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5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808419.2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具有热管理系统的车辆,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泵循环装置,所述热泵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外换热器和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节流装置位于同一热泵循环液流回路中;暖风芯体,所述暖风芯体具有暖风芯体液体流路;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与所述暖风芯体液体流路连通;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液体流路,所述加热液体流路与所述第一循环泵和所述暖风芯体液体流路串联连接以构成第一循环液流回路。根据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加快了采暖时空气调节装置内的空气的加热速度,空气升温速度快,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控制车载空调的方法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311968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97585.4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车载空调的方法和车辆,其中,车载空调包括可移动风口,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到所述可移动风口的触发信号;判断车辆所处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触发信号和所述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可移动风口的位置和出风参数。本发明的方法和车辆,基于车载空调的可移动风口,可以在不同运行模式下,通过调节可移动风口的位置和出风参数,满足用户的需求,丰富车载空调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20111.X

    申请日:2019-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包括送风结构。所述送风结构包括倾斜向上设置的送风口,所述送风口输送的气流能够倾斜向上越过前挡风玻璃输送至车辆的顶棚。空调中的气流经过供风管从送风口输送至乘员舱。由于送风口倾斜向上设置,送风口的气流朝斜上方输送至车辆顶棚,能够避免送风口输出的气流吹到前风挡玻璃,从而避免了前挡风玻璃的起雾现象,而且能够沿着顶棚输送至车辆的后方,为后排乘客实现气温调节,减少了管道的布置。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4406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20110.5

    申请日:2019-08-3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该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出风管和气流调节件,出风管具有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端均与车辆空调连通,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的出风端均与车辆乘员舱连通,气流调节件包括活动设置于出风管内部的第一风门,第一风门用于调节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量,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口处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第一导风斜面,第二导风支道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

    汽车
    95.
    发明公开
    汽车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0728419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610206906.8

    申请日:201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242 B60H1/243 B60H1/244 B60H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和空调出风装置,车身包括仪表板和顶棚,空调出风装置包括:空气调节系统总成;前出风管道,前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空气调节系统总成相连,前出风管道具有第一前出风口和两个第二前出风口,第一前出风口设在顶棚的前部,两个第二前出风口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后出风管道,后出风管道的进风端与前出风管道直接相连,后出风管道具有设在顶棚的后部的后排出风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汽车,释放了仪表板中央的空间,前排出风口不会与中控大屏多媒体发生布置干涉,提升了后排出风口的导向性,解放了副仪表台内部空间。

    储液罐、空调装置和车辆
    9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98107U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20395871.7

    申请日:2024-0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液罐。储液罐包括罐体和阀门。罐体形成有储液腔、第一液体出口和第二液体出口。在储液罐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液体出口高于第一液体出口。阀门设置在第一液体出口处。如此,在汽车处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可以将阀门关闭,液态冷媒只能在储液罐内的压力下,通过第二液体出口流出储液罐。而在汽车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阀门打开,液态冷媒在储液罐内的压力下,通过第一液体出口流出储液罐。由于第二液体出口比第一液体出口高,使得汽车处于高温环境的情况下,液体冷媒更难以从储液罐流出,因此,储液罐可以储存更多的冷媒,反之,使得汽车处于低温环境的情况下,液体冷媒更容易从储液罐流出,能够调节储液罐的储液量。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9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62087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0705112.1

    申请日:2023-04-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第一电磁膨胀阀,所述第一电磁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相连;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与电池包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磁膨胀阀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电池包的保温效果较好,材料比热容更大,其中所存储热量更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热管理系统,通过从电池中取热来进行空调制热循环,热量更加充足,一定程度上提高整车能量利用率。

    热管理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986288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605675.8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理模块及具有其的车辆,热管理模块包括基座和控制阀组,第一基座设有冷媒流道和空调系统接头,每个空调系统接头与至少一条冷媒流道连通,多个空调系统接头与空调系统中的装置连接,控制阀组设于第一基座且与一部分冷媒流道相连以控制不同的冷媒流道切换连通使热管理模块在不同的热管理模式之间切换,第二基座固定至第一基座且设有液体流道和液体接头,每个液体接头与至少一条液体流道连通,多个液体接头适于与冷却系统中的装置连接以形成冷却回路,冷却系统中的装置包括水侧控制阀,水侧控制阀设于第二基座且分别与一部分液体接头相连,以形成不同的冷却回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管理模块,有利于整车的平台化设计。

    车辆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7374080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348462.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制热循环系统和补气流路,制热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适于对乘员舱制热的第一冷凝器以及适于对电池包加热的电池包换热部,电池包换热部与第一冷凝器并联,或者电池包换热部串联在第一冷凝器的下游,由电池包换热部及第一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经过制热循环系统的节流蒸发后返回压缩机;补气流路上设有补气节流装置,补气流路接入制热循环系统,且用于将制热循环系统中未经过节流蒸发的制冷剂分流出来,并经过补气节流装置的节流后送回压缩机,以提高压缩机的吸气压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热管理系统,通过设置补气流路,可以在低温情况下提高车辆热管理系统的制热能力。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3920592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022094142.2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热管理系统,第一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电池包,电池包包括电池模块、直冷装置和加热装置,直冷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引导制冷剂的冷却管路,多个冷却管路铺设于电池模块的表面;加热装置用于增加电池模块的发热量,压缩机的出口与经由第一支路与第一换热器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的出口与电池包的直冷装置的进口连通,电池包的直冷装置的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连通,第一换热器用于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在本公开中,能够简化对电池包冷却的管路布置,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