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面超挖隧道智能喷浆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2804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83062.5

    申请日:2020-06-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壁面超挖隧道智能喷浆支护方法,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使用全站仪对湿喷台车进行定位,获取湿喷台车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完成湿喷台车的智能定位工作;步骤二、识别出由于超挖产生的坑,对喷湿机械手进行运动规划,进行原始层补坑作业;步骤三、在岩面上安装多排并列设置的弧形钢拱架;步骤四、对安装了钢拱架的壁面进行轮廓扫描,划分喷射块并确定喷射点,提取喷射点的坐标信息和喷射块的体积信息;步骤五、对湿喷机械手进行运动规划,依次进行基底层支护、钢拱架层支护和表面层支护。本发明解决了由于壁面超挖给喷浆支护作业带来的壁面平整度低的问题,且实现了隧道喷浆支护自动化作业。

    一种适用于机械手在手操作的目标旋转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04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20661.5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机械手在手操作的目标旋转检测方法,它包括步骤一:对检测系统进行标定和初始化;步骤二:计算机械手坐标系下的作业目标质心的初始坐标区间和初始旋转半径区间;步骤三:利用力/力矩传感器实时检测作业目标的受力状态,依据检测结果判断此时作业目标所处的条件;如果力/力矩传感器为无脉冲波动输出,则采用纯重力条件的旋转检测方法进行目标旋转检测;如果力/力矩传感器的输出值出现脉冲波动,则采用外部碰撞条件的旋转检测方法进行目标旋转检测;步骤四:机器人完成当前状态下作业目标的旋转检测后,重复步骤三,直至机器人完成对作业目标的操作任务。本发明可以增强机器人对未知目标的感知和操作能力。

    一种弹性伸杆展开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92790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216082.8

    申请日:2018-10-18

    Abstract: 一种弹性伸杆展开机构,它涉及一种展开机构。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展开机构存在展开精度和折展比低,展开性能和驱动力强差的问题。本发明将压平的弹性伸杆缠绕在滚筒上,通过滚筒的转动控制弹性伸杆的展开与收拢,摇臂机构控制弹性伸杆的拉平或鼓起;根部夹紧机构将弹性伸杆的根部固定;压紧轮机构将弹性伸杆各层紧密贴合;导向轮机构在弹性伸杆展开或收拢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摩擦轮动力传动机构和摩擦轮机构均安装在支撑架内,摩擦轮动力传动机构为摩擦轮机构提供动力,通过摩擦轮机构与弹性伸杆的接触为弹性伸杆展开提供展开力;滑锁机构安装在支撑架的外侧面上并控制摩擦轮机构的压紧与释放。本发明用于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领域。

    一种卫浴金属件精密抛磨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95503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1192877.0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一种卫浴金属件精密抛磨机器人系统,砂带机电动机、上滑块、下滑块和张紧力调整装置均安装在主支撑板上,上滑块与上导轨滑动连接,下滑块与下导轨滑动连接,上导轨和下导轨均安装在砂带机支架上,被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下平行设置,砂带缠绕在砂带机电动机的主动轴、主动带轮、被动带轮和张紧力调整装置上,位置调整装置的一端固装在主支撑板上,位置调整装置的另一端固装在砂带机支架上,机器人控制柜和工业机器人均安装在机器人基座上,六维力传感器组件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头部,夹具安装在六维力传感器组件上,机器人持件装置设置在砂带机的被动带轮和主动带轮的前面。本发明用于抛磨卫浴金属件。

    一种卫浴金属件精密抛磨机器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695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92877.0

    申请日:2016-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4B21/00 B24B21/18 B24B41/06

    Abstract: 一种卫浴金属件精密抛磨机器人系统,砂带机电动机、上滑块、下滑块和张紧力调整装置均安装在主支撑板上,上滑块与上导轨滑动连接,下滑块与下导轨滑动连接,上导轨和下导轨均安装在砂带机支架上,被动带轮与主动带轮上下平行设置,砂带缠绕在砂带机电动机的主动轴、主动带轮、被动带轮和张紧力调整装置上,位置调整装置的一端固装在主支撑板上,位置调整装置的另一端固装在砂带机支架上,机器人控制柜和工业机器人均安装在机器人基座上,六维力传感器组件安装在工业机器人的头部,夹具安装在六维力传感器组件上,机器人持件装置设置在砂带机的被动带轮和主动带轮的前面。本发明用于抛磨卫浴金属件。

    用于纵向组装的六自由度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3967878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6318.3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用于纵向组装的六自由度连接器,它涉及一种连接器,以解决现有的纵向组装连接器连接精度低、承载能力小、控制方式复杂的问题,它包括连接环、三个导向板、三个第一电磁铁块和三个第二电磁铁块;第一电磁铁块和第二电磁铁块极性相反;三个第一电磁铁块和三个第二电磁铁块沿连接环的周向均布相间设置,连接环的内侧面上均布安装有三个导向板,每个导向板处的连接环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一电磁铁块,每相邻两个第一电磁铁块之间的连接环的上端面上加工有一个连接孔,三个连接孔均布设置,连接环的下端面上的连接孔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磁铁块,第一电磁铁块能插装在连接孔内。本发明用于大型机构的纵向组装。

    一种大型分体安装鼠笼式承力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339826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53692.3

    申请日:2013-08-14

    Abstract: 一种大型分体安装鼠笼式承力框架,它涉及一种鼠笼式承力框架,以解决上安装板高度调节装置由于螺纹连接而造成的上安装板同轴误差,以及安装时难以保证安装板水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承力框架和下承力框架,上承力框架上的承力板、安装基板和第一底座由上至下依次平行且同轴设置,承力板、安装基板和第一底座之间通过上框架支撑杆连接,六维力传感器和机械组件安装板依次安装在安装基板的下端轴心处,每个上框架支撑杆上配有一个导向座,且导向座安装在安装基板上,下承力框架上的第二底座和上连接板上下平行且同轴设置,第二底座和上连接板之间通过六个下框架支撑杆连接,上承力框架设置在下承力框架的上面。本发明用于大型设备装配的承力部件。

    面向柔性线材布线作业的触觉伺服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1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85218.X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面向柔性线材布线作业的触觉伺服控制方法,属于触觉传感与机器人控制领域。解决了现有基于视触觉原理的触觉传感器实现的柔性线材控制方法存在传感器寿命低、计算复杂且不能获得直接的力信息、以及不适用于复杂的工业场景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将布线任务分为抓取阶段、校准阶段和捋线阶段三个阶段,整个控制方法完全依赖触觉感知,可以在无视觉反馈条件下完成任务操作;将三维力触觉传感阵列分为了抓握感知区和线材垂落感知区两个区域,对三维力阵列信息中切向力和法向力的利用更加完善,对机械臂及夹爪的控制更加全面准确,既有力控制又有位姿控制,使得控制效果更加柔顺,在完成任务的同时确保不会损伤线材。主要用于对柔性线材布线作业。

    一种基于改进动态运动基元的机械臂穿越空间途经点的轨迹规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71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62249.8

    申请日:2025-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态运动基元的机械臂穿越空间途经点的轨迹规划方法,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首先使机械臂获取示教轨迹,使用改进动态运动基元算法对预处理后的示教轨迹进行学习,使得DMP能够生成与示教轨迹相似的运动模式;通过安装在机械臂周围或固定位置的深度相机,实时获取途经点信息、形状和运动状态,将检测到的途经点信息作为输入,量化吸引转向力及回归转向力;动态更新DMP进行实时调整,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改进DMP算法的稳定性,确保机械臂在动态环境中的运动轨迹收敛于目标点;最后进行实验来验证机械臂穿越动态途经点能力。本发明在不改变起始点和终点的情况下,无需额外的学习过程,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

    一种适应类圆柱曲面的移动底盘及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274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093373.3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一种适应类圆柱曲面的移动底盘及机器人及控制方法,涉及机器人领域。为了更好地满足类圆柱曲面上机器人进行作业,尤其是曲面曲率较小,位置较高,周围存在障碍物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对类圆柱曲面的壁面有良好适应性,能够在类圆柱曲面的壁面上灵活稳定运动和停留保持的移动底盘,以及基于上述移动底盘的机器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应类圆柱曲面的移动底盘,包括:移动轮组和底盘机架;所述移动轮组的数目为4个,所述地盘机架用于固定4个所述移动轮组,4个所述移动轮组的移动轮朝向均为所述地盘机架的同侧,且每个所述移动轮组的移动轮可以进行独立驱动和独立转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