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4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192023.3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朱加良 , 秦越 , 何正熙 , 杨洪润 , 青先国 , 何鹏 , 吴茜 , 徐涛 , 朱毖微 , 徐思捷 , 李小芬 , 陈静 , 李红霞 , 邓志光 , 向美琼 , 吕鑫 , 王雪梅 , 杨洪 , 卢川 , 刘松亚
IPC: G01P3/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逻辑硬件电路的主泵转速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对传感器产生的类正弦脉冲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的方波信号;获取所述方波信号的周期,并根据所述周期获取预先存储的转速信号数据;其中,所述对照表为各个所述周期与各个所述转速信号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转速信号数据获取模拟量信号和开关量信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逻辑硬件电路的主泵转速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低功耗、高精度及无需开发软件程序等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4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76326.0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F16F15/067 , F16F1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振动与减振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三维动力吸振器。本发明包括固定架、吸振质量块、三个相同的分支运动链;所述固定架包括下底板、上顶板、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安装在下底板和上顶板之间,所述分支运动链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吸振质量块安装在下底板和上顶板之间,所述分支运动链与吸振质量块通过球铰接。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动力机械设备的多维线谱振动,克服现有多维动力吸振器所存在的尺寸大、引入附加质量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92664.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工艺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3D打印工艺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近场动力学瞬态传热模型;步骤二、建立近场动力学生死物质点模型;步骤三、引入近场动力学键断裂机制;步骤四、建立基于近场动力学的3D打印工艺过程仿真模型;步骤五、根据3D打印工艺条件定义基本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步骤六、模拟计算并导出结果。本发明将3D打印过程中材料的累加视为一种标量场的变化过程,并采用0‑1来刻画标量场中物质点的生死状态,这样能够相当直观地从物理上描述3D打印的过程,结合显式计算方法,大大简化了数值模拟过程中每个时间步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721546.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振雷 , 刘承敏 , 青先国 , 何正熙 , 蒋天植 , 李进 , 卓祥林 , 朱宏亮 , 何亮 , 包超 , 彭航 , 李锋 , 刘艳阳 , 卢川 , 朱力 , 闫新龙 , 张秀万 , 孙琦 , 高志宇 , 罗庭芳 , 罗京海 , 王立 , 袁航 , 单伟
IPC: G21C17/022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却剂承压边界泄漏定量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包括:取样容器、探测器组件、β‑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上位机、抽气泵、滤纸、若干根数据线和若干根管路,所述抽气泵与取样容器连接,所述探测器组件和滤纸分别设置在取样容器内部,所述探测器组件通过数据线与β‑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相连接,所述β‑γ数字符合测量装置通过数据线与上位机连接。本发明选用了活化产物18F作为放射性示踪剂,通过计算18F放射性活度和取样回路传输系数,最终定量计算出冷却剂承压边界的泄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65023.9
申请日:2021-11-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丽莉 , 张明 , 邓纯锐 , 余红星 , 邓坚 , 刘余 , 黄代顺 , 丁书华 , 陈亮 , 卢川 , 邹志强 , 杨洪润 , 张航 , 武铃珺 , 彭欢欢 , 王小吉 , 向清安 , 武小莉 , 许幼幼 , 杜政瑀
IPC: G21C17/00 , G21C13/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失效判定方法,严重事故工况下,根据堆芯熔融物与下封头及下封头配件的作用情况、下封头与下封头配件的形变情况,判断出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失效模式,所述下封头失效模式的类别大于两种。本发明所提供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失效模式判定方法可以较全面地评价和判断严重事故工况下核反应堆压力容器下封头的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196414.6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瞬态物理热工全耦合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反应堆瞬态物理热工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步骤S2,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瞬态的中子通量、缓发中子先驱核浓度、功率、冷却剂温度和燃料温度。本发明采用细网差方法离散中子物理扩散方程、采用单通道模型模拟冷却剂流动传热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圆柱导热方程,建立模拟反应堆物理、热工专业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三维瞬态物理、热工参数,提高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2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11426.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六自由度减振平台,包括机架、动平台、并联运动链组,所述动平台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平面的上方,所述并联运动链组包括三个并联运动链、三个下连接件和三个上连接件,三个所述并联运动链的下端分别通过三个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机架可转动连接,三个所述并联运动链的上端分别通过三个所述上连接件与所述动平台可转动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成三角分布的并联运动链对动平台的进行支承,并通过设置多个具有单自由度的转动副,有的提升刚度、承载能力,同时消除铰链间隙,有效的提升刚度、承载能力,同时消除铰链间隙,提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98672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4721.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力图的集成测试用例最小集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涉及软件测试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获取待测程序在集成测试阶段的基础测试用例集;执行基础测试用例集中的多个测试用例,建立相应的函数覆盖热力图;将多个函数覆盖热力图中的热力值对应叠加后得到总热力图,直至总热力图显示覆盖全部函数,组成完整测试用例集;选取总热力图中热力值最高的函数作为目标函数,并获取调用目标函数的所有测试用例中函数平均执行时间最短的测试用例作为目标测试用例,将总热力图中对应行列的热力值清除,直至总热力图的热力值全部为零,所有的目标测试用例组成为测试用例最小集。可以高效地完成集成测试以及后续的回归测试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92023.3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朱加良 , 秦越 , 何正熙 , 杨洪润 , 青先国 , 何鹏 , 吴茜 , 徐涛 , 朱毖微 , 徐思捷 , 李小芬 , 陈静 , 李红霞 , 邓志光 , 向美琼 , 吕鑫 , 王雪梅 , 杨洪 , 卢川 , 刘松亚
IPC: G01P3/4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逻辑硬件电路的主泵转速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对传感器产生的类正弦脉冲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的方波信号;获取所述方波信号的周期,并根据所述周期获取预先存储的转速信号数据;其中,所述对照表为各个所述周期与各个所述转速信号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转速信号数据获取模拟量信号和开关量信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逻辑硬件电路的主泵转速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低功耗、高精度及无需开发软件程序等特点,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9543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111352.4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9C64/153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33Y10/0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辐射屏蔽体制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最小马赛克立方体成型件以减少屏蔽材料的用量,满足了屏蔽体重量轻、体积小的需求,便于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屏蔽体,同时也避免了因不同屏蔽体组合安装造成的辐射漏束的情况发生,缩减了屏蔽体的制造工艺和时间,提高了屏蔽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