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供低温环境的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8275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810589978.4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池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供低温环境的试验平台,包括支撑架、钢化玻璃框架、冰推送装置和制冷系统。支撑架由外部支撑架和内部支撑架组成,具有安装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钢化玻璃的使用便于对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和拍照,冰推送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安装不同宽度、长度和高度的U型板。风动机组和制冷机组的使用,为试验平台提供一个稳定低温环境,有效地防止冰的融化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使冰的状态能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本发明可以开展螺旋桨和冰的切削和碰撞试验,以及冰和其他结构物的碰撞试验研究,同时也可在钢化玻璃内部加入水,开展冰‑水‑结构物的试验研究等,使其应用范围更广。

    一种喷水推进船模喷口流量PIV测试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8841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163276.4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特种推进船舶模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喷水推进船模喷口流量PIV测试装置及方法,由喷水推进船模和可调节水下PIV测量系统组成,喷水推进船模由船体模型、喷水推进器喷口、喷水推进器流道组成,喷水推进器流道安装在船体模型内部,喷水推进器喷口安装在船体模型边缘处,喷水推进器喷口与喷水推进器流道连接在一起;可调节水下PIV测量系统由测量截面、PIV雷体、PIV连接杆、激光片光源、前端相机、后端相机组成,前端相机与后端相机固定在PIV雷体内部,PIV连接杆固定在PIV雷体上方,激光片光源固定在PIV雷体内部,且与前端相机处于同侧,测量截面固定在PIV雷体下表面。

    一种新型船舶侧向推进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182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95858.5

    申请日:2018-06-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船舶侧向推进器,具体涉及船舶领域;包括永磁体1、旋转滑道2、电磁铁3、桨叶4、固定机构5、通道6组成;固定机构5与船体固定连接,十六个永磁体1在固定机构5上固定连接,围成一个圆周,十六个电磁铁3围成一个圆周在内部,十六个电磁铁3组成的转子可沿着旋转滑道2转动,电磁铁3围成的圆周内部安装有四个桨叶4,整个推进器安装于通道6中;当电磁铁3通交流电时,十六个电磁铁3开始沿着旋转滑道2运动,带动四个桨叶4转动,转动速度取决于交流电的大小;在需要反向转动时,通以反向的交流电。本发明通过无轴桨设计与电磁力驱动相结合,简化机构,提高了船舶侧向推进的效率。

    一种泵喷推进式双隧道艉救援船

    公开(公告)号:CN108438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11763.9

    申请日:2018-03-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喷推进式双隧道艉救援船,包括船体、主机、齿轮箱、泵喷推进系统、舵,所述船体的船底两侧对称设置有隧道,所述泵喷推进系统有两套且分别设置在对应的隧道中,所述舵也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对应的泵喷推进系统后方,每个所述泵喷推进系统均包括导管、浆毂、设置在导管内的前置定子、设置在导管内的转子、与转子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主机和齿轮箱的个数均为两个,每个所述传动轴的端部与对应的齿轮箱连接,齿轮箱与对应的主机连接,且齿轮箱与主机均设置在船体内。本发明可以有效防止螺旋桨受损,且是利于利用最小的螺旋桨直径达到航速与效率兼优的双隧道艉救援船。

    船首吸水减阻操纵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85904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110002974.X

    申请日:2011-0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船首吸水减阻操纵装置。包括吸水口、排水口、进水管道、出水管道和离心泵,吸水口安装在进水管道的前端,排水口安装在出水管道的前端,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分别连接离心泵。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建造方便,可以有效的减小船体首部的压力驻点,进而减少水面舰船在航行中的兴波阻力,减少水下潜艇潜器航行中的压差阻力。

    一种破冰潜体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5783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10971948.5

    申请日:2017-10-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滚刀式破冰潜体,属于破冰船设计制造领域。其主要特征在于设计潜体可以依靠调节浮力的方法自由在冰层以下上升和下潜,当潜体上浮到冰层以下与冰层接触时,依靠其上部安装的巨大滚刀机械对冰层进行滚铣借此来破坏冰层的整体结构;机械架在铰刀和浮力调节体的中间,将二者连接起来;当调节潜体的浮力不断上升时,能够依靠浮力对冰层进行冲击,进而将冰层破开。这种从下自上式的破冰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破开较大区域的厚冰,并且在加装了多个推进器的情况下能够使得破冰潜体在冰面以下自由破冰。本发明适用于在厚冰区域为船舶开辟航道,具有机动性能好,破冰左右作业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种船用救生缓降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182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60691.6

    申请日:2018-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C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用救生缓降装置,包括铁质外壳、设置在铁质外壳顶端的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铁质外壳内部的两个挡板、设置在挡板上的救生浮体、设置在救生浮体上的磁铁和舱室、设置在救生浮体前端的推进装置、设置在舱室上的舱室门;所述救生浮体和舱室在铁质外壳内部,还包括扶梯,所述扶梯一端与救生浮体连接,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本发明具有控制简洁、容易修理、结构简单,在大型船舶的海上救生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不需要外加绳索,即可实现自身的缓降。本发明利用金属与磁体相对运动产生电流,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实现救生浮体的减速下落。本发明本发明安放在船舷侧,当船舶正常航行时可折叠收纳于舷侧船体内部。

    一种水池船模快速出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604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27278.X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池船模快速出水装置,属于水池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侧部框架、升降装置、固定装置和底部框架,侧部框架位于水池池壁上,为升降装置、固定装置和底部框架提供支撑。侧部框架中的铝型材上安装有升降装置,用于将底部框架升出水面和降落到水面以下的作用。侧部框架的两侧分别与固定装置相连,用于将侧部框架固定在池壁上以及固定船模。升降装置中的固定连接板与底部框架相连,用于支撑船模。本发明主要用于拖曳水池、冰水池和减压水池中船模的下水和出水,具有下水和出水速度快、稳定性好、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物力的优点,有效提高了水池中船模的下水和出水效率和安全性,进而提高了整个试验的操作效率。

    一种可提供低温环境的试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8275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89978.4

    申请日:2018-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池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供低温环境的试验平台,包括支撑架、钢化玻璃框架、冰推送装置和制冷系统。支撑架由外部支撑架和内部支撑架组成,具有安装速度快和成本低等优点。钢化玻璃的使用便于对试验过程进行录像和拍照,冰推送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试验要求,安装不同宽度、长度和高度的U型板。风动机组和制冷机组的使用,为试验平台提供一个稳定低温环境,有效地防止冰的融化和力学性能的变化,使冰的状态能够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本发明可以开展螺旋桨和冰的切削和碰撞试验,以及冰和其他结构物的碰撞试验研究,同时也可在钢化玻璃内部加入水,开展冰-水-结构物的试验研究等,使其应用范围更广。

    一种快速移动型仿生水黾机器人及其工作方式

    公开(公告)号:CN108466687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595275.2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快速移动型仿生水黾机器人及其工作方式,涉及仿生机器人领域,为了解决机器人舵机驱动响应较慢,不能实现快速移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传动结构和支撑结构;传动结构包括基座、右侧连杆、左侧连杆、电机、左侧电机轴、右侧电机轴、左侧划水腿、右侧划水腿,左侧万向节、右侧万向节、底板,基座、右侧连杆、左侧连杆、电机、左侧电机轴、右侧电机轴组成曲柄摇杆结构,基座、电机、左侧万向节、右侧万向节、固定于底板上表面;采用四个长条形的浮筒做浮体,利用水的浮力负载能力较强,机器人支撑结构长宽比达到6:1,大风浪下纵摇性能有很大改善;曲柄摇杆机构驱动划水腿,通过划水腿拍水向前运动,可实现快速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