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2954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14476.8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潘卫军 , 韩帅 , 王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碎涡结构、机翼及飞机,该机翼碎涡结构包括设于飞机机翼本体前缘的第一开口和设于所述机翼本体后缘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通过连通管导通,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机翼本体内部。运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翼碎涡结构,通过所述连通管导通所述机翼本体前缘和后缘,由所述机翼本体前后压力差在所述连通管中产生吹向尾涡的气流,由于尾涡产生于所述机翼本体翼梢之后,所述连通管位于翼梢内侧,所述连通管导出的气流能够向尾涡施加侧向喷流,使涡环量不均衡,可以有效触发涡流的不稳定性,极大加速尾涡消散,减小尾涡对后机的影响,该机翼碎涡结构极其简单,制造十分方便,效果特别良好,便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61367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810258906.1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潘卫军
Inventor: 潘卫军 , 栾天 , 朱新平 , 王玄 , 王润东 , 左青海 , 王艺涓 , 叶右军 , 张庆宇 , 李肖琳 , 左杰俊 , 李直霖 , 吴郑源 , 梁延安 , 冉斌 , 任杰 , 张智巍 , 邓文祥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和有人机协同机制下的多机多目标应急搜救航迹规划方法:S1:对受灾地区进行多无人机协同覆盖式搜寻,并获取受灾人员疑似点的地理位置;S2:依据受灾人员疑似点的地理位置,规划出多无人机协同疑似点搜寻的最优航迹,并依据该最优航迹实施多无人机协同疑似点搜寻预案,获取受灾人员关键点的地理位置及受灾人员数量情况;S3:依据受灾人员关键点地理位置及受灾人员数量情况,规划得到多有人机协同关键点应急救援的最优航迹,并依据所述多有人机搜救最优航迹实施多有人机协同关键点应急搜救预案。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我国山区条件下应急救援效率和安全性,灵活应对不同山区飞行环境,为保障救援飞行安全做好充分的准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70394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710993262.6
申请日:2017-10-23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场地面飞机自动智能牵引系统及方法,其包括调度中心、场面运行支持设备和至少一辆无人牵引车;每辆无人牵引车具有液压夹持升降装置、工控机、通讯系统和车载ADS‑B收发机,工控机通过通讯系统与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互,通过车载ADS‑B收发机向其他无人牵引车的ADS‑B收发机广播其无人牵引车的状态信息,同时还控制液压夹持升降装置与飞机的前轮耦合/解耦;调度中心根据场面运行支持设备提供的数据,调度无人牵引车来完成飞机的牵引,而被调度的无人牵引车的工控机根据调度中心设定的牵引轨迹,控制该无人牵引车的行驶状态并将飞机牵引至终点位置。因此,本发明不仅提高了机场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燃油消耗、废气排放以及机场场面冲突。
-
公开(公告)号:CN1128493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0271032.5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潘卫军 , 韩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领域,特别是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机翼及飞机。一种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包括射流装置,所述射流装置包括喷孔,所述喷孔设置在翼尖上,所述射流装置能够启闭所述喷孔,所述喷孔用于喷射气流。采用本发明所述加强涡流冲浪的结构,通过将射流装置的喷孔设置在翼尖上,通过射流装置来主动控制位于翼尖上的喷孔喷射气流,来主动控制前机的涡环量,进而增加对后机的附加升力,减少后机油耗,以此来减少编队飞机的整体油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072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96585.4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冲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制语音语义解析的飞机空中冲突检测方法。首先实时收集管制语音,并通过管制语音识别系统结合实时雷达数据进行语音转文本的处理;将识别出的管制文本输入管制文本意图识别模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意图分析,判断识别出的管制文本意图是否需要飞机进行飞行状态的改变,若不需要则终止本次检测,若需要则进行管制指令提取;从识别出的管制文本中提取出冲突检测所需的关键数据;根据关键数据和实时雷达数据进行冲突检测算法,判断是否存在飞行冲突;若存在则触发冲突告警机制。本发明基于智能模型实现管制文本意图识别、管制指令提取和冲突检测,有效提高了飞行冲突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37635.1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域流量预测技术领域,提出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空域流量预测方法,包括步骤:收集历史空域流量数据和与之相关的空间结构数据,并进行预处理;构建GNN模型,使用GNN模型计算对空域网络中的各节点影响程度、节点间影响程度,节点为任一机场或任一航路点;GNN模型对节点影响程度、节点间影响程度以及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特征转换和注意力融合,得到融合后的特征向量;将融合后的特征向量输入LSTM模型,得到预测的节点的空域流量。本发明通过集成GNN模型和LSTM模型对节点的空域流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及对节点的空域流量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9789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84631.1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管领域,特别是一种管制员通话负荷预测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分析待预测区域的航路航线信息、管制员指挥意图和飞行员的飞行意图,计算航空器的飞行轨迹,再通过所计算的飞行轨迹去预测航空器更加精确的航迹,从而得到未来的通话节点及内容,将所预测的通话内容结合当前具体的管制场景,预测该通话内容所需的通话时间,最后,将得到的所需通话内容及时间和通话节点进行通话负荷的计算,最终达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管制员的通话负荷的目的,为航空交通管制过程中的时序性要求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612415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95989.2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行数据进行着陆安全评估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基于着陆距离、着陆垂直加速度和着陆俯仰角建立基于风险评价原理的着陆操作性能评价模型;S2、基于着陆操作性能评价模型建立飞机着陆操作性能评价体系;S3、在着陆时,通过将着陆距离、着陆垂直加速度和着陆俯仰角输入至所述着陆操作性能评价体系以评价最终着陆性能值。本发明采用三个飞行参数对飞行着陆的操作性能进行了评价,旨在评估和分析飞行员在飞行一段时间后的着陆操作表现,为飞行机队管理着陆风险提供实践和技术支持,为飞行机队的安全管理系统(SMS)提供数据驱动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092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386970.9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套基于自注意力的实时管制语音质量计量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实时空管语音数据并生成语音信息帧;检测所述语音信息帧丢弃其中的无声信息帧,生成有声的长语音信息帧;将所述长语音信息帧进行梅尔图谱转换,注意力提取,特征融合,得到预测mos值,解决了语音评价耗时长,只能离线进行的问题,同时实时接收的过程中也能去除无声的部分,提取影响语音质量的部分,不仅避免了无声段语音对评价的影响,还提高了语音评价的客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76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041655.5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潘卫军 , 罗玉明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网格的航空器尾涡CFD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航空器飞行方向为x轴,建立航空器的初始尾涡三维网格模型;采用弹簧比拟方法对x方向上的网格面进行自适应计算,得到x方向上的自适应网格节点的坐标;采用等弧分布律方法对y、z方向上的网格面进行自适应计算,得到y、z方向的自适应网格节点的坐标;以建立航空器的自适应尾涡三维网格模型,再利用该网格进行CDF计算。本发明针对于航空器尾涡x、y、z方向上的气流性质选取了适应性的自适应算法进行降维自适应计算,得到了重构后自适应航空器尾涡网格模型,有效提高了航空器尾涡网格模型的精度,从而能够在后续CDF计算中得到高精度的速度分布图和涡量矢量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