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混结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6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92032.5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混结合梁及其施工方法。现有装配式钢混结合梁结构难以满足大跨径混合型桥梁的使用需求。本发明的装配式钢混结合梁的横截面呈P形,包括纵向依次连接的钢梁段、钢混结合段和混凝土段;所述钢混结合段和所述混凝土段内分布有横向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端部锚固在所述钢梁段内。本发明采用工厂预制和装配化施工,满足质量控制的要求,降低了环境等因素对梁段质量的影响,加快了施工进度;集合了钢混结合段良好受力性能和装配式施工的便利性,适合大跨度混合型桥梁建设,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提升了施工质量。

    预应力混凝土真空管道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5836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726351.5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真空管道。现有低真空超高速磁浮管道内底部设计纵向连续平面结构作为行车轨道,整体稳定性较差、轨道侧壁及底板过厚、不利于管道内散热。本发明的横截面呈倒梯形,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空腔管梁,预应力混凝土空腔管梁外表面包裹有封闭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空腔管梁内底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竖向的混凝土侧壁,混凝土侧壁沿真空管道长度方向布置,混凝土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电磁线圈;混凝土侧壁的外侧与对应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腔管梁内侧之间设置有横向水平支撑,横向水平支撑垂直于真空管道长度方向布置。本发明将封闭结构、管梁结构与轨道结构结合成一体,纵、横、竖向预应力钢束的设置增加管道纵、横、竖向刚度,散热能力强,制梁工艺简单高效灵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槽式轨道真空密封管梁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94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724370.4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轨道真空密封管梁。现有低真空超高速磁浮管道内底部设计纵向连续平面结构作为行车轨道,整体稳定性较差、轨道侧壁及底板过厚、不利于管道内散热。本发明的管梁包括外管、槽式轨道结构和支撑结构;槽式轨道结构位于外管内底部,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上方的第一侧壁,第一侧壁的内侧设置有电磁线圈;支撑结构包括竖向支撑和第一横向支撑,竖向支撑设置于底板与其下方的外管内壁之间,第一横向支撑设置于第一侧壁与其外侧的外管内壁之间。本发明的外管、槽式轨道结构通过支撑结构点状或线状连接,有效改善管梁横向刚度不均衡的状况,在大气压、荷载及温度影响下外管受力均匀;预留大量空隙,提高刚度的同时,利于散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