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59149B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1810446682.7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分析超深冲钢板冲裂缺陷的方法,将剪裁后的用于成型的钢板,以钢板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成N个扇形区域,对每个扇形区域的中心线进行M等分,在各个等分点测量其硬度值,然后计算硬度极值偏差和影响因子,最后判断钢板是否存在冲裂或制耳缺陷的可能性;所述的N、M均为整数。优点是:通过硬度的检测可以间接评估钢板强度,而硬度的检测速度快,耗时少。因此,通过钢板的各点硬度检测,间接测试了各点的“微观”强度,从而对成型钢板的各向异性趋势,进行了快速测试,省时、效率高,同时还节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84591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446682.7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分析超深冲钢板冲裂缺陷的方法,将剪裁后的用于成型的钢板,以钢板中心点为圆心,均匀分成N个扇形区域,对每个扇形区域的中心线进行M等分,在各个等分点测量其硬度值,然后计算硬度极值偏差和影响因子,最后判断钢板是否存在冲裂或制耳缺陷的可能性;所述的N、M均为整数。优点是:通过硬度的检测可以间接评估钢板强度,而硬度的检测速度快,耗时少。因此,通过钢板的各点硬度检测,间接测试了各点的“微观”强度,从而对成型钢板的各向异性趋势,进行了快速测试,省时、效率高,同时还节省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25602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97255.2
申请日:2010-12-17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连轧→常化→可逆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热拉伸平整及涂绝缘层。本发明采用冷连轧方式对热轧板进行预处理,改善热轧板组织;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提高产品磁性能,铁损P1.7平均降低0.1W/kg,磁感B8平均提高0.08T。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1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91623.0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MgO涂层液的配制和MgO涂层液的涂覆方法及设备以及MgO涂层涂覆过程中的控制工艺,其涂覆时上喷管的喷孔在喷管的正下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100~130mm,下喷管的喷孔设在朝向涂层辊一侧的斜上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70~100mm,与竖直方向成40°~60°,机组速度1~20m/min,涂层辊压力0~0.9KN,MgO涂层液的流量0.2~26m3/h。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方法配制的MgO涂层液均匀,水化率恒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可实现200~600mm取向硅钢窄带的MgO涂层液在整个循环喷涂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保证钢板上下表面MgO涂层厚度和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5517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810446645.6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取向高牌号硅钢轧制方法,通过四道次轧制,增大压下率进而增加带钢的变形热,提高带钢的轧制温度,来料温度控制在55℃~60℃,四道次压下率方案分别为:第一道次压下率是37%‑41%,第二道次压下率是36%‑39%,第三道次压下率是34%‑37%;四道次的轧制力分别控制在:4750‑5000kN,4600‑5000kN,4400‑4600kN,3900‑4200kN;对前两道次进行单位张力调整。优点是:精简了轧制道次,降低带钢边部边裂趋势,减小了二肋浪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69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310724653.X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铁损中频用取向硅钢超薄带的制备方法,以0.15~0.35mm厚成品取向硅钢为原料,冷轧为将酸洗后的原料冷轧至0.03~0.10mm,总压下率应不小60%;所述的罩式退火为纯N2气氛中用1~3小时升温至600‑700℃;在H2体积百分比为50%以上的氮氢混合气的保护气氛中保温排出隔离涂层中的水分,保温直至露点降至0℃以下后,继续升温;后续升温阶段,采用纯氢气氛,升温速率为10~200℃/h;升温至850~1120℃后,在纯H2气氛中保温2~30h,保温结束后,以不超过‑20℃/h的降温速率将钢卷温度降至300℃以下出炉;最终成品厚度0.1mm及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68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23290.8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常化→酸洗→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O→高温退火→绝缘涂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工艺,钢水过热度小于30℃时浇注,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到1100~1150℃,粗轧模式为“3+1”,精轧初轧温度为1000~1050℃,终轧温度为850~900℃,常化工艺冷却采用分段控制;冷轧工艺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0%~40%,脱碳退火采用二段式脱碳退火工艺,高温退火采用N2与H2分段保护气氛;本发明优点及效果在于:不添加任何微量元素,降低成本;低温加热铸坯,节能降耗,降低表面缺陷;铸坯氧化减少,提高成材率;减少热轧粗轧道次,防止热轧温度过快降低;采用本发明的硅钢产品磁性能稳定且磁感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7266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718169.6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低温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中薄板连铸连轧→常化→酸洗→一次冷轧→脱碳退火→二次冷轧→涂MgO→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冶炼:冶炼后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25%-0.10%、Si2.5%~3.4%、Mn0.03%-0.10%、P≤0.030%、S0.01%~0.05%、Als0.01%~0.03%、N0.006%~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在上述成分条件下低温轧制;脱碳退火:以800~1000℃/min速度升温,830~850℃保温5~10min,退火气氛PH2O/PH2=0.6~0.8的15%~20%H2+85%~80%N2混合气;二次冷轧:压下率为4%~6%单道次临界轧制。不添加任何合金元素的情况下采用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实现低温轧制;两次冷轧间的退火实现中间退火功能的同时,完成了脱碳退火功能,节约能耗同时提高产品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02142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0910248760.3
申请日:2009-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降耗型GO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其工艺为冶炼-连铸-板坯加热-热轧-冷轧-中间退火-二次冷轧-涂退火隔离剂-高温退火-涂覆绝缘应力涂层-热拉伸平整退火-成品,铸坯加热至1250~1300℃,中间脱碳退火温度750~900℃,脱碳时间2~8min;退火后钢板中C含量控制在27ppm以下;二次冷轧至成品厚度0.22~0.35mm;涂敷MgO隔离剂;然后高温退火工艺形成厚度适宜、质量良好的氧化膜及良好的玻璃膜底层,再进行涂覆绝缘应力涂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最终生产出成品硅钢。本发明通过调整冶炼成分,降低了铸坯加热温度,省略高温退火前的初次再结晶退火工序,简化生产,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可生产出铁损低,磁感高的取向硅钢。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210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010291623.0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中小型取向硅钢脱碳退火线MgO涂层控制方法及设备,包括MgO涂层液的配制和MgO涂层液的涂覆方法及设备以及MgO涂层涂覆过程中的控制工艺,其涂覆时上喷管的喷孔在喷管的正下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100~130mm,下喷管的喷孔设在朝向涂层辊一侧的斜上方,距涂层辊水平距离70~100mm,与竖直方向成40°~60°,机组速度1~20m/min,涂层辊压力0~0.9KN,MgO涂层液的流量0.2~26m3/h。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方法配制的MgO涂层液均匀,水化率恒定;采用本专利方法可实现200~600mm取向硅钢窄带的MgO涂层液在整个循环喷涂过程中的连续性;采用本专利方法可保证钢板上下表面MgO涂层厚度和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