含水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进气管、冷凝器、以及测量器,冷凝器包括冷凝腔;进气管与冷凝腔之间连通,其中,进气管用于导入曲轴箱漏气,冷凝腔用于将曲轴箱漏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成液体;冷凝腔与测量器之间通过水气分离腔连通,其中,水气分离腔用于将液体与气体分离,测量器用于测量液体的体积。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实现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测量曲轴箱漏气的含水量。

    活塞内冷油道冷却效率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089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72261.0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塞内冷油道冷却效率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曲柄连杆机构、加热机构、进油机构、回油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用于与活塞的底部连接,用于驱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加热机构用于设置在活塞顶部,用于对活塞顶部加热;进油机构用于与活塞底部连接,进油机构用于给活塞内部喷射机油,进油机构的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温度传感器;回油机构用于与活塞的内冷油道连通,用于收集从内冷油道中流出的机油,回油机构的回油管路上还设有回油温度传感器和流量计。本发明提供的活塞内冷油道冷却效率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用于解决仅通过检测活塞冷却喷嘴的打靶效率不能真实地获得内冷油道冷却效率的问题。

    一种活塞测温机构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4688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09561.X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活塞测温机构。该活塞测温机构包括:外壳,其设置于连杆上;活塞温度感知模块,其设置于外壳的外侧,用于检测活塞的温度;电源,其设置于外壳内,电源被配置为选择性电连接于活塞温度感知模块。采用这种方式,在初始安装和连杆的加速度未超过预设加速度时,电源没有通电,在连杆的加速度超过预设加速度时,电源通电,通过控制电源上电时间,避免电源过早上电导致电源的电能浪费,实现电源在需要进入测量状态时,电源开始上电,活塞温度感知模块开始工作,以保证发动机的开发具有足够时间进行活塞温度测量。

    一种测温活塞及其热电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10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80898.7

    申请日:2019-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的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温活塞及其热电偶安装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测温活塞,包括活塞本体和热电偶,热电偶包括阳极棒和阴极棒,在形成熔融层时将阳极棒、阴极棒通过熔融层与活塞本体一体化,同时通过熔融层使阳极棒和阴极棒电连接形成热电偶,以使热电偶和活塞本体一体化,保证了活塞本体顶面的完整性,而且提高了热电偶与活塞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整个熔融层会直接接触高温高压的燃气,也就使热电偶的测量端直接接触高温高压燃气,提高了热电偶的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热电偶的损坏概率;而且提高了热电偶位置设置的精准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