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7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310648770.6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1M7/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核电站反应堆燃料组件抗震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反应堆抗震分析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将设计加速度响应谱输入转换程序生成相应时程,并实时调整中间过程的响应谱,得到地震加速度时程;将地震加速度时程输入反应堆结构系统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吊篮围板和上下堆芯地震时程;将吊篮围板和上下堆芯地震时程输入抗震载荷分配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燃料组件各个部位的地震载荷;将燃料组件的地震载荷与其它非地震载荷一起输入应力分析程序,得到燃料组件基准事故分析结果。本发明能够得到满足规范参数和保证安全裕度合理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提高燃料组件抗震分析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数据传递、载荷组合出现的错误和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962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210883865.1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21D3/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VR条件下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热力行为模拟方法、系统;包括对RPV结构实体模型进行空间离散,对整个求解时间域进行时间离散;读取离散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温度场分布;建立近场动力学热烧蚀模型,并利用动态边界识别方法,判断所有物质点的烧蚀状态,更新RPV模型烧蚀边界;获取下一时间步所有物质点的位移分布;建立断裂模型,判断所有物质点中键断裂破坏状态,更新损伤累积量;重复更新过程至所有时间步计算结束,得最终的烧蚀边界、温度分布、位移分布和损伤累积量,确定RPV的热力耦合及破坏失效行为。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同时模拟RPV烧蚀过程、瞬态传热和热力学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13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982624.8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蒸发器管束两相流功率谱密度相关长度的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两相流的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结构的二次侧流场参数和待定的相关长度,得到所述结构两相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所述结构两相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傅里叶半谱及傅里叶全谱;采用IFFT方法,把得到的频域的功率谱密度转换到时域,得到作用在传热管上的湍流激励力时程,并将其施加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上,计算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由随机湍流激励诱发的振动响应,基于试验测量值确定不同空泡份额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相关长度和空泡份额因子;根据不同空泡份额下的空泡份额因子,采用拟合方法确定两相流功率谱密度函数相关长度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4425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692664.X
申请日:2022-12-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9C64/386 , B33Y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3D打印工艺仿真模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方法的3D打印工艺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近场动力学瞬态传热模型;步骤二、建立近场动力学生死物质点模型;步骤三、引入近场动力学键断裂机制;步骤四、建立基于近场动力学的3D打印工艺过程仿真模型;步骤五、根据3D打印工艺条件定义基本参数、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步骤六、模拟计算并导出结果。本发明将3D打印过程中材料的累加视为一种标量场的变化过程,并采用0‑1来刻画标量场中物质点的生死状态,这样能够相当直观地从物理上描述3D打印的过程,结合显式计算方法,大大简化了数值模拟过程中每个时间步的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6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0681550.X
申请日:2020-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1D2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设环境下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应变数据,并获取奥氏体不锈钢的流动应力;获取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变能数据;根据应变能数据构建屈服应力安全模型,并根据屈服应力安全模型构建抗拉强度安全模型;对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系统。本发明基于流强比的核能主管道材料安全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结合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流强比,提出了一种基于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流强比计算工程设计中许用应力的模型方法,该方法为工程结构部件的力学分析和评价提供了模型支撑,为量化结构件剩余安全裕量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13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82624.8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蒸发器管束两相流功率谱密度相关长度的获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两相流的无量纲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结构的二次侧流场参数和待定的相关长度,得到所述结构两相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所述结构两相流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傅里叶半谱及傅里叶全谱;采用IFFT方法,把得到的频域的功率谱密度转换到时域,得到作用在传热管上的湍流激励力时程,并将其施加到蒸汽发生器传热管上,计算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由随机湍流激励诱发的振动响应,基于试验测量值确定不同空泡份额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相关长度和空泡份额因子;根据不同空泡份额下的空泡份额因子,采用拟合方法确定两相流功率谱密度函数相关长度的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1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1304.1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1N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 , G01N2203/0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应变传感器的监测核级管道疲劳的方法,先采用应变片或应变计等应变传感器测量核级管道外表面应变;再根据所述核级管道的外表面应变、所述核级管道的材料性能以及核电厂已有的监测装置信息,通过导热反问题方法,确定核级管道的内壁应变;然后确定应变循环中交变幅值及相应的循环次数,根据预设的ε-N曲线计算疲劳使用系数;再根据管道应变历程确定合理的环境影响系数Fen,修正所述疲劳使用系数;最后,在主控室显示终端输出疲劳使用系数,可以输出随时间变化的累积疲劳使用系数曲线,用于评估监测位置的累积疲劳使用系数的变化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067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58134.X
申请日:2014-12-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紊流抖振响应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热工水力系统分析软件对换热器二次侧的流场进行计算,获得所述二次侧流体沿传热管分布的流场参数;基于所述流场参数和所述传热管的结构参数,判断所述流场参数是否属于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若所述流场参数属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和所述第二预设范围,则利用公式(1)-公式(6)计算得到激振力的参考等效功率谱密度函数;基于密度函数利用随机振动理论,计算得到紊流抖振的振动响应的均方根值,利用所述均方根值进行流致振动评价,实现了换热器紊流抖振响应计算分析输入更为合理,分析结果更为准确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115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311720121.9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16C20/1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烧蚀分析的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方法,涉及计算力学技术领域,首先建立离散的物质点模型,构建领域;其次确定热力耦合问题,再次计算t时刻结构热流态,最后计算物质点位移。该方法通过平面内外变形梯度及温度梯度的非局部构造建立了轴对称近场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模型,有效提高了近场动力学模型在分析预测结构烧蚀破坏中力学响应的能力;采用向前欧拉算法及动力松弛算法避免了隐式方法自由度改变引起的刚度阵改变等不便;通过一种损伤准则有效表征了结构的烧蚀破坏模式,在该损伤准则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邻域搜索算法模拟烧蚀过程中的移动边界,组成了烧蚀前沿动态更新技术,克服了烧蚀过程中确认移动边界的难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