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72298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28702.0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畑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1D25/24 , F02B37/24 , F02D21/08 , F02D23/00 , F02D41/0007 , F02D41/029 , F04D27/0246 , F04D29/444 , F04D29/462 , F05D2250/52
Abstract: 压缩机(2)配备有:壳体组件(3),所述壳体组件具有轴承壳体(9)和压缩机壳体(10),通过第一扩压器壁部(12)和第二扩压器壁部(13)在叶轮(4)的外周上形成扩压器(6);可动叶片(15),该可动叶片配置在设于第一扩压器壁部(12)上的容纳室(21)内,包括具有对向面(17a)的基部(17)和从对向面突出的翼部(18),对向面(17a)与设置在容纳室(21)上的定位面(20a)接触,并且,所述可动叶片可以在翼部(18)向扩压器(6)内突出的突出位置与翼部(18)被容纳在容纳室(21)内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在轴承壳体(9)上,设置有在和轴线(Ax)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安装面(9a),压缩机壳体(10)包括从第二扩压器壁部(13)突出的固定部(11)及设置在固定部(11)上并在和轴线(Ax)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紧固面(11a),并且,通过将紧固面(11a)安装到安装面(9a)上,与轴承壳体(9)组合,定位面(20a)设置在容纳室(21)中,与紧固面(11a)位于同一平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265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680034053.9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0 , F02B37/12 , F02B39/10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极好地控制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的技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内燃机的增压系统设有:配备有电机的增压器,其中增压器的旋转轴的旋转由电机辅助;和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辅助力,其控制方式使得所述增压器的转速变为目标转速。控制单元基于以下各项中的任一项确定增压器的目标转速:(1)加速器开度;(2)加速器开度和内燃机转速;(3)节气门实际开度和内燃机转速;以及(4)目标节气门开度和内燃机转速,且通过电动设备控制辅助力,其控制方式使得获得目标转速。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322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780000805.4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畑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07 , F02B37/12 , F02B37/16 , F02B37/18 , F02D41/18 , F02D2200/0406 , F02D2200/0414 , F04D27/0215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计算离心式压缩机(26a)的空气流量(步骤S108),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入口中的空气压力,以及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入口中的空气温度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二阶微分。随后,本发明判定所述计算出的二阶微分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步骤S110)。如果判定出所述二阶微分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值的次数(计数值)达到或超过了阈值(步骤S116),则本发明判定出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中发生了波动(步骤S118)。
-
公开(公告)号:CN100494649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410038401.2
申请日:2001-07-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9/10 , B60H1/00492 , F01P11/20 , F01P2011/205 , F01P2037/0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中,选择防盗装置的解除动作作为在发动机起动前必然发生的事件,根据所选择事件的发生时刻开始预热。防盗装置解除动作的开始时刻,作为在发动机起动之前发生的事件,不仅必然性高,而且从所述开始时刻至发动机的任意起动时刻的时间长度的再现性也高。通过与所述时刻同期或根据该时刻以规定时刻开始预热,在以任意时刻起动发动机的情况下,确保了发动机起动时的预热结束状态。从而能够在起动时使发动机的温度分布达到最佳,并提高排气特性及燃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341322A
公开(公告)日:2009-01-07
申请号:CN200780000805.4
申请日:2007-04-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畑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0007 , F02B37/12 , F02B37/16 , F02B37/18 , F02D41/18 , F02D2200/0406 , F02D2200/0414 , F04D27/0215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计算离心式压缩机(26a)的空气流量(步骤S108),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入口中的空气压力,以及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入口中的空气温度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二阶微分。随后,本发明判定所述计算出的二阶微分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值(步骤S110)。如果判定出所述二阶微分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值的次数(计数值)达到或超过了阈值(步骤S116),则本发明判定出在所述离心式压缩机(26a)中发生了波动(步骤S118)。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5C
公开(公告)日:2004-06-16
申请号:CN01137180.3
申请日:2001-07-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1P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N19/10 , B60H1/00492 , F01P11/20 , F01P2011/205 , F01P2037/0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内燃机,包括:使热媒体循环的循环通路(B);存储热量的蓄热装置(21);将该蓄热装置存储的热量通过所述热媒体供应到所述循环通路(B)的供热装置(EP);及根据与该内燃机起动相关的特定定时因素设定的,在内燃机起动之前,通过所述供热装置(EP)开始向所述循环通路(B)供热的控制装置(30,S3,S103)。从而能够在起动时使发动机的温度分布达到最佳,并提高排气特性及燃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927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910256896.2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畑正和
IPC: F02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具备具有轴流式涡轮的涡轮增压器,适宜地兼顾以上述的压力差为起因而施加于轴承的负荷的增加抑制和向涡轮流入的废气的能量的增大。内燃机(10)具备涡轮增压器(20),该涡轮增压器(20)包括离心式的压缩机叶轮(22)、经由旋转轴(32)与压缩机叶轮(22)连结的轴流式的涡轮(24)、对旋转轴(32)进行支承的轴承(26)、收容压缩机叶轮(22)以及轴承(26)的壳体(28)。涡轮(24)以涡轮叶片(24b)的出口(24b1)位于压缩机叶轮(22)一侧的方式与旋转轴(32)连结。压缩机叶轮(22)以压缩机叶轮(22)的入口(22a)与出口(22b)相比更靠近涡轮(24)的朝向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40173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610500527.X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畑正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37/14 , F02B37/04 , F02B37/18 , F02B39/10 , F02B2037/125 , F02D23/02 , F02D41/0007 , F02D41/10 , F02D2200/0406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内燃机(10)的控制设备,其中第一压缩机(22a)和第二压缩机(26a)被并行布置在进气通道(14)中,该用于控制内燃机的控制设备被配置成:在其中请求增加发动机转矩时要求利用第二压缩机(26a)增压的情形中,在第一压缩机(22a)的功率使用排气能量调整装置(40和42)被增加到一定值或更大时开始逝去了延迟时间之际,开始利用第二压缩机(26a)的增压。
-
公开(公告)号:CN105102786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380075572.X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22 , F01M13/00 , F01M13/021 , F01M2013/0038 , F01M2013/027 , F01P11/04 , F02B29/0443 , F02B37/00 , F02B37/005 , F02B39/005 , F02B39/16 , F02B2039/164 , F02M25/06 , F02M26/06 , F02M35/10157 , Y02T10/121 , Y02T10/144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达成要求内燃机冷却程度与要求压缩机冷却程度的冷却装置。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窜缸混合气回流装置(50)与增压器(60),并且所述窜缸混合气回流装置使窜缸混合气向增压器的压缩机上游的进气通道中回流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独立地具备对内燃机的主体(20)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装置(70)与对进气进行冷却的第二冷却装置(80)。第二冷却装置对压缩机(61)进行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281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80062823.7
申请日:2010-03-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23/00 , F02B37/24 , F02D21/08 , F02D41/0007 , F02D41/0065 , F02D41/024 , F02D41/029 , F02D2200/0802 , F02M26/05 , F02M26/35 , F04D29/462 , F05D2250/52 , Y02T10/144
Abstract: 一种具备涡轮增压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应用本发明的内燃机(1)具备:具有设置于排气通路(4)的涡轮(7b)以及设置于进气通路(3)的压缩机(7a)的涡轮增压器(7);设置于排气通路(4)的相比涡轮(7b)靠下游的区间,且对排气进行净化的排气净化催化剂(10);以及连接排气通路(3)的相比排气净化催化剂(10)靠下游的区间和进气通路(3)的相比压缩机(7a)靠上游的区间的低压EGR通路(31),在压缩机(7a)设置有能够通过移动扩散器叶片(18)而变更从压缩机叶轮(12)送出的进气的流路的节流量的活动叶片机构(17),对活动叶片机构(17)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得当经由低压EGR通路(31)朝压缩机(7a)供给排气时,与未朝压缩机(7a)供给排气时相比较,进气的流路的节流量变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