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6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811603772.9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冰船接触作用数值计算方法,属于冰区船舶航行性能计算领域。本发明结合近场动力学方法和冰船接触区域识别方法,开展冰船接触过程数值模拟和计算,首先将冰场实体结构离散成一系列冰物质点,并初始化所有冰物质点密度、体积、速度、加速度参数;将需要计算的船体三维模型离散为一系列四边形面元形式;采用冰-船接触区域识别算法进行当前时刻所有冰物质点与船体结构的接触判断以及冰载荷的计算;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计算当前时刻在接触作用下海冰粒子的破碎情况;每个时间步都进行冰船接触区域和近场动力学方法计算海冰破碎,直到到达最大时间步结束计算。本发明应用冰船接触检测方法可以有效进行冰粒子和船体的接触识别,并计算出瞬态冰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8839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574964.5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5/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试验用液压驱动式吊舱推进器。包括吊舱推进器单元,还包括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吊舱推进器单元的螺旋桨驱动为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上安装有L型刚性油管,L型刚性油管通过刚性油管连接头与沿着吊舱支撑杆布置的刚性油管连接,且刚性油管穿过吊舱支撑杆法兰盘,吊舱支撑杆法兰盘上端的刚性油管与万向旋转接头相连,万向旋转接头再连接一段刚性油管,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站和液压马达控制器,液压泵站的出油口与回油口通过柔性油管与最后一段刚性油管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吊舱推进器的开发和研究,具有体积小、稳定好、重量轻、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102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7222.9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反向等推力导管推进器,目的是在转速相等的条件下,螺旋桨正反转时能够产生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的推力,且有较高的推进效率。为了使推进器正反向有相同的进流条件,设计了外平内凸且轴向截面前后对称翼型的导流罩。为了保证螺旋桨正转反转时的推力能相等,应对螺旋桨桨叶进行特殊设计,各半径剖面选用梭形切面,外形为无侧斜、无纵倾的宽叶稍的扇形桨叶,整个螺旋桨布置于导流罩中部。桨毂、毂帽和机舱外形的直径相等,外形均为流行线,毂帽和机舱的端部有相同的外形。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对提高水下机器人的机动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5266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89565.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航行器试验流场测量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托架通过与拖车侧桥相连,位于水下航行器上方位置;水平滑台位于固定托架正下方,通过带动空中转台实现水下航行器的受控横向运动;刻度盘位于大型空中转台的正下方,中心通过轴承连接着电阻滑动指针;轻质滑轨通过螺栓固定于水平滑台下方,调节在轻质滑轨的位置控制水下航行器的纵向移动;位移传感器滑轨底座与支撑杆相连;激光接收器,固定于支撑杆一端,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由激光接收器进行接收,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通过电流传输电缆,将电信号传递给激光角度传感系统。本发明实现位移角度的实时监控,提高了水下航行器流场测试实验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0047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11601968.4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冰桨接触过程中桨叶表面瞬时冰载压力分布计算方法,属于极地航行船舶冰区桨载荷预报领域。本发明首先通过读入螺旋桨的型值参数,建立螺旋桨几何模型,并对螺旋桨表面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冰场实体结构离散成一系列冰物质点,并初始化所有冰物质点密度、体积、速度、加速度;根据螺旋桨和冰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形成冰桨接触计算模型;实施冰桨接触检测方法,确定出每一个物质点与螺旋桨表面哪个面元发生接触,获得当前时刻桨叶表面冰载压力分布;应用近场动力学方法计算出当前时刻海冰粒子的破碎情况;进行下一个时间步的冰桨接触区域识别和海冰破碎计算,直到到达最大时间步结束计算。本发明具有实施程序简便、计算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798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44431.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极地工程材料强度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冰载荷作用下结构物响应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近场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结合的方式进行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物动响应计算,能实现冰体冲击结构物动响应预报,具有效率高,计算结果准确等优点。本发明首先依据近场动力学方法求解冰体冲击载荷,以圆柱冰体冲击为例计算柱状冰体冲击下冰载荷大小,再将冰载荷是施加到结构物表面上,以四周刚性固定的平板作为基准结构物进行计算,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载荷表面压力大小。本发明可以实现冰体冲击载荷作用下结构物动响应计算,解决了现有商用软件模拟冰体破碎效果不好的缺点,为极地工程结构物的安全校核和设计研发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055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810510934.8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碎冰释放装置涉及水池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冰释放装置。包括支撑架、释放箱和闭合装置,支撑架由铝型材、T字连接件和直角连接件构成位于竖直方向释放箱和水平方向释放箱上方,释放箱包括竖直方向释放箱和水平方向释放箱,竖直方向释放箱由L型角码与下方水平方向释放箱连接,水平方向释放箱周围为闭合装置,闭合装置由阻尼导轨、扁钢、前端门、后端门、尼龙绳、环形定位销、角件构成。支撑架可根据拖曳水池、循环水槽以及深水池内不同的工作环境调节支撑架的尺寸,同时支撑架重量更轻,便于移动收纳,可与现有水池实验室结合模拟冰区环境进行试验研究。释放箱中前端门和后端门的使用提高试验的操作性和控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1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310165.3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曳水池中池壁和池底模拟装置,属于水池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池壁支撑架、池壁模拟装置和池底模拟装置,池壁支撑架直接固定在水池池壁上;池壁模拟装置通过铝型材和直角连接件固定在池壁支撑架上;池壁模拟装置下端为池底模拟装置,该装置由池底装置和可升降装置构成,可升降装置上端连接在池壁支撑架上,下端与池底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模拟拖曳水池、深水池等水池的池壁和池底,便于在现有水池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展结构物的浅水试验研究和阻塞试验研究等,具有安装速度快、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功能性多、造价低等优点,有效地拓展了现有水池的试验功能,使水池向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297677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11310200.1
申请日:2018-1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冰水池中恢复冰道完整性的装置,属于船舶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副拖车、轨道模块、框架模块、电磁控制模块、冰盖固定装置五部分组成,将两个轨道模块平行安装在下端矩形框架上,两个轨道模块通过连接板连接,笼式框架安装在连接板上,两个轨道模块安装在笼式框架两侧,轨道模块的滑块分别和L型连接板连接,吸盘式电磁铁安装在L型连接板下端,将防滑布缠绕在长向木板上,横向木板由U型卡扣与两条长向木板连接,铁板固定在长向木板上。本发明使用模块化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操作速度,及时精确地调整安装位置,减少了对冰层的破坏,便于冰盖固定装置的释放和打捞,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4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264067.9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冰和螺旋桨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桨干扰工况下冰运动轨迹测量平台。本发明主要用于在循环水槽中开展冰桨干扰工况下冰运动轨迹的测量,便于测量出水下冰在螺旋桨抽吸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的变化,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好、测量精度高、造价低、操作简单等优点,有效地实现了对水下物体运动的测量,进而分析出了冰的运动与螺旋桨抽吸作用之间的关系,为冰区螺旋桨的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