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R调节装置及内燃机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17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711417621.X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调节装置,包括连通进气管和燃烧室的EGR混合管,EGR混合管的进气管入口段设置EGR混合腔,EGR混合管的侧壁开设连通EGR混合腔的废气进口;EGR混合腔内设置沿废气进口的进气方向设置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导向端设置沿废气进口的进气方向伸出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伸出端设置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的升降阀片;升降阀片包括由进气管中进气推动上移的第一闭合侧,和由废气进口的进气推动下移的第二张开侧。由升降阀片对废气进口的封堵或打开,实现EGR气体输入和避免回流,简化了结构,利用新鲜空气和废气的压差进行废气进口的封堵,EGR管路压阻较小,提高了EGR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

    一种气门的配气结构、设计方法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8232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236500.9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门的配气结构、设计方法及发动机。配气结构包括凸轮、气门限位槽和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凸轮与气门限位槽连接,限位槽连接结构用于将气门限位槽与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固定连接;其中气门限位槽用于当凸轮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时,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气门用于当气门限位槽处于旋转运动状态时,处于上下运动状态。可见,本申请通过在凸轮上设计气门限位槽,并在气门上设计限位槽连接结构,使包含限位槽连接结构的气门可以直接与气门限位槽连接。如此,凸轮在运动时带动气门限位槽及气门运动,来实现气门的开启与关闭,并且在气门与气门限位槽连接的情况下,不再会存在由于凸轮的运动加速度过快,导致气门飞脱的情况。

    预燃室结构、预燃室的优化方法及内燃机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76741.2

    申请日:2023-11-07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预燃室结构、预燃室的优化方法及内燃机,该预燃室结构用于内燃机,包括气缸盖、预燃室本体和火花塞。气缸盖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及用于封堵所述内燃机的主燃烧室的第一侧面。预燃室本体设于气缸盖上并凸出第一侧面设置,预燃室本体的内部设有预燃室,沿垂直于第一侧面的方向,预燃室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第一内壁上开设有与预燃室相连通的多个喷孔。火花塞设在第一容纳腔中,且火花塞的点火端伸入预燃室的内部并与预燃室的内壁间隔设置,并且点火端与第一内壁之间的距离小于点火端与第二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发明的预燃室结构,有助于解决现有预燃室结构存在的扫气困难、点火性能差、预燃室的体积利用率低的问题。

    排气管、排气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906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29880.2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排气管、排气管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发动机,其中,排气管包括第一排气管路、EGR管路和涡前管路。第一排气管路沿第一方向设置,EGR管路沿第二方向设置,且EGR管路的输入端与第一排气管路的输出端相连通,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θ1小于60°。涡前管路与EGR管路和第一排气管路位于第一平面,涡前管路沿第三方向设置,涡前管路与EGR管路相连通,第三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θ 2小于或等于90°,涡前管路的截面直径D为第一排气管路直径H的0.2~1倍。本发明所述的排气管,可保障排气管具有较高的EGR率,也可使得排气脉冲利用的更充分,涡前流量与EGR率分配更合理,从而满足不同用途发动机对涡前流量和EGR率的需求。

    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90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56905.8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该可变脉冲转换阀包括阀体及控制组件,阀体的两端设置阀口,阀体内设置脉冲通道及稳流通道,脉冲通道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小于稳流通道的最大流通截面积,脉冲通道为曲折通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阀片设置于脉冲通道内,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阀片传动连接,第二阀片设置于稳流通道内,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阀片传动连接。上述可变脉冲转换阀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无需改变原排气管路布置形式,通过控制第一阀片及第二阀片的开度可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的进气需求,实现低转速的排气或EGR的高脉冲利用,且不会带来高速节流的问题。

    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70907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6905.8

    申请日:2023-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脉冲转换阀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发动机,该可变脉冲转换阀包括阀体及控制组件,阀体的两端设置阀口,阀体内设置脉冲通道及稳流通道,脉冲通道的最大流通截面积小于稳流通道的最大流通截面积,脉冲通道为曲折通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阀片、第二阀片、第一驱动机构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阀片设置于脉冲通道内,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一阀片传动连接,第二阀片设置于稳流通道内,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阀片传动连接。上述可变脉冲转换阀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无需改变原排气管路布置形式,通过控制第一阀片及第二阀片的开度可满足发动机不同转速的进气需求,实现低转速的排气或EGR的高脉冲利用,且不会带来高速节流的问题。

    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88B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62458.5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结构以及发动机,该发动机进气结构包括进气稳压壳、进气歧管以及进气总管,进气稳压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形成第一稳压腔,第二壳体内形成第二稳压腔,第一稳压腔与第二稳压腔连通;进气歧管连接于第一壳体;进气总管包括EGR取气管、进气弯管及进气混合管,进气混合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折弯部及第二管段,第一管段设置于第一壳体远离进气歧管的一侧,第一管段的第一端与EGR取气管以及进气弯管均连通,第二管段设置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的一侧,第二管段的第一端通过折弯部与第一管段的第二端连通,第二管段的第二端与第二壳体连通。

    EGR调节装置及内燃机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17621.X

    申请日:2017-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调节装置,包括连通进气管和燃烧室的EGR混合管,EGR混合管的进气管入口段设置EGR混合腔,EGR混合管的侧壁开设连通EGR混合腔的废气进口;EGR混合腔内设置沿废气进口的进气方向设置的导向管,导向管的导向端设置沿废气进口的进气方向伸出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伸出端设置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的升降阀片;升降阀片包括由进气管中进气推动上移的第一闭合侧,和由废气进口的进气推动下移的第二张开侧。由升降阀片对废气进口的封堵或打开,实现EGR气体输入和避免回流,简化了结构,利用新鲜空气和废气的压差进行废气进口的封堵,EGR管路压阻较小,提高了EGR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

    EGR混合装置及内燃机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031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17314.1

    申请日:2017-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EGR混合装置,包括连通进气管和燃烧室的EGR混合管,EGR混合管的进气管入口段设置EGR混合腔,EGR混合管的侧壁开设连通EGR混合腔的废气进口;EGR混合腔内架撑有混合腔支架,混合腔支架上架撑有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的进气阀片;进气阀片包括由进气管中进气推动闭合的第一闭合侧,和由废气进口的进气推动张开的第二张开侧。新鲜空气和废气在EGR混合腔内进行混合,由混合腔支架上的进气阀片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或开启,对废气进口进行封堵时,避免进气管中气压大于废气进口的气压造成的回流,简化了EGR管路的进气结构,利用新鲜空气和废气的压差进行废气进口的封堵,EGR管路的压阻较小,提高了EGR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

    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008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18152.7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氨发动机系统包括氨气供应装置,氨气供应装置利用氨发动机的废气热量将液氨转化成氨气并提供至氨发动机;氨发动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氨气供应装置进入汽化模式将液氨转化成氨气并进行储存;获取氨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氨气的基准喷射量;获取氨气供应装置中氨气的储存容量,并根据储存容量和基准喷射量,调整氨气供应装置向氨发动机喷射氨气的目标喷射量;控制氨气供应装置按照目标喷射量向氨发动机喷射氨气。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液氨的污染机油以及腐蚀管路的风险,改善氨发动机缸内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可以降低柴油的油耗,减少碳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