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8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56108.4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粗糙度厚氮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清洗半导体基片;(2)将清洗后的基片置于反应腔内,调整反应腔内的沉积温度和反应压力,控制沉积温度为820℃~845℃、反应压力为100mTorr~150mTorr、反应气体二氯二氢硅(DCS)和NH3的流量比为1~3:1,在半导体基底上沉积厚度300nm~500nm的氮化硅薄膜;(3)将沉积了氮化硅薄膜的半导体基片继续放置于LPCVD反应腔内,不出腔室,调整LPCVD反应腔内的退火温度为1000℃~1100℃,向反应腔内通入N2或Ar或H2,退火30min~180min。本发明优点:制得的氮化硅薄膜粗糙度达到1nm以内、折射率2.05~2.1,其应力在1000MPa以内,氮化硅厚度可达到500nm,能够满足硅基光电子器件对氮化硅薄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18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1026600.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7/146 , H01L27/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照式EMCCD背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高阻外延硅层(8)背面设有P+层(13),并蒸镀一层增透膜(14);在P+层(13)上制有硼离子注入的P+电极接触区(15b),EMCCD背面设有金属化电极(16),金属化电极与P+电极接触区接触;增透膜、P+层、高阻外延硅层的两侧,露出EMCCD正面金属引线电极(6)。本发明制作的金属化电极与P+电极接触区形成金属化欧姆接触电极,在EMCCD存储区、水平移位寄存器及倍增寄存器背面引入低阻通道,解决了背照式EMCCD低阻衬底去除后,毫米级面阵MOS单元在正面多晶硅栅电极时钟脉冲驱动下电荷转移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探测灵敏度,同时工艺易于实现,兼容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1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026600.7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27/146 , H01L27/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照式EMCCD背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高阻外延硅层(8)背面设有P+层(13),并蒸镀一层增透膜(14);在P+层(13)上制有硼离子注入的P+电极接触区(15b),EMCCD背面设有金属化电极(16),金属化电极与P+电极接触区接触;增透膜、P+层、高阻外延硅层的两侧,露出EMCCD正面金属引线电极(6)。本发明制作的金属化电极与P+电极接触区形成金属化欧姆接触电极,在EMCCD存储区、水平移位寄存器及倍增寄存器背面引入低阻通道,解决了背照式EMCCD低阻衬底去除后,毫米级面阵MOS单元在正面多晶硅栅电极时钟脉冲驱动下电荷转移效率降低的问题,从而提高器件探测灵敏度,同时工艺易于实现,兼容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1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024274.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
IPC: H01L31/18 , H01L31/105 , H01L31/0224 , H01L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基片、清洗基片、P+光刻、注入、P+主扩、外延层生长、初始氧化、P阱光刻、注入与推阱、N环光刻与注入、P隔离光刻、注入与推阱、N‑光敏区光刻、注入与氧化、孔光刻、正面金属化、背面减薄、沉积抗反射膜、背面金属化,得到硅基背照PIN器件结构;该方法通过背照PIN结构植球压焊方式将PIN光电探测器组件体积至少减小三分之二,实现PIN光电探测器P+与N+处于横向互连,基于背照PIN结构,完成了PIN结构光电探测器系统集成一体化,同时满足光电性能要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