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一体化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2091C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410052120.2

    申请日:2004-11-03

    Inventor: 王传福 董俊卿

    Abstract: 一种具有一体化结构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在碳纸周边预留一定的待处理密封区域,进行疏水处理;b、将憎水高分子树脂分散液、碳粉与醇类或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稳定无沉降的墨水状混合物;c、在碳纸周边预留一定的待处理密封区域,将所述墨水状混合物涂覆在碳纸的中心部位,形成气体扩散层;d、将高分子树脂溶解后浇铸在碳纸周边的待处理密封区域,使其与气体扩散层形成初级密封膜;e、将上述具有局部复合结构的扩散层热压,使树脂与气体扩散层形成具有稳定的一体化结构的气体扩散单元;f、在气体扩散单元的密封区域的单面或两面涂覆热溶胶层;g、将阳极和阴极的气体扩散单元与催化剂涂层膜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热压一段时间,即制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多层膜电极。本发明可提高膜电极的使用寿命。

    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
    1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8341C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03114399.7

    申请日:2003-04-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包括壳体、减振层、金属载体及催化剂涂层,其中金属载体采用孔径为50~1200微米,孔隙率为80~98%的发泡金属材料制成,经过有机酸热腐蚀和浸渍烧结过程与催化剂涂层组分牢固结合。该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耐热冲击和机械冲击,净化效率高,使用寿命。

    锂离子二次电池
    1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1477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310111966.4

    申请日:2003-10-28

    Inventor: 王传福 沈晞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正极(1)是由含有能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物质涂敷在铝箔基体表面而形成,负极(2)是由含有能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碳材料为活性物质涂敷在铜箔基体表面而形成,正、负极(1、2)均设有引出端子作为正、负极极耳(6、7),正、负极(1、2)以片状形式依次层叠排布于带状隔膜(3)的两面而形成极芯(4),隔膜(3)在电池外壳(5)中呈涡卷状而将正、负极(1、2)相隔绝缘。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自放电性能、安全性能、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容量。

    碱性二次电池
    1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0396C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03140045.0

    申请日:2003-08-02

    Inventor: 李维 王传福

    Abstract: 一种碱性二次电池,包括正极、隔膜、负极以及电解液,收纳于金属外壳中,其中,正极采用氢氧化镍活性物质涂敷在电极基体上的方式形成氢氧化镍电极,所述的氢氧化镍电极中还含有铝氧化物、氢氧化铝、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添加剂,其中铝与氢氧化镍的重量比为0.1-5∶100。使用该添加剂可以提高电池在高温下的充电效率,提高高温放电容量,减缓高温下循环容量衰减。

    锂离子二次电池
    1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9742C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02156241.5

    申请日:2002-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4 H01M4/626 H01M4/661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其中正、负极均由活性物、导电剂及其它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涂敷在金属集电体基材上制成,正极集电体基材选用金属铝箔,负极集电体基材选用金属铜箔后,则正极导电剂为铝粉或铝纤维,负极导电剂为铜粉或铜纤维,导电剂添加量为活性物总料重的1.0~10.0wt%,其中金属粉末的平均粒径为0.1~5μm,金属纤维直径为0.1~5μm,长径比为2~100,金属粉末及纤维的混合物导电剂中金属粉末占导电添加剂的80.0~98.0wt%;所制得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尤具有较低内阻和较好循环特性、适于高倍率放电。

    制备LiPF6的方法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7459C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01130018.3

    申请日:2001-12-04

    Inventor: 王传福 沈晞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制备LiPF6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反应釜中加入计量的LiF及适量的CH3CN溶剂,搅拌形成悬浮液,其中LiF/CH3CN浓度约等于5-8摩尔/升;(2)加入计量的PCl5在35-45℃反应时间6-10小时,其中PCl5相对LiF过量0-20%摩尔;(3)过滤,分离出的母液低温冷却后析出Li(CH3CN)4PF6复合物晶体;(4)真空干燥除去CH3CN后,即可制备高纯度的LiPF6晶体。所制备的LiPF6的纯度≥99%,产率≥70%,特别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锂离子二次电池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2401A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200310111966.4

    申请日:2003-10-28

    Inventor: 王传福 沈晞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正极1是由含有能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为活性物质涂敷在铝箔基体表面而形成,负极2是由含有能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碳材料为活性物质涂敷在铜箔基体表面而形成,正、负极1、2均设有引出端子作为正、负极集流体6、7,正、负极1、2以片状形式依次层叠排布于带状隔膜3的两面而形成极芯4,隔膜3在电池外壳5中呈涡卷状而将正、负极1、2相隔绝缘。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外壳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自放电性能、安全性能、电池的循环性能和电池容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