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83865.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D3/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VR条件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力行为模拟方法、系统;包括对RPV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对整个求解时间域进行时间离散;读取离散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近场动力学热烧蚀模型,并利用动态边界识别方法,判断所有物质点的烧蚀状态,更新RPV模型烧蚀边界;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位移分布;建立断裂模型,判断所有物质点中键断裂破坏状态,更新损伤累积量;重复更新过程至所有时间步计算结束,得最终的烧蚀边界、温度分布、位移分布和损伤累积量,确定RPV的热力耦合及破坏失效行为。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同时模拟RPV烧蚀过程、瞬态传热和热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92664.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工艺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3D打印工艺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近场动力学瞬态传热模型;步骤二、建立近场动力学生死物质点模型;步骤三、引入近场动力学键断裂机制;步骤四、建立基于近场动力学的3D打印工艺过程仿真模型;步骤五、根据3D打印工艺条件定义基本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步骤六、模拟计算并导出结果。本发明将3D打印过程中材料的累加视为一种标量场的变化过程,并采用0‑1来刻画标量场中物质点的生死状态,这样能够相当直观地从物理上描述3D打印的过程,结合显式计算方法,大大简化了数值模拟过程中每个时间步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12908.2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奇异单元网格划分法划分类裂纹尖端的网格,并构建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采用所述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计算距类裂纹尖端特征距离的应力;在瞬态载荷和外载荷条件下,采用编译器软件,通过主循环瞬态极值组合和子循环瞬态峰谷值应力幅配对的方式计算疲劳损伤系数。本发明实现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的计算,且计算准确度较高;根据计算得到的疲劳损伤系数,对类裂纹不连续区的疲劳损伤进行评定。本发明填补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疲劳损伤系数计算的技术手段空白,可用于利用商用软件对核一级设备类裂纹不连续区的工程疲劳校核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26397.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腐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91钢在液态金属环境下氧化膜裂纹仿真方法、系统及其终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基于近场动力学的T91钢基体及内外氧化膜模型;步骤2:在近场动力学模型中设置时变性模型接口;步骤3:开发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法和Griffith断裂判据的近场动力学准静态求解器,模拟计算T91钢基体及内外氧化膜在取样温度载荷影响下的力学响应及损伤程度,并导出模拟结果。有益效果在于:构建含氧化膜的T91钢模型,通过在近场动力学本构力函数和临界键应变函数中引入取样温度载荷参数来反应取样温度载荷的影响,实现含氧化膜的T91钢开裂过程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95728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59539.8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柯 , 胡彧 , 汤臣杭 , 李冬慧 , 吴杨 , 张立玉 , 何劲松 , 何戈宁 , 余平 , 崔怀明 , 冯元 , 郑光耀 , 周卓阳 , 袁宏 , 王宇阳 , 张丽屏 , 石凯凯 , 熊夫睿 , 曹锐 , 任云 , 陈朗 , 王达之 , 田雅婧 , 谈国伟 , 冯杰
IPC: F16L55/134 , F22B3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设备检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一次侧进出口接管密封结构。本发明包括带外侧卡槽的密封环座、气胀式密封装置和螺栓,所述气胀式密封装置置于密封环座上方,通过螺栓将气胀式密封装置与密封环座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螺栓+环座外侧卡槽设计结合气胀式密封的方式提高密封性能、缩短装拆时间,减小密封结构对冷却剂流动特性的影响,而且能够应对不同的检修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3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11140744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基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C形环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DOE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梯度优化模型;根据DOE模型和梯度优化模型,建立组合优化模型,以DOE分析所得最优设计点作为梯度优化的初始设计点,进行梯度优化,得到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试验设计方法(DOE)捕捉全局设计空间的最有效区域,再采用梯度优化算法在有效区域内进行精确寻优,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结构尺寸的最优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486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834922.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的密封特性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模拟压缩模型:采用ABAQUS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和上刚性法兰和下刚性法兰;S2:定义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的材料属性;S3、基于结构式和扫掠式的网格划分算法对模拟压缩模型行网格划分,生成网格模型;S4、基于模拟压缩模型中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形状施加边界条件;S5、对上刚性法兰施加荷载模拟弹簧金属C形环的压缩回弹过程,导出模拟压缩回弹过程数的据进行计算。通过该分析方法能够建立合理准确的三维弹塑性大变形分析模型,实现弹簧金属C形环的精细化建模与模拟分析,得到准确的压缩回弹特性曲线和密封面接触应力和变形等详细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09094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26757.4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核电站一回路设备进行疲劳分析的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通过获取节点线性化应力分量,基于获取的数据通过设置的算法自动实现核电站一回路主设备的疲劳分析,无需依赖某一特定商业软件,实现简单,便于修正,提高了可操作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