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聚对二甲苯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313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99694.2

    申请日:2018-08-29

    Abstract: 一种利用聚对二甲苯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对二甲苯裂解后沉积在铜箔表面,作为固态碳源;将固态碳源和洁净铜箔放入双温区反应装置,其中固态碳源放在低温区,洁净铜箔放在高温区;反应装置抽真空后,将高温区升温至设置温度,通保护气和还原气体;将低温区升温至设置温度,反应结束后降温;关闭气体并将高温区降温至室温。本发明的利用聚对二甲苯制备单层石墨烯的方法可以降低石墨烯的制备成本,加快单层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提升,提高单层石墨烯产业化的潜力。

    一种基于一维光栅的表面入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0381156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60091.8

    申请日:2014-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2325 H01L31/028 H01L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维光栅的表面入射石墨烯光电探测器,包括:SOI衬底,由下至上依次包括硅、埋氧层和顶层硅;刻蚀该顶层硅形成的一维光栅,该一维光栅由多个二氧化硅条(6)和多个硅条(7)交替分布构成,用以调制与石墨烯层作用的光场的空间分布;形成于该一维光栅之上的石墨烯层(8),作为有源层与其周围的光场作用产生电子空穴对;形成于该石墨烯层(8)之上的第一叉指电极(4)和第二叉指电极(5),二者均与石墨烯接触从而在接触面形成内建电场,用以实现对光生载流子的有效收集而形成光电流。利用本发明,通过光栅结构调制入射光在石墨烯周围的光场,以实现红外探测的高响应度和高带宽。

    一种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2415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717030.9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硅光电倍增管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电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单光子探测器技术领域。其中,该硅光电倍增管,包括。背电极、第一类型外延硅衬底、减反射层和电极,第一类型外延硅衬底包括第一类型硅衬底层、第一类型外延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重掺杂区,其中,第一类型外延层和至少一个第二类型重掺杂区形成至少一个立体PN结;在第二类型重掺杂区的上表面设置倒金字塔结构;减反射层设置于第一类型外延硅衬底的上表面;电极设置于减反射层不覆盖第一类型外延硅衬底的上表面的区域;其中,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分别为电子型和空穴型中的一种。本公开可以在降低硅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压的同时提高硅光电倍增管的光子探测效率。

    石墨烯红外探测器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016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694257.6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石墨烯红外探测器,包括:衬底;介质层,形成于衬底上;源电极和漏电极,从介质层的表面延伸至介质层中,其中,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在结构上不对称;石墨烯,形成于介质层、源电极和漏电极的表面;红外敏感半导体薄膜,形成于石墨烯上。该石墨烯红外探测器通过设置非对称电极结构,可实现石墨烯红外探测器零偏压工作,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红外敏感半导体薄膜,可以作为增敏层,提高石墨烯红外探测器的光响应度,解决了石墨烯红外探测器存在的暗电流大、响应度低的技术问题。

    基于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光谱芯片、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80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24362.6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胶体量子点的光谱芯片、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光谱芯片包括:衬底(1);探测单元,由多个像素组成阵列,每个像素的红外光谱响应范围至少部分不同;其中,每个像素至少包括: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8)和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本征量子点层(5);本征量子点层为红外胶体量子点,且每个像素的红外胶体量子点对应不同波长的红外光波段;像素阵列中所需的不同红外胶体量子点使用高通量喷头一次性打印完成。本公开的光谱芯片使用红外胶体量子点作为光敏材料,借助高通量喷墨打印设备将上百种不同的胶体量子点一次性打印到接收电路表面,可低成本、高效地制备红外光谱芯片,得到高性能的微型红外光谱芯片。

    石墨烯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527488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4742.3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石墨烯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包括:对衬底进行光刻,形成器件图案,其中,器件图案包括第一部分图案和第二部分图案,第一部分图案与第二部分图案之间的连接处为尖端形状;在器件图案上制备金属催化层,其中,金属催化层的形状与器件图案的形状相同;在预设温度条件下,在金属催化层表面生长石墨烯并使金属催化层的尖端处熔断,得到石墨烯器件。该制备方法通过一步法同时获得石墨烯和电极,进而得到光电性能优良的石墨烯器件,无需石墨烯的转移过程,解决了石墨烯转移过程损伤石墨烯,导致石墨烯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石墨烯红外探测器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01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94257.6

    申请日:2022-06-1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石墨烯红外探测器,包括:衬底;介质层,形成于衬底上;源电极和漏电极,从介质层的表面延伸至介质层中,其中,源电极与漏电极之间在结构上不对称;石墨烯,形成于介质层、源电极和漏电极的表面;红外敏感半导体薄膜,形成于石墨烯上。该石墨烯红外探测器通过设置非对称电极结构,可实现石墨烯红外探测器零偏压工作,在石墨烯表面引入红外敏感半导体薄膜,可以作为增敏层,提高石墨烯红外探测器的光响应度,解决了石墨烯红外探测器存在的暗电流大、响应度低的技术问题。

    三端人工光学突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64164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11643161.4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端人工光学突触,包括:栅极(2);依次叠设于所述栅极表面的离子存储层(3);离子导体层(4)和半导体沟道层(5);源极(6)和漏极(7),分别位于所述半导体沟道层(5)的表面两端;其中,所述半导体沟道层(5)采用与所述离子存储层(3)的互补的半导体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三端人工光学突触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半导体沟道层施加不同的光学和电学脉冲调节该层内部的活跃性离子的浓度,从而实现人工光学突触的兴奋和抑制。本发明的三端人工光学突触器件采用互补型半导体的电容效应提高了稳定性和重复率,降低了人工光学突触的能耗,对沟道导电性的增强和抑制的可控性增强。

    图像感知芯片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7681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06304.8

    申请日:2022-0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感知芯片,包括:衬底;光电探测器阵列,包括形成在衬底上的多个光电探测器;其中,通过调节多个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度,以使多个光电探测器识别待识别图像时叠加输出相应的光电流。通过调节光电探测器阵列中的每个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度,使得多个光电探测器识别不同的待识别图像时叠加输出不同的光电流,通过检测光电探测器阵列叠加输出的光电流就可以识别待识别图像的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