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38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99495.3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轴向分区控制棒组件截面计算方法,首先,建立轴向计算网格和轴向材料网格;然后,建立控制棒组件移动到高度时轴向计算网格与轴向材料网格的材料对应关系和各材料在轴向计算网格的份额;最后,计算得到轴向计算网格的截面参数。本发明针对新型轴向分区控制棒组件,建立了控制棒组件移动后与控制棒材料的对应关系,克服了传统控制棒组件截面计算方法用于新型控制棒组件的不足,为铅铋快堆等采用新型控制棒组件的全堆芯计算提供了更准确的截面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2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57217.9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21/60 , G06F21/62 , G06F40/2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密字符的全文搜索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用户提交的文本文件;抽取所述文本文件中的语料数据,对所述语料数据进行分词,得到多个词汇数据;将所述多个词汇数据进行加密;获取加密后的多个词汇数据;获取用户输入的关键字;对所述关键字进行加密;在所述加密后的多个词汇数据中查询与加密后的关键字相匹配的词汇数据;将查询到的词汇数据进行解密,将解密后的结果数据发送给用户,实现既能够保证用户能够从海量文件数据中快速搜索出目标数据,也能够实现对敏感涉密数据的密文存储,提升了数据全文搜索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6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96414.6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瞬态物理热工全耦合精细数值模拟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反应堆瞬态物理热工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步骤S2,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瞬态的中子通量、缓发中子先驱核浓度、功率、冷却剂温度和燃料温度。本发明采用细网差方法离散中子物理扩散方程、采用单通道模型模拟冷却剂流动传热方程、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圆柱导热方程,建立模拟反应堆物理、热工专业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JFNK方法求解该非线性方程组,得到全堆芯燃料栅元级的三维瞬态物理、热工参数,提高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计算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148040.2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容器熔池传热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公开根据每层的位置确定该层的传热模式,并根据传热守恒关系,以及该层子区域的传热模式,确定该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根据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确定所述熔池的传热模型;并根据所述传热模型,确定各层子区域的温度和热流密度,由此能够更加真实、更加精细的模拟熔融池内的传热关系,获得更加准确的压力容器下封头内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的分布,此外,本公开将各层子区域对应的传热关系整合为传热模型,并对传热模型进行整体求解,无需针对每层子区域进行重复计算,大大提高了熔融物温度和壁面热流密度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97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10195.X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985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两流体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方法包括:依据核反应堆的工况变量,确定核反应堆的预设约束条件和两流体控制方程;依据预设约束条件和两流体控制方程,构建目标损失函数;通过最小化目标损失函数进行迭代训练,得到参数预测模型;将目标工况参数输入参数预测模型,得到核反应堆在目标工况参数下的两相流动行为的特性参数。本申请的方法,将控制方程嵌入到网络模型显著降低了问题解空间的复杂度,有助于减少对训练样本数据的需求,不仅实现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核反应堆的两流体方程的快速求解,同时兼顾了两相特性参数的预测可靠性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606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5252.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6/23 , G06F16/28 , G06F16/22 , G06F16/182 , G06F16/2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模型的核反应堆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的方法根据核反应堆的业务特点将核反应堆中的关键要素在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中进行关联整合,建立了核反应堆领域完整、系统的数据关系模型,不仅体现了产品系统、设备、零部件之间的隶属关系,还体现了寿期阶段、材料、事件、实验、专业等业务实体与产品实体的关联关系,在全局范围内保证了数据质量及其一致性,并基于统一规范的数据模型对核反应堆领域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所有类型数据进行了统一组织和管理,实现了数据与类型的解耦和数据与关系的解耦,便于不同信息系统间数据的集成共享与高效快速交互,打破了各信息系统交互壁垒,提高了数据质量并便于后续的数据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09395.4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刘东 , 安萍 , 江勇 , 张斌 , 彭航 , 陈长 , 李庆 , 卢宗健 , 刘艳阳 , 芦韡 , 潘俊杰 , 杨戴博 , 曾辉 , 肖聪 , 汤琪芬 , 曹洪 , 李治刚 , 刘婷 , 张虎 , 李昆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驱动的反应堆堆芯功率重构方法,步骤如下:将神经网络函数代入中子扩散方程的数理方程,构建控制方程形成的损失函数、边界条件形成的损失函数,根据数据样本点构建数据表示的损失函数;对控制方程形成的损失函数、边界条件形成的损失函数、数据表示的损失函数分别赋值权重并进行加合,得到统一的机器学习损失函数;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迭代优化神经网络函数中的神经网络连接权重和神经网络偏置项,逐步减小统一的机器学习损失函数的值到精度范围内;同时神经网络函数输出逼近了系统定义域通量密度的数值解,得到逆向求解中子扩散方程的近似数值解,实现反应堆堆芯功率重构。本发明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和数据驱动融合进行中子扩散数理方程逆向求解,可通过调整边界条件形成的约束损失函数权重实现一定的边界误差容错功能,同时对数据样本数量及空间分布具有较强包容性,可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鲁棒性的反应堆功率重构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91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1167.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15 , G06F18/214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棒束通道两相流动参数智能预测方法和系统,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利用建模仿真得到的与棒束通道两相流动过程相关的输入和输出参数,构建棒束通道两相流动参数智能计算模型,利用该智能计算模型以及获得输入参数,即可快速准确得到相应的两相流动输出参数,其也不会因为通道结构的变化而大幅增加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具有计算资源消耗较小、计算速度快、效率高等优点,可适用于任意规模的通道结构两相流动参数预测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11159.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8/24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系统两相流流型智能识别方法、系统和设备,本发明提出的智能识别方法分析通道内两相流的流型特征,确定两相流流型识别有关的输入和输出匹配的数据对,然后通过试验得到相应的数据对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对预先构建的双层Stacking模型进行学习,得到两相流流型智能识别模型,利用该智能识别模型以及相应的输入参数,即可快速准确的实现两相流流型识别。本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利用基于异质集成算法建立的两相流流型智能识别模型可快速准确地逼近输入和输出特征,避免子模型训练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小而导致预测误差极大,可有效保证两相流流型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2438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9574.1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堆芯核设计程序的结果输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涉及数值计算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预先配置堆芯的堆芯参数,其中堆芯参数包括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由堆芯核设计程序计算所述堆芯参数,得到维度为节块级的结果参数,将节块级的结果参数转换为堆芯核设计程序所需的组件级参数,其中所述组件级参数包括三维组件级参数、二维组件级参数、一维组件级参数和堆芯平均参数;预先配置用于存储堆芯核设计程序结果输出的体系结构;按照所述体系结构的文件格式和参数排列顺序存储所述组件级参数,得到设计文件;将设计文件按照堆芯组件核设计的量纲范围,以预设的输出格式进行输出或展示。
-
-
-
-
-
-
-
-
-