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048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4281.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旋转扫描碳监测卫星辐射特性仿真方法、系统和设备,属于遥感卫星成像仿真技术领域,解决没有考虑太阳或观测几何变化导致的观测辐亮度变化,严格辐射传输模型精度无法满足高精度碳反演需求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建立包含地球、卫星和载荷的三维场景,完成从地物坐标到像素坐标的映射,得到模拟图像;考虑温室气体吸收光谱特性与浓度分布、气溶胶物理与化学参数、地表BRDF/BPDF模型参数,基于高精度矢量辐射传输模型LINTRAN实现O2A通道和CO2弱吸收通道观测辐亮度图像的仿真;采用最优化估计OE算法对星下点及场景边缘区域反演验证,评估新体制下碳监测数据高精度获取与反演的可行性,支撑卫星总体设计,并为地面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源。
-
公开(公告)号:CN115743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460860.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机动与保持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分析超低轨道卫星受大气阻力及J2摄动影响,基于高斯摄动方程,完成了超低轨道卫星受摄动影响的轨道参数变化规律,建立了超低轨道卫星的轨道运动模型;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阶泰勒展开的方式,建立了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漂移模型;再通过引入非奇异轨道根数,结合速度增量对星下点轨迹的影响分析,提出了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机动与保持方案,能够有效地完成超低轨道卫星星下点轨迹的机动和保持,在规定时间内,调整卫星经过特定目标点上空并对目标点进行连续多日的重访要求,同时燃料消耗和星下点轨迹调整时间满足一般工程约束,具有极强的工程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60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1369592.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5D1/495 , G05D1/46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采用数字孪生卫星动量轮的航天器控制系统,属于航天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动量轮模型精度低,导致航天姿态控制系统控制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控制器、姿态敏感器和执行器;姿态敏感器采集航天器本体的真实姿态角,控制器根据真实姿态角与期望姿态角的偏差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器,由执行器输出控制力矩施加于航天器本体上,使航天器按照姿态动力学和运动学的规律进行运转;执行器采用动量轮实现,动量轮采用数字孪生卫星动量轮模型,数字孪生卫星动量轮模型包括动量轮机理模型和偏差补偿模型,在动力学仿真环境下动量轮机理模型输出动量轮转速,动量轮转速经偏差补偿模型输出偏差转速,动量轮转速和偏差转速叠加作为动量轮输出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410024321.9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N3/08 , G06Q10/0631
Abstract: 一种面向遥感任务规划的深度学习点目标去噪方法,属于巨型遥感星座任务规划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在巨型遥感星座任务规划中采用现有方法计算卫星对点目标成像时间窗口,速度慢耗时长的问题。包括:根据每颗卫星的初始坐标位置进行轨道递推,确定给定时刻偏心近点角和真近点角;将轨道六根数和任务目标的经纬高表示为ECEF坐标系下坐标矢量,计算任务成像侧摆角;采用黄金分割搜索方法确定成像时间窗口;再由成像时间和成像侧摆角的比较结果确定标记L,并得到训练数据集;采用网络训练数据集对点任务去噪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使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拟合,得到训练后点任务去噪神经网络。本发明用于遥感任务规划的点目标去噪。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8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211005623.9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可重构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所述多臂航天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基本构型为单臂构型,所述多臂航天器基本构型包括中心体模块、机械臂模块和末端执行器模块;中心体模块承担数据处理、供能和通信功能;机械臂模块负责末端定位定姿功能;末端执行器模块负责具体操作功能;模块间通过通用机电接口连接,实现模块在轨快速连接。所述多臂航天器及其重构方法能够胜任多样化的在轨服务任务,包括在轨制造、在轨装配、在轨搬运、在轨维护等,并具备后期在轨扩展升级能力,以及在轨可重构,适应多变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002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03445.X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侧可摆扫超宽覆盖SAR卫星系统、扫描方法和装置,涉及航天器设计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星载SAR难以实现高分宽幅成像的问题。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SAR卫星方案大多只安装单个SAR天线,通过卫星平台的姿态机动扩展视场。并且由于分辨率和幅宽两个指标之间天然存在着矛盾,传统星载SAR难以实现高分宽幅成像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卫星、旋转机构和两个SAR天线;所述两个SAR天线通过旋转机构呈轴对称分布在卫星两侧。所述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一种双侧可摆扫超宽覆盖SAR卫星系统实现,包括:将扫描区域划分为距离向N×方位向M个子条带;SAR天线根据划分的M个子条进行扫描,并进行拼接。本发明应用于卫星监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2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739558.6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臂航天器变拓扑机电一体化对接装置及对接方法,属于多臂航天器系统机电一体化快速对接领域。它包括对接主体和对接受体,对接主体包括主体壳体、驱动机构、滑块、钢珠、轴向限位器、电气接头公头和导向头,驱动机构设置在主体壳体内,驱动机构与滑块相连,主体壳体沿周向开设有多个钢珠孔,钢珠设置在钢珠孔内,导向头连接在主体壳体的下方,轴向限位器数量为多个,多个轴向限位器通过连杆结构与滑块相连,电气接头公头与滑块底部相连,对接受体包括受体壳体、对接腔体和电气接头母头,受体壳体内设置对接腔体,电气接头母头设置在对接腔体底部。它主要用于多臂航天器变拓扑及快速对接。
-
公开(公告)号:CN114313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111501700.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2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电推进小卫星初始布轨至圆轨道的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高斯摄动方程计算获取卫星处于初始椭圆轨道时用于保持远地点高度不变且抬升近地点高度所需的控制推力角;基于远地点附近对称推进策略,根据卫星的电推进发动机的每轨工作时长计算每轨的工作起止时刻;根据所述控制推力角所确定的推力加速度获取卫星的每轨所抬升的近地点高度增量,直至卫星达到目标轨道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995132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582234.6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混合过程的多臂航天器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备和介质。模型预测控制在处理多臂航天器这类具有多种约束的复杂非线性系统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面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实际场景中。因此本发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进行任务空间控制器设计。此外,为了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利用高斯混合过程训练数据量小、训练速度快的特点,建立干扰模型并在模型预测控制中进行补偿。最后设计了推力分配方法完成平台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设计方便直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5602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095656.7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K9/00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1R31/367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DP衰老面谱与CGAN的锂电池寿命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检测方法包括:基于获取得到的随机游走充放数据生成对称点模式SDP衰老面谱样本集;搭建初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利用所述SDP衰老面谱样本集对所述初始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进行迭代训练以得到目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基于所述目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模型CGAN识别卫星锂电池对应的寿命状态及种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