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362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0950193.2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联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 G01S19/14 , E01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泵站的定位溯源方法。所述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泵站的定位溯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各张拉泵站内分别安装定位模块,并将所述定位模块与对应的所述张拉泵站的控制模块相连接;分别通过所述定位模块实时采集各张拉泵站的地理位置信息,且所述定位模块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所述张拉泵站的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地理位置信息及该张拉泵站的张拉数据共同生成报表,并将所述报表发送至远程的管理平台。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泵站的定位溯源方法,使工作人员能实时查看各张拉泵站的实时位置,保证了张拉数据的真实性,并能实现各张拉泵站张拉施工位置的历史溯源。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5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963763.1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开启的有砟隧道检查井井盖,包括检查井钢板套筒和套筒侧盖板,套筒侧盖板水平焊接在检查井钢板套筒外侧壁底部,且套筒侧盖板设置在检查井顶部,检查井钢板套筒顶部设置有一钢盖板,钢盖板通过连接合页与检查井钢板套筒转动连接,钢盖板顶部中心处安装有一支撑块,支撑块顶部通过一转动合页转动安装有一支撑杆,支撑杆两侧对称安装有反光板,检查井钢板套筒两侧的内侧壁底部对称安装有铰支座,液压杆顶部通过轴转动安装有一固定块,固定块顶部固定安装在钢盖板底面。本发明使得使用者有效地解决了有砟隧道检查井的检查、维修需要先人工开挖道砟才能打开检查井顶部盖板的问题,并且也很好的解决了人工开挖费时费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352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10972369.1
申请日:2019-10-15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GIS技术的铁路桥渡水文分析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铁路桥涵勘测设计中桥渡水文径流计算的快捷分析方法。涉及基于GIS技术的铁路桥渡水文分析方法,利用GIS技术,结合铁路线位对铁路上游流域进行水文分析,输出流域范围、设计流量水文计算成果,用于指导铁路桥涵勘察设计。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应用自主二次开发了区域水文分析工具和上游水文分析工具,其中,区域水文分析工具集成了ArcGIS自带的水文工具,实现一键计算;上游水文分析工具是自主开发的计算方法,能结合铁路线位完成水文计算,切合铁路桥渡水文的需要,更加自动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04535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31444.5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简支钢桁梁结构与框架墩结合的桥梁结构,具有主梁、桥墩、支座组成,主梁设置在桥墩顶部的支座上,主梁设置在既有线路上,所述主梁为钢桁梁,所述钢桁梁至少两个,桥墩至少三个分别为边墩和中墩,边墩和中墩的顶部均设有支座,钢桁梁的一端设置在边墩的支座上,另一端设置在中墩的支座上,所述中墩为框架墩,中墩由横梁、至少两个框架立柱组成,横梁设置在框架立柱上,本发明可应用在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小角度交叉工点,具有整体结构通透性好,景观效果佳,施工过程对既有线影响较小;施工速度快,有效保证既有线安全,上建高度低、跨越能力强,可有效降低线路纵断面,经济性好等优点,结构合理,造型新颖、经济性好,实用性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68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011397732.0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衬砌减震层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围岩,围岩内侧壁上设置有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内侧壁上设置有混凝土填充物,混凝土填充物内侧壁上设置有减震块,且减震块上设置有锚杆,锚杆自由端依次穿过减震块、混凝土填充物、初期支护和围岩,并固定在围岩内,减震块通过高密度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其主要材料,且在高密度三元乙丙橡胶制成的减震块上沿横向和纵向设置有若干圆孔,且各个圆孔内均设置有聚氨酯,自粘防水板内侧表面设置有二衬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减震层,震动效应传递到隧道衬砌结构的效果显著减弱,提高了柔性减震层的减震效果;用聚氨酯填充圆孔,在减震层遇水的情况下,聚氨酯膨胀,起到了很好的隔水以及填充二衬背后空隙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279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099106.5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竖向减振功能的球型支座,包括上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与球冠衬板之间形成平面滑动副,所述球冠衬板与中间钢板之间形成弧面滑动副,所述中间钢板与底盆之间设置有减振结构,所述底盆中还设置有连接组件。本发明在球型支座基础上增加减振垫层,减振垫层采用弹性体材料制作,具有承载能力强、弹性好、抗老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优越等许多优点。整体结构通过设置约束环来保证支座的有效高度和判定减振垫层的运行状况。本发明相比于普通支座,可以实现竖向减振功能,有效的减少上部振动传递至下部基础,同时相比常规结构的球型支座,外形和高度尺寸变化不明显,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76613.6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设备接入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设备注册服务器中注册物联网设备;将数字证书安装至物联网设备中;物联网设备获取设备id(clientId)和密钥(secret);物联网设备生成数字签名;物联网设备通过MQTT协议发送连接请求;物联网设备认证服务器判断验证信息;物联网设备开始上传数据。本发明中每个物联网设备都有唯一的身份标识,具有相同身份标识的设备同一时间只允许连接一台,有效防止了伪造身份信息接入铁路系统平台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本发明引用设备id、时间戳和数字签名共同作为身份验证的参数,提高了身份认证信息的复杂度,动态变化的时间戳可以有效提高设备接入验证策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518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27621.3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点沉降监测孔回填装置及回填方法,其回填装置包括液泵组件,液泵组件的浆液吸入端与填充浆液搅拌容器通过管线连接,液泵组件的浆液排出端与连接杆顶部通过管线连接,连接杆底部设置浆液排出孔。其回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钻监测孔;临时封孔;扩大孔口形成顶部锚固端回填槽;开挖监测孔残留泥浆排出槽;取消临时封孔;开浆液排出孔;组成连接杆;连接杆装入到监测孔;连通液泵组件;安装填充浆液搅拌容器;进行防渗保护处理;配置填充浆液;注入填充浆液;清理泥浆;观察溢出情况;安装位移传感器;进行设备调试和现场保护。本发明能够保证监测孔回填密实,提高监测数据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333169.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隧道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铁路隧道进出口端面塌方预警的成像雷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伺服机构、Ku波段雷达子系统、Ka波段雷达子系统和部署在上位机上的预警模块;伺服机构包括:旋转臂和固定不动的基座;Ku波段雷达子系统安装在所述旋转臂上,用于采用二维弧扫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实现对铁路隧道进出口区域成像,通过长期观测获得目标的形变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Ka波段雷达子系统安装在所述固定不动的基座上,用于采用一维实孔径微形变测量技术实现对铁路隧道进出口多点的定点瞬时观测,获得目标的形变信息并发送至上位机;预警模块,用于对两类形变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判断塌方的可能性并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6411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289054.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白鸿国 , 苏伟 , 邢雨 , 左家强 , 陈文奇 , 周岳武 , 蔡冰冰 , 王海涛 , 庄金畅 , 吴大宏 , 张珍 , 张海 , 蒋冀龙 , 赵鸿伟 , 王永标 , 林鸿洸 , 刘星星 , 葛延龙 , 郭校铭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桥梁轻便式桥面吊机的节段拼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并锚固0#节段;安装单台造桥机;运输并拼装1#节段;安装另一台造桥机,并将两台造桥机首尾相连;运输并提升2#节段;采用悬拼法拼装2#节段;造桥机过孔并安装桥面运梁车;提升3#节段;采用悬拼法拼装3#节段;重复拼装其余节段;安装边跨过渡节段;架设T构的节段梁;拆除设备,完成全桥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桥面吊机不能桥下喂梁起吊时,从桥上尾部喂梁的问题。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中节段无需旋转90°,不会对桥梁产生较大弯矩。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桥面吊机需要把节段伸出较远距离旋转而造成吊机锚栓上拔力过大、墩顶不平衡弯矩过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