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44821U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21315616.9

    申请日:2016-12-02

    Abstract: 一种新型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门框区域,车体的内、外蒙皮包裹着门框,形成车体门框一体化结构,车体除包裹着门框区域之外的断面为内、外蒙皮中间填充蜂窝芯材的三明治结构,车体内、外蒙皮采用碳纤维预浸料材料连续铺层而成,内、外蒙皮的接触区域采用连续的碳纤维预浸料铺层过渡或者碳纤维预浸料铺层搭接,本实用新型门框结构与车体结构完全融于一体,保证了车体结构的连续性与整体性,提高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采用高温加压固化成型工艺,成型过程中结构变形量小,提高了门框结构的安装使用精度,提高了车门结构的安全运行品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及泡沫、蜂窝芯材加工制作而成,有效得降低了车体结构重量,实现了车体结构轻量化的设计目标。

    一种用于城铁列车驾驶室的前端结构及城铁列车底架

    公开(公告)号:CN221251184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21118885.0

    申请日:2024-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城铁列车驾驶室的前端结构及城铁列车底架,涉及列车车体技术领域,包括防撞梁组件和防撞柱组件;防撞梁组件包括沿纵向叠置的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第一端梁上设置有便于安装防爬器的吸能元件接口;防撞柱组件设置于防撞梁组件上,防撞柱组件包括设置于防撞梁组件两端的第一立柱和设置于防撞梁组件中间位置的第二立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城铁列车驾驶室的前端结构,通过沿列车纵向方向叠置的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以提高列车驾驶室端部区域的整体刚度,同时通过在防撞梁组件中间位置的第二立柱,改善了列车驾驶室端部区域的局部强度,从而提高了列车驾驶室的前端结构的整体抗冲击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车体碰撞的安全性。

    一种高地板铰接轻轨车枕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44757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2054909.9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一种高地板铰接轻轨车枕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左环形支撑、右环形支撑、连接法兰、两侧立板,上下盖板相对应设置并开有相对应的中心圆孔,下盖板通过中心圆孔与连接法兰的外圈焊接,上下盖板之间位于连接法兰外圈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左环形支撑、右环形支撑,两侧立板与上下盖板对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盖板、左右环形支撑、连接法兰及两侧立板的组焊对接,利用各个部件独特的形状设计及各部分相吻合的对接焊接,增强结构刚度及强度,实现高地板铰接轻轨车枕梁结构与带回转轴承转向架的连接,接口简单,有利于提升枕梁结构的制造精度,节约了车辆装配时间及售后检修维护时间,简化了车体与转向架的受力关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通过小曲线的车辆间铰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447532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539127.1

    申请日:2020-04-14

    Abstract: 一种通过小曲线的车辆间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主体、第二铰接主体、冠状环、回转轴承,第一铰接主体和第二铰接主体分别安装在相邻车体的车端,其中,回转轴承内圈与第一铰接主体连接,外圈与冠状环内侧连接,中间圈和转向架固定,第二铰接主体通过两端连接的弹性轴承与冠状环外侧连接,回转轴承三圈相互转动配合,从而带动与回转轴承相连的第一铰接主体和第二铰接主体及转向架三者相互转动,用于增大车辆转动角度,提高车辆通过小曲线的能力。本实用新型适应中高地板铰接轻轨车辆之间的可靠连接,适应车辆通过曲线的各种位移,并能适应车辆的侧滚、点头等运动。铰接装置主体采用箱型焊接结构设计,相比现有采用锻/铸的产品,重量更轻。除第二铰接主体集成的弹性轴承需定期更换,正常使用几乎免维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前挡风玻璃结构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21251168U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21140587.1

    申请日:2024-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挡风玻璃结构及轨道车辆,前挡风玻璃结构与车辆前端头罩相连接,包括窗框、第一固定件、夹紧框和玻璃,第一固定件用于连接窗框与头罩,夹紧框与窗框相连接,且夹紧框与窗框之间形成安装部,安装部用于卡接玻璃。使用时,第一固定件连接车辆前端头罩和窗框,窗框与夹紧框连接在一起,玻璃卡接于安装部,当需要更换玻璃时,操作人员仅需将第一固定件拆除,分离头罩和窗框,即可将玻璃与车辆前端头罩分离,从而实现玻璃从车辆前端头罩的快速拆除,提高了前挡风玻璃的更换效率。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轻量化车下裙板

    公开(公告)号:CN21222021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20563220.6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轻量化车下裙板,其特征在于:采用三层夹心式碳纤维复合板,裙板上集成检查门、支撑杆、压紧锁、安装座,裙板通过连接铰链连接到车体上,安装座通过胶铆连接到碳纤维复合板上,支撑杆在裙板打开后,支撑到车体上,轻量化裙板采用若干压紧锁与车体固定,本实用新型轻量化裙板总体质量约铝型材裙板的三分之一,减重效果明显,两人即可完成安装与拆卸。不需要反复新开模具,大大节省模具费用约十几万元。优化后的检查门可以实现快速开启,相比原结构节约时间至少10分钟。轻量化裙板采用六把压紧锁与车体固定,相比铝型材裙板在端部增加两把压紧锁,解决了车辆运行过程中,裙板异响问题。

    一种B型城铁列车可拆卸焊接式空气簧供风接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323114U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21973201.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焊接式空气簧供风接口结构,其中包括密封座、供风管、管接头、管支架和枕梁,所述的枕梁下盖板开有圆孔,枕梁封闭腔内隔板和外隔板的一侧分别开有长圆孔,所述的密封座上端开有与供风管连接的孔,密封座内设有与空气簧连接的通风道,密封座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枕梁的下盖板上并将下盖板的圆孔密封住,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和进步,相比目前的传统结构,在实现转向架空气簧与车体之间的基本连接基础上,将原有风源接口由枕梁腔内转移到腔外可见可操作区域,同时管接头由螺纹密封改进为端面密封形式,有效的解决了供风管接头的气密性问题。同时供风管组成在可更换性和安全性方面也得到了保证,实现了模块化结构设计。

    一种复合材料车体部件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653095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240004.1

    申请日:2019-08-02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车体部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部件间连接以胶接为主、紧固连接为辅,相互连接的两个部件上分别设计有两个成夹角的主粘接面和一个辅助粘接面,主粘接面和辅助粘接面间用结构胶粘接,同时辅助粘接面处用紧固件辅助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车体部件采用的焊接技术无法适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局限性,改善了焊接变形问题,提高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辅助粘接面中的紧固连接和粘接面边缘的封胶不但能遏制胶层间的出现剥离力,避免开胶隐患,还能作为工艺孔起到部件组装定位的作用。由于紧固件仅与部件的内蒙皮连接,因此不会影响到车体外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地铁车不锈钢门口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7000463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557574.8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一种地铁车不锈钢门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整体门口结构由门两侧立柱、门上部组成、门槛组成三部分构成独立的封装单元,门两侧立柱采用冷弯闭口型钢一次成型,门两侧立柱上端与门上部组成焊接,门两侧立柱下端与门槛组成焊接。本实用新型将门口结构分成四大部分,分别独立成型后再整体焊接成一体,门两侧立柱采用冷弯闭口型钢一次成型,无缝拼接,减小变形,简化结构,提高整体强度和刚度,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