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57081A
公开(公告)日:2002-07-03
申请号:CN00809297.4
申请日:2000-06-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02 , F02D41/3029 , F02D41/307 , F02D41/3076 , F02D2250/18 , Y02T10/128 , Y02T10/42
Abstract: 发动机运行于均匀加油燃烧模式或分层加油燃烧模式下。无论处于那一种燃烧模式,都根据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计算集约目标调节阀角度,集约目标调节阀角度反映执行均匀加油燃烧模式时所需发动机力矩。在执行均匀加油燃烧模式时,根据集约目标调节阀角度调节调节阀开度以便调节发动机力矩。在执行分层加油燃烧模式时,根据集约目标调节阀角度调节燃油注入量以便调节发动机力矩。换言之,无论执行两种燃烧模式中的任何一种,都根据集约目标调节阀角度调节发动机力矩。因此可以容易地实现这些不同燃烧模式之间的发动机力矩特性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84827C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96198188.1
申请日:1996-10-3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43 , B01D53/9409 , B01D53/9445 , B01D53/9495 , F01N3/0814 , F01N3/0842 , F01N3/0871 , F01N3/30 , F01N13/009 , F01N2240/25 , F01N2250/12 , F02B1/04 , F02D41/0275 , Y02T10/22
Abstract: 内燃机(1)的排气歧管(7)与三元催化剂(8a)相连,而三元催化剂(8a)与NH3吸附及氧化(NH3-AO)催化剂(10a)相连。内燃机(1)交替且重复地进行内燃机稀和浓混合气运行。当内燃机(1)进行浓混合气运行且由此使流入三元催化剂(8a)的排气的排气空燃比为浓混空燃比时,入流排气中的NOx在三元催化剂(8a)中转化为NH3。然后NH3吸附于NH3-AO催化剂(10a)中。接着,当内燃机(1)进行稀混合气运行且由此使流入三元催化剂(8a)的排气的排气空燃比为稀混空燃比时,入流排气中的NOx流过三元催化剂(8a),并流入NH3-AO催化剂(10a)。这时,吸附于催化剂(10a)的NH3从中解吸,并还原入流NOx。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54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163667.5
申请日:2006-07-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不破直秀
IPC: F02D4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23 , F01L1/34 , F01L13/00 , F01L2800/01 , F01L2800/03 , F02D2200/602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设备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可变气门机构改进车辆操纵性的发动机控制设备和方法。当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调节进气量时,所述可变气门机构切换到第一驱动方式;且当通过改变所述发动机气门的开闭特性调节所述进气量时,所述可变气门机构切换到第二驱动方式,并且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当该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处于过渡运行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允许从所述第一驱动方式切换到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115913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680004336.9
申请日:2006-01-2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不破直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07 , F02D13/0265 , F02D41/0002 , F02D41/006 , F02D2041/001 , F02M26/01 , Y02T10/18 , Y02T10/42 , Y02T10/47
Abstract: 当发动机负荷在高负荷区域中时,执行绝对值控制,其中,将进气阀和排气阀的阀正时和进气阀的阀打开持续时间的实际值控制成与基于内燃机的运行状态设定的相应目标值一致。并且当发动机负荷在低负荷区域中时,执行相对值控制,其中,将进气阀和排气阀的阀重叠量的实际值控制成与基于目标值获得的目标阀重叠量一致。因而获得当发动机的运行状态在过渡中时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适合的用于内燃机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06254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63667.5
申请日:2006-07-1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不破直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23 , F01L1/34 , F01L13/00 , F01L2800/01 , F01L2800/03 , F02D2200/602 , Y02T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设备和方法。具体地,提供了一种通过控制可变气门机构改进车辆操纵性的发动机控制设备和方法。当通过改变节气门的开度调节进气量时,所述可变气门机构切换到第一驱动方式;且当通过改变所述发动机气门的开闭特性调节所述进气量时,所述可变气门机构切换到第二驱动方式,并且所述发动机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单元,当该控制单元检测到所述发动机处于过渡运行状态时,该控制单元允许从所述第一驱动方式切换到所述第二驱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461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680017769.8
申请日:2006-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7 , F02D41/042 , F02D41/083 , F02D2041/0095 , F02P5/1504 , Y02T10/46
Abstract: 电子控制单元(60)执行延迟控制和负载补偿控制。在延迟控制中,从发动机(1)的发动机停止请求被提出时到发动机(1)实际停止时的时段被延长。在负载补偿控制中,发动机功率根据辅助装置(80)的驱动负载调节。进一步,如果发动机停止请求在压缩机(80a)的运行过程中被提出,该压缩机(80a)是辅助装置(80)的一个,则电子控制单元(60)执行功率减少控制,在该功率减少控制中,点火正时被滞后以暂时减少发动机功率。因此,在执行延迟控制的内燃机中,当在辅助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停止请求被提出时可能出现的发动机速度的突然增加被可靠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57351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80048514.2
申请日:2007-12-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63 , F01L1/185 , F01L1/2405 , F01L13/0015 , F01L2001/0537 , F01L2105/00 , F01L2800/00 , F01L2800/01 , F01L2800/03 , F01L2820/032 , F01L2820/042 , F02D13/02 , F02D41/222 , Y02T10/18 , Y02T10/40
Abstract: 可变气门机构(14)的无刷马达(47)使发动机(1)的进气门(9)的特性可变。位置传感器(S4、S5)伴随无刷马达(47)的旋转而输出脉冲信号。位置计数器(P)对脉冲信号的边缘进行计数而计算计数值。供电状态的马达控制装置(50)基于计数值得到马达转角(θ)的检测值(θd)。发动机控制装置(51)在检测出发动机(1)处于工作中、并且马达控制装置(50)为非供电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马达转角(θ)的检测值(θd)从实际值(θr)偏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46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680017769.8
申请日:2006-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7 , F02D41/042 , F02D41/083 , F02D2041/0095 , F02P5/1504 , Y02T10/46
Abstract: 电子控制单元(60)执行延迟控制和负载补偿控制。在延迟控制中,从发动机(1)的发动机停止请求被提出时到发动机(1)实际停止时的时段被延长。在负载补偿控制中,发动机功率根据辅助装置(80)的驱动负载调节。进一步,如果发动机停止请求在压缩机(80a)的运行过程中被提出,该压缩机(80a)是辅助装置(80)的一个,则电子控制单元(60)执行功率减少控制,在该功率减少控制中,点火正时被滞后以暂时减少发动机功率。因此,在执行延迟控制的内燃机中,当在辅助装置的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停止请求被提出时可能出现的发动机速度的突然增加被可靠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489668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1822577.2
申请日:2001-1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15 , F01L1/022 , F01L1/34 , F01L1/3442 , F01L13/0042 , F01L2001/0537 , F01L2800/00 , F01L2820/041 , F02B2275/18 , F02D13/0253 , F02D13/0261 , F02D35/024 , F02D35/026 , F02D37/02 , F02D41/006 , F02D41/0062 , F02D2041/001 , F02D2041/0015 , F02M26/01 , F02P5/1504 , F02P5/1516 , Y02T10/18 , Y02T10/46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具有用于变更吸气阀及排气阀的至少一个的开口面积(阀升程)或作用角(开阀期间)的可变动阀机构,通过该可变动阀机构变更的吸气阀及排气阀的至少一个的开口面积或作用角计算筒内压力,并根据该筒内压力控制内燃机。根据吸排气阀的开口面积或作用角计算筒内压力,由此,像用燃烧压力传感器的场合那样,不仅可根据燃烧压力峰值时的筒内压力、而且还可根据燃烧压力峰值时以外的时刻的筒内压力,更合适地控制内燃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680370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0880017286.7
申请日:2008-05-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3/0226 , F01L1/344 , F01L13/0021 , F02D13/0261 , F02D31/003 , F02D41/0002 , F02D41/222 , F02D2041/002 , Y02T10/18 , Y02T10/42
Abstract: 内燃发动机(1)包括用于改变进气凸轮(32a)的相位的气门正时改变机构(200)和用于通过使控制轴(340)移位来改变提升量的提升量改变机构(300)。电子控制单元(60)执行协调控制,其中提升量改变机构(300)被操作以使得控制轴(340)的由位置检测传感器(77)检测到的位置成为目标位置,并且气门正时改变机构(200)根据提升量改变机构(300)的控制状态而被操作。当控制轴(340)的实际位置与其被检测到的位置之间的差异被推定为较大时,禁止所述协调控制并基于发动机负荷来操作气门正时改变机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