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模实验使用的航行保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37078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20848.4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模实验使用的航行保持装置,包括设置在拖车测桥上的导向杆固定板(3)、导向杆(4)和用于连接船模的导向片(5),所述导向杆固定板(3)中间设置有调节孔;调节孔上设置有环形紧固件(8),紧固件(8)包括分别设置在导向杆固定板(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上紧固盘和下紧固盘以及用于连接上紧固盘和下紧固盘的螺纹连接件;导向杆(4)穿过环形紧固件并通过垂向限位螺丝(7)与上紧固盘进行可调节式连接,导向片(5)上设置有滑槽,导向杆(4)下端穿过所述滑槽。本发明使船模的航向角变化保持在很小的范围内,还能保护测量仪器不受扭矩的过载,同时易于调整,牢固不易滑动,拆卸方便。

    一种拖曳水池中池壁和池底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4201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310165.3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拖曳水池中池壁和池底模拟装置,属于水池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池壁支撑架、池壁模拟装置和池底模拟装置,池壁支撑架直接固定在水池池壁上;池壁模拟装置通过铝型材和直角连接件固定在池壁支撑架上;池壁模拟装置下端为池底模拟装置,该装置由池底装置和可升降装置构成,可升降装置上端连接在池壁支撑架上,下端与池底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主要用于模拟拖曳水池、深水池等水池的池壁和池底,便于在现有水池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展结构物的浅水试验研究和阻塞试验研究等,具有安装速度快、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功能性多、造价低等优点,有效地拓展了现有水池的试验功能,使水池向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种用于冰水池的冷气式制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626926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188693.X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水池的冷气式制冰装置,包括送风装置、下放装置、冰水池、PC机、空调、空调压缩机,所述下放装置包括电机、滑轨、链条,滑轨的上端连接实验室屋顶,电机连接链条,电机启动后,链条可上下转动,从而带动滑轨收起或伸出,送风装置位于滑轨的下端,冰水池位于送风装置的下方,冰水池上方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PC机,PC机通过空气压缩机连接空调,空调连接送风装置。本发明通过控制送风的温度及送风速度可以控制模型冰的生长速度,可以精确地控制模型冰的生长速度,为破冰试验提供高质量的模型冰。

    一种组合式室外冰水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608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722261.8

    申请日:2017-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室外冰水池,由水池、小型拖车以及融冰系统构成,所述水池主要包括冰水池、观察通道和支撑结构,所述的冰水池由板材和保温材料构成,两侧分别建有观察通道,冰水池和观测通道的底端与支撑结构相连。冰水池上端为小型拖车,该拖车由电机、拖曳装置、无线电接收模块、数据采集器等仪器构成,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动及测量系统。此外,冰水池的两端分别于融冰系统的冰滑行装置和进出水循环系统相连,所述的融冰系统还包括融冰池。本发明主要针对于冰区船舶、冰区结构物以及冰力学试验的迫切需求而设计的一种组合式室外冰水池,该冰水池具有稳定性好、测量精度高、试验后碎冰的处理速度快以及整体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模型冰投放及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456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89247.5

    申请日:2017-07-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9/02 B62D63/08 B63B2009/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冰投放及收集装置,包括至少3个以上并列设置的模型冰投放及收集单元,模型冰投放及收集单元包括模型冰滑行机构和模型冰收集机构,模型冰滑行机构包括转动板(3)和钢丝绳(9);模型冰收集机构包括倾斜板(4)、水平板(6)、液压油缸(5)和连接杆(10),倾斜板(4)、水平板(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上,液压油缸(5)输出端与连接杆(10)固定连接,液压油缸(5)缸座固连有连接座(13),液压油缸(5)由控制箱(7)控制,连接杆(10)连有与拖车连接的连接板(15)。本发明适用于拖曳水池、深水池等开展船舶破冰实验时模型冰投放和收集,具有投放速度快、分布均匀性好、收集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基于“粒子对”积分形式的“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300846.3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无网格方法的数值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粒子对”积分形式的“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本发明针对问题域,将目标物体离散为一定体积的若干物质点;对离散的物质点在一定的近场域内进行邻域粒子搜索,将所有物质点与其邻域内物质点将形成一个个有序的“粒子对”;通过“粒子对”作用方式进行粒子应能密度积分求解,并对由于近场域截断导致材料刚度降低进行表面修正;最后,在时间积分循环内,采用“粒子对”形式进行近场力求解。本发明基于“键型”近场动力学方法以“粒子对”的形式代替传统邻域粒子全配对的形式进行近场力求解,克服了传统方法计算重复性问题,达到计算量减少、计算效率明显提升,时间成本降低的效果。

    一种非冻结可破碎模型冰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00472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279167.8

    申请日:2020-1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冻结可破碎模型冰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非冻结可破碎模型冰可以在常规拖曳水池中使用,与冰水池中的冻结模型冰相比二者除了材料力学性质上没有本质差异,可以极大的降低了试验研究的成本。可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可以得到不同硬脂酸和聚乙烯配比下的模型冰强度,可以实现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本发明使用的聚乙烯和硬脂酸两种材料与天然冰密度基本相同,因此可以保证模型冰与天然冰之间相同的漂浮特性。本发明的非冻结可破碎模型冰制备方法简单,采用融化后冷却的方式制作模型冰极大的降低了模型冰制作的难度,同时也降低了时间成本。

    一种模型冰投放及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4456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710589247.5

    申请日:2017-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型冰投放及收集装置,包括至少3个以上并列设置的模型冰投放及收集单元,模型冰投放及收集单元包括模型冰滑行机构和模型冰收集机构,模型冰滑行机构包括转动板(3)和钢丝绳(9);模型冰收集机构包括倾斜板(4)、水平板(6)、液压油缸(5)和连接杆(10),倾斜板(4)、水平板(6)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上,液压油缸(5)输出端与连接杆(10)固定连接,液压油缸(5)缸座固连有连接座(13),液压油缸(5)由控制箱(7)控制,连接杆(10)连有与拖车连接的连接板(15)。本发明适用于拖曳水池、深水池等开展船舶破冰实验时模型冰投放和收集,具有投放速度快、分布均匀性好、收集效率高等优点。

    一种冰水池中恢复冰道完整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97677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10200.1

    申请日:2018-11-06

    Abstract: 一种冰水池中恢复冰道完整性的装置,属于船舶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由副拖车、轨道模块、框架模块、电磁控制模块、冰盖固定装置五部分组成,将两个轨道模块平行安装在下端矩形框架上,两个轨道模块通过连接板连接,笼式框架安装在连接板上,两个轨道模块安装在笼式框架两侧,轨道模块的滑块分别和L型连接板连接,吸盘式电磁铁安装在L型连接板下端,将防滑布缠绕在长向木板上,横向木板由U型卡扣与两条长向木板连接,铁板固定在长向木板上。本发明使用模块化组装,极大地提高了操作速度,及时精确地调整安装位置,减少了对冰层的破坏,便于冰盖固定装置的释放和打捞,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提高了其应用范围。

    一种融冰池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55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837766.9

    申请日:2017-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冰池,属于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分离与搅拌为一体的融冰池,包括冰水室及融冰室两部分,融冰室又由水循环系统、搅拌装置、分离装置和上层空间几部分构成。冰水室实验后产生的碎冰越过冰水室与融冰室间的分离板落到分离装置上,分离装置将较小冰块分离到融冰室的底端,由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切割,加速融化;分离装置上的大冰块在融冰室上层空间设备提供的高温下促使融化,冰块不断缩小后再由分离装置分离到底端,当底端积水较多时,水循环系统将积水抽送到冰水室中。本发明主要针对融冰池的实验室内碎冰的融化而设计的,具有融冰速度快、试验用水循环效率高、实用性强和节约能源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