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0726048.5
申请日:2022-06-24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王金雨 , 张卓华 , 苏东川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IPC分类号: G21C3/60 , G21C15/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燃料元件及堆芯结构,燃料元件包括燃料基体,所述燃料基体内弥散有燃料颗粒,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热管孔,所述热管孔用于插入热管;燃料基体单个作为堆芯基体,或者多个所述燃料基体沿轴向和/或径向拼接作为堆芯基体。一种堆芯结构,包括上述的燃料元件,以及约束该燃料元件的容器。本发明通过改进燃料元件及堆芯结构,采用难熔金属基材料,设计出了模块化的多孔燃料元件及新的堆芯结构,利于降低燃料运行温度、减小制造难度、提高堆芯安全性和运行寿期。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0726035.8
申请日:2022-06-24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何晓强 , 张宏亮 , 曾畅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堆芯结构,包括约束容器、包壳和燃料元件,所述燃料元件采用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所述弥散微封装燃料包括基体,所述基体采用石墨基,基体内弥散燃料颗粒,基体上还开设有多个冷却剂孔;所述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与约束容器的底部和顶部连接,包壳和约束容器连接作为堆芯结构的骨架;包壳内部用于插入热管或流通冷却剂;一个或多个拼接的弥散微封装燃料容纳在约束容器内,且包壳贯穿一个或几个拼接弥散微封装燃料的冷却剂孔。本发明利于简化堆芯结构,降低装配难度,降低燃料运行温度、提高燃料结构稳定性,且能够同时满足多种反应堆需求的多用途核燃料。
-
公开(公告)号:CN1170958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4745.3
申请日:2023-08-1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小型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快热耦合临界试验堆芯及布置方法,堆芯包括在径向上呈间隔布置的快区和热区,所述快区由纯燃料和/或结构部件组成,所述热区由燃料和固体慢化剂组成,所述堆芯的外侧设置有反射层,或快区和热区的外侧均设置有反射层区,所述快区和热区均选择性布置有可燃毒物,所述反射层区由固体慢化剂和/或快中子高散射比材料组成。本发明能够用于实现对热管堆等新型堆芯的新型固体慢化材料、反射材料、可燃毒物材料的性能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1128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1406798.9
申请日:2019-12-31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多种发电模式的热管反应堆堆芯结构,该热管反应堆堆芯包括热管、燃料棒、堆内构件、堆内隔热层、反射层、旋转鼓、反应堆容器和反应性驱动机构,若干个热管和燃料棒布置在堆内构件内,堆内构件外套有堆内隔热层,堆内隔热层外套有反射层,反射层与堆内隔热层之间沿周向布置若干个旋转鼓,反射层外套有反应堆容器,反应性驱动机构位于反应堆容器底部,反应性驱动机构与旋转鼓的数量、布置方式相同。本发明所提供的热管反应堆堆芯结构简单可靠,寿命长,固有安全性高,具备模块化配置能力,可以和各种类型的热电转换装置匹配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944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30506.8
申请日:2022-08-26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板形燃料组件的超高通量反应堆堆芯,涉及核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板形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反射层组件;所述板形燃料组件和所述控制棒组件均为若干个,若干所述板形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紧凑排列于堆芯活性区内,若干所述控制棒组件均分散位于所述堆芯活性区外围;所述反射层组件内由冷却剂填充而成,所述堆芯活性区位于所述反射层组件内部。采用本方案,在热功率不超过200MW,换料周期不低于90个满功率天,平均组件功率密度不超过1200MW/m3的条件下,堆芯内最大中子通量超过1×1016n/cm2/s,将极大提高材料辐照考验的发展和解决国内重要且稀缺的同位素生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951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00391.X
申请日:2022-07-0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摘要: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六角形组件堆芯物理计算坐标转换方法,首先确定六角形组件堆芯的中心组件坐标和其他各组件相对于中心组件的二维坐标,然后确定各组件的圈数、边数和个数,最后计算按逆时针顺序编号的一维序号坐标,实现二维坐标系与一维坐标系间的转换,为不同坐标系的堆芯物理软件模块或软件间的数据传递提供了具体实现过程,能够拓展堆芯物理计算软件的使用范围和计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27415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39097.7
申请日:2022-08-05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张舒 , 刘余 , 邓坚 , 鲁剑超 , 鲜麟 , 张丹 , 曾畅 , 杨帆 , 程坤 , 李峰 , 喻娜 , 杨洪润 , 余红星 , 张渝 , 马誉高 , 方红宇 , 陈宏霞 , 吴鹏 , 蔡容 , 杨韵佳 , 沈才芬 , 习蒙蒙 , 陆雅哲 , 周科 , 冉旭
IPC分类号: G21C15/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中海水冷却的船用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作为一个可在反应堆正常以及事故停堆工况下自动投运并有效导出堆芯余热的安全系统,具有换热效率高,对现有设备改动少以及对空间要求小等优点。基于新型集成二回路系统技术特征,新构建一条基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与集中海水冷却系统的能动余热排出通道,可进一步拓展余热排出系统配置多重性、多样性,达到了进一步提升船用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功能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8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0142.8
申请日:2022-07-2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21C19/02 , G21C19/10 , B66C1/66 , B66C7/08 , B66C11/04 , B66C11/16 , B66C13/08 , F04D25/08 , F04D29/6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温气冷堆设备检修技术领域,在反应堆运行后,有必要对主氦风机进行一些必要的检修。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部件拆卸装置,拆卸装置主要包括主体桁架B、起吊机构、电机连接组件;主体桁架B安装在气氛隔离装置上,起吊机构安装在主体桁架B上,电机连接组件顶部与起吊机构的吊钩连接,且电机连接组件底部与主氦风机的电机组件相互连接。目的在于,用于高温气冷堆主氦风机部件的拆卸及起吊,满足空间尺寸、吊车条件方面的约束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56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900168.2
申请日:2022-07-28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16C60/00 , G21C17/00 , G06F113/26 , G06F119/08
摘要: 为解决压水堆中燃料元件性能的评估由于包壳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而难以进行精细化模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的退化机制得到的模型建立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以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为变量,将所述变量作为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的模拟工况参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在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下的性能模拟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方法可以对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进行准确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101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6048.5
申请日:2022-06-24
申请人: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发明人: 李垣明 , 黄永忠 , 李权 , 唐昌兵 , 邱玺 , 余红星 , 柴晓明 , 李文杰 , 路怀玉 , 高士鑫 , 辛勇 , 赵波 , 王金雨 , 张卓华 , 苏东川 , 刘振海 , 马超 , 齐飞鹏 , 王严培
IPC分类号: G21C3/60 , G21C15/2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弥散微封装燃料的燃料元件及堆芯结构,燃料元件包括燃料基体,所述燃料基体内弥散有燃料颗粒,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热管孔,所述热管孔用于插入热管;燃料基体单个作为堆芯基体,或者多个所述燃料基体沿轴向和/或径向拼接作为堆芯基体。一种堆芯结构,包括上述的燃料元件,以及约束该燃料元件的容器。本发明通过改进燃料元件及堆芯结构,采用难熔金属基材料,设计出了模块化的多孔燃料元件及新的堆芯结构,利于降低燃料运行温度、减小制造难度、提高堆芯安全性和运行寿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