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2658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06693.X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4 , B60K7/0007 , B60K2001/003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3/0061 , B60L15/007 , B60L50/64 , B60L50/66 , B60L58/21 , B60L58/26 , B60L2220/46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H05K7/20918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辆,其具备:一对电动马达,产生对驱动轮进行驱动的动力;和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与电动马达一一对应,该电动车辆有效地对电力驱动单元进行冷却。一对电力驱动单元(68)并列配置,在一对电力驱动单元的相互对置侧的侧面分别各自安装有具有多个冷却翅片(69a)的散热器(69),多个冷却翅片在与电力驱动单元的并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延伸,在隔壁部(85a)与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之间形成有一对导风通路(87),一对导风通路以使冷却空气在冷却翅片的延伸方向上流通的方式分别收纳散热器,隔壁部一体地形成于导风部件(85)并配置于一对散热器之间,导风部件在沿着所述并列方向的两端封闭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之间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802658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310406693.X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74 , B60K7/0007 , B60K2001/003 , B60L1/003 , B60L3/003 , B60L3/0061 , B60L15/007 , B60L50/64 , B60L50/66 , B60L58/21 , B60L58/26 , B60L2220/46 , B60L2240/425 , B60L2240/525 , H05K7/20918 , Y02T10/645 , Y02T10/646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动车辆,其具备:一对电动马达,产生对驱动轮进行驱动的动力;和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与电动马达一一对应,该电动车辆有效地对电力驱动单元进行冷却。一对电力驱动单元(68)并列配置,在一对电力驱动单元的相互对置侧的侧面分别各自安装有具有多个冷却翅片(69a)的散热器(69),多个冷却翅片在与电力驱动单元的并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平行地延伸,在隔壁部(85a)与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之间形成有一对导风通路(87),一对导风通路以使冷却空气在冷却翅片的延伸方向上流通的方式分别收纳散热器,隔壁部一体地形成于导风部件(85)并配置于一对散热器之间,导风部件在沿着所述并列方向的两端封闭一对电力驱动单元之间的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209888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180054007.6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0 , B62K11/10 , B62K25/283 , B62K2202/00 , B62K2204/00 , B62K2208/00 , B62M7/12 , F16D51/16 , F16D51/20 , F16D2051/003
Abstract: 该电动式跨骑型车辆具备车架、驱动轮、对所述驱动轮进行制动的鼓式制动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车架的摆动单元,所述摆动单元具有与所述驱动轮分体构成的驱动马达、将来自所述驱动马达的动力向所述驱动轮传递且具有车轮驱动部的减速机构,在比所述车辆的左右中心靠左侧或靠右侧中的一方为第一侧,另一方为第二侧,所述驱动轮的所述第一侧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驱动轮的所述第二侧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时,所述驱动马达及所述减速机构配置在所述第一侧,所述鼓式制动器配置在所述第二侧,所述车轮驱动部以到所述驱动轮的所述第一端面的距离比到所述车辆的左右中心的距离近的方式配置,所述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配置在俯视观察下与所述驱动轮的所述第二端面重叠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14818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710149173.X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后轮驱动装置,其能够减小齿圈以及后轮驱动轴之间的齿轮机构的体积从而实现小型化。该后轮驱动装置将齿圈同轴地固定在后轮,并在后轮驱动轴和齿圈之间设置用于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机构,所述后轮驱动轴传递发动机单元所具有的输出轴的动力,所述发动机单元被搭载在车架上,齿轮机构(38)被构成为在齿圈(37)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两个位置向该齿圈(37)传递旋转动力,构成上述齿轮机构(38)的齿轮(43,44,45)被配置在侧视时与齿圈(37)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152890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52791.X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04 ,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后轮悬架装置,在轴支承后轮的转向构件的上部,可转动地连结有前端部轴支承在车架上且向后方延伸的上臂构件及下臂构件的后端部,可以回避零件数量的增加且可以得到累进的缓冲特性,同时,不需在车架过剩的刚性确保。后缓冲组件(26)的一端与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一侧连结,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另一后端部在比转向构件(25A)的后轮支承部(25Aa)更靠前方的位置与转向构件(25A)可转动地连结,后缓冲组件(26)的另一端与另一臂构件及转向构件(25A)的一侧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331147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73533.8
申请日:2013-03-0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2 , H01M2/1077 , H01M10/48 , H01M10/6563 , H01M10/6566 , H01M10/65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防止电池单体的膨胀的结构并同时实现电池模块整体的紧凑化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具备:沿着电池模块(61)的壁面中的在电池单体(90)的层叠方向上对置的两壁面配置的一对侧板(71、71);通过铰链机构(75)分别将一对侧板(71、71)的一端部支承能够摆动,并且沿着电池模块(61)的一壁面配置的下板(72);沿着电池模块(61)的壁面而与下板(72)对置配置,并且将一对侧板(71)的另一端部彼此连结的上板(65),其中,使用紧固构件(66)将侧板(71、71)和上板(65)以在电池单体(90)的层叠方向上施加有压力的状态进行紧固固定,由此将电池模块(61)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527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0910222739.6
申请日:2009-1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283 , B60K1/04 , B60K2001/005 , B60L3/0046 , B60L11/1874 , B60L11/1875 , B60L11/1877 , B60L2200/12 , B60Y2200/12 , B60Y2200/126 , B62K11/10 , B62K19/30 , B62K25/32 , B62K2204/00 , H01M2/1072 , H01M10/425 , H01M10/48 ,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565 , H01M10/6566 , Y02T10/7005 , Y02T10/705 , Y02T90/16
Abstract: 在鞍乘型电动车辆中,提供能够适当调节蓄电池温度的蓄电池收纳箱结构。在前轮和后轮之间配置蓄电池的鞍乘型电动车辆的蓄电池收纳箱结构具备:收纳箱主体(61),其收纳多个蓄电池组(9);吸入口(62a),其从车辆前方将空气取入收纳箱主体中;排出口(62b),其将空气排出到收纳箱主体的车辆后方;风扇(64),其使空气从收纳箱主体朝排出口流动;旁通路(62c),其连通风扇的下游和吸入口;吸入侧换向阀(63),其选择性地限制空气从吸入口朝收纳箱主体流动或者从旁通路的出口(62d)朝收纳箱主体流动;以及排出侧换向阀(65),其选择性地限制空气从收纳箱主体朝排出口流动或者从收纳箱主体朝旁通路的入口(62e)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15289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52791.X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25/04 , B62K25/283 , B62M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后轮悬架装置,在轴支承后轮的转向构件的上部,可转动地连结有前端部轴支承在车架上且向后方延伸的上臂构件及下臂构件的后端部,可以回避零件数量的增加且可以得到累进的缓冲特性,同时,不需在车架过剩的刚性确保。后缓冲组件(26)的一端与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一侧连结,上臂构件(22A)及下臂构件(24A)的另一后端部在比转向构件(25A)的后轮支承部(25Aa)更靠前方的位置与转向构件(25A)可转动地连结,后缓冲组件(26)的另一端与另一臂构件及转向构件(25A)的一侧连结。
-
公开(公告)号:CN101153637A
公开(公告)日:2008-04-02
申请号:CN200710153412.9
申请日:2007-09-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43/204 , B62M11/00 , B60K1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22 , B60Y2200/12 , B62M7/02 , B62M17/00 , F16F1/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轴传动式动力传递装置,通过解决对动力传递路径施加过大的旋转扭矩的问题,从而可以实现动力传递装置的轻量化,并且,通过解决一个万向接头和另一个万向接头的位相错位的问题,从而可以充分抑制旋转速度的变动的发生。在从发动机(41)至最终减速器(52)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设置有减振机构(69),该减振机构(69)传递从发动机(41)传递的扭距直到规定值为止,并且,在扭距超过规定值时阻止超过规定值的扭距的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1148189A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710149173.X
申请日:2007-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摩托车的后轮驱动装置,其能够减小齿圈以及后轮驱动轴之间的齿轮机构的体积从而实现小型化。该后轮驱动装置将齿圈同轴地固定在后轮,并在后轮驱动轴和齿圈之间设置用于传递旋转动力的齿轮机构,所述后轮驱动轴传递发动机单元所具有的输出轴的动力,所述发动机单元被搭载在车架上,齿轮机构(38)被构成为在齿圈(37)的沿周向隔开间隔的两个位置向该齿圈(37)传递旋转动力,构成上述齿轮机构(38)的齿轮(43,44,45)被配置在侧视时与齿圈(37)的外周相比位于内侧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